•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凶手何人_堂下何人凶手

    时间:2019-04-26 03:20: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红楼梦》是出现在我国十八世纪中叶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抄检大观园”是其中的第七十四回,其余波和终结一直贯穿到七十七回和七十八回。分析“抄捡大观园”,旨在揭露真正的发起元凶,抨击封建卫道士,也从侧面展示出作品的现实美、人情美,以飨读者。
      关键词:《红楼梦》;大观园;封建卫道士
      一、走近《红楼梦》
      《红楼梦》是出现在我国十八世纪中叶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他的先世是汉人,但很早就加入了满洲正白旗内务府籍。从曾祖开始,一直到他父亲一代,都是世袭的江宁织造。康熙帝六次南巡,就有四次驻在织造衙门,由此可见曹家地位之尊,与皇家关系之近。
      曹雪芹少年时代曾经有过一段极为富贵豪华的生活,但这段生活不长。由于他父亲收到削职抄家的处分,曹家便很快地衰落下来。到曹雪芹成年后,家庭破落,迁往北京西郊,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经历在曹雪芹身上留下了印记。他的世界观存在着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痕迹,在经历了家世由盛到衰的过程之后,对其生活阶段有了深刻的体验和认识。促使他对其家世所经历的变故,作痛苦而切实的回顾和反省。《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出现,是与曹雪芹这段不平凡的经历分不开的。
      在《红楼梦》中,作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三种矛盾:封建统治阶级与社会上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封建卫道者与封建叛逆者之间的矛盾;主子与奴隶之间的矛盾。作者着重描写了贾府的当权人物王熙凤的罪恶活动的各个方面,以“查宁国府”为情节发展到高潮;二是以宝玉、黛玉的叛逆言行为中心,作者着重刻画了宝、黛二人的叛逆言行及其恋爱过程。以宝玉结婚、黛玉丧命为情节发展到高潮;三是以晴雯为代表的奴隶群众的苦难遭遇及其反抗为中心,在她们受奴役、受压迫并进行反抗的过程中,作者着重刻画了晴雯这个勇敢、聪明、爽朗、锋利的性格的形象。一“抄检大观园”为情节发展到高潮。《红楼梦》的作者以他的主要笔力来表现这三个中心,其它人物事件都围绕着或倾向于这三个中心,层层叠叠、推波助澜地把矛盾的发展引向深入,在情节的发展中来刻画人物,塑造形象。
      二、直击“抄检大观园”
      “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第七十四回,但他的余波和终结,一直贯穿到七十七回和七十八回。前文说过,七十四回是小说一个描写中心的情节发展高潮。
      引起抄检的导火线,大致是这样的:贾母的丫头傻大姐儿在园中玩耍,无意间捡到一个“十锦春意香袋”。傻大姐儿在园中并不知道这是封建礼教的违禁物品,她把这个香袋交给从她身边走过的邢夫人。邢夫人接过香袋,吓得好像接过一个“红炭圆”懦弱无权的邢夫人,知道它是招惹是非的火种,为了避开矛盾,绕着弯儿走,便又把这个香袋交给了王夫人。封建卫道者王夫人,便借此小题大做,掀起了一件围剿奴隶的罪恶事件。
      由于王夫人向凤姐质问,凤姐推诿和献计,加之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扇风点火,一场抄检大观园的行动,便施展开来。
      “抄检大观园”是封建卫道者借机打杀那些不驯服的、不向主子献媚讨好的奴隶的一次卑鄙行动,按其情节发展和结构的实际表现来看,可以分成五个层次。贾府封建卫道者通过“十锦春意香袋”挑起主奴之间的矛盾,揭开了抄检大观园的序幕。在作品中,王夫人向凤姐扔出那个“十锦春意香袋”,并指出,这是他和贾琏夫妻之间的私有物。凤姐惊诧中要作辩解。王夫人认为园中别人没有此物。并说:“年轻的人,儿女闺房私意是有的,你还和我赖!”王夫人进一步指出:“倘若丫头们抄着,你姊妹看见,这还了得!”如果“外人知道,这性命脸面要也不要?”这里,王夫人的一个质问,两句耸听危言,一下把问题提到吓人的高度,好比一声惊雷,激出凤姐一番狡辩,一条毒计。王熙凤把问题最后都推到奴婢身上,并且提出,以园中禁赌为名,把那些年纪大些的或敢于违抗主子命令,不驯服的“拿个错儿撵出去!”
      在这一个层次里,王夫人的质问和威胁,王熙凤的推诿和毒计,加上袭人过去的告密,一下子把王夫人内心的愤怒激发起来,封建卫道者要对奴隶进行一次罕见抄检的决心定下了。王夫人责令周瑞家的与五家信房,组成一个抄检班子,并要她们“快快暗访此事”。
      王善保家的出场后,情节发展到第二个层次,她扇污蔑之风,点抄检之火,把矛盾大大激化起来。王善保家的迎合王夫人本来就存在的对晴雯等奴隶的激愤之情,乘机掀起了三道波澜:第一道波澜,除了她污蔑众丫头外,把攻击的重点放在晴雯身上。她说:“头一个是宝玉房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她的模样像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娇娇调调,大不成个体统!”第二道波澜,通过对晴雯的污蔑,在王夫人心中点燃了围剿奴隶的愤怒之火;第三道波兰是,促成了王夫人把原定的暗访改为明抄。王善保家的暗箭,安在王夫人愤怒的心弦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抄检大观园这一场以晴雯为重点的围剿奴隶群众的罪恶行动开始了。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吸引人的悬念:这场抄检的结果怎样?晴雯等人的命运如何?从而激起了读者急切地想往下看的愿望。
      对抄检行动的生动具体的描写,是情节发展的第三个层次,也是这场事件的“重场戏”。在这一层次里,作者用了一个对比,一记耳光,一条“歪嘴照镜子当面丢丑”的“现世报应”,把有关人物的美、丑、良、污,有关事件的是、非、曲、直清楚地表现出来。
      “一个对比”是晴雯这个反抗的丫头与袭人这个驯服的奴才对抄检的不同表现。抄检时,袭人首先出来,把自己的箱匣打开任人抄检一番。这里我们看到的袭人,是一个把服从当讨好的巴儿狗像。而晴雯呢,只见她“挽着头发闯进来,‘嗨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这里,我们看到的晴雯,是一个遭打击,受迫害,不屈服,不讨好的奴隶反抗者的光辉形象。“一记耳光”是指探春这个“才自清明志自高”的较为清醒,较为开明的主子,对仗势欺人,侍主作恶的狗腿子的无情惩罚。探春首先抵制了王熙凤,王善保家的等人对她的丫头们的抄检。王善保家的这个仗势欺人的帮凶,眼见抄检不顺心,便在探春身上拉衣襟,扯裙带,表示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奴才,并且对探春说出了奚落的话。“一语未了,只听得‘啪’的一声,王善保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巴掌。”这巴掌打的太好了!好就好在它打在王善保家的脸上,落在封建卫道者王夫人等的心上。旧的《红楼梦》评论家曾指出:“探春过人处,就在于她斥责王熙凤,打击王善保家的一节,理直气壮,寒及人之胆而为众奴伸腰。”古人对探春的这一评价是可取的。   “歪嘴照镜子当面出丑”的“现世报应”又表现在何处呢?王善保家的本意是想通过抄检,一则显示她仗势欺人的奴才威风,再则着重打击一次晴雯,可是王善保家的却万万没有料到她的这一掌,却恰恰打在自己的老脸上。问题从她所袒护的外孙女司棋身上发现出来。在抄检司棋时,王善保家的想敷衍一下了事,可周瑞家的却看出了她的私心,指出:“这成什么话?总要一样看看,才公道。”结果从司棋箱子里搜出在封建卫道者看来正是封建礼教的违禁物品:一双男人的鞋袜,一个同心如意结,一封情书等。这样,王善保家的损人利己的丑恶面目,就赤裸裸地暴露出来。此时众人的嘲笑奚落,羞得王善保家的只恨平地无缝可钻。当凤姐把情书一读,众人进一步的嘲笑时,王善保家的理屈词穷,只得用巴掌打自己的亮,自羞,自怨,自骂:“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边说边大嘴。“现世报应。”这难道不是“歪嘴照镜,当面丢丑”吗?看到这里,读者的心情是何等畅快呵!伊索有则寓言说,普罗米修斯造了人,又给了人们两个口袋。有一种人把别人的恶事装在前面的口袋里,把自己的丑事却装在后面的口袋里。这一来,另外的人就会很明显地看出别人的恶事,而自己的丑事却会被遮掩起来。王善保家的就是这种人。王善保家的专门去揭别人的“恶事”,不料自己的口袋里的丑事,却被别人揭露了出来。这就是她所说的“现世报应”。王善保家的这一形象的创造,表现了作家惩恶扬善的鲜明思想倾向。
      揭示出抄检大观园的罪恶,后果,是情节发展的第四个层次。这一后果在第七十七回中明显地表现出来。首先是晴雯的被逐致死。在封建卫道者王夫人的督促下,把患病四五天,水米不粘牙的晴雯,硬从炕上拉下来,逐出大观园,住在她的姑舅哥哥吴贵家中。晴雯在临死前,当着宝玉的面说:“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我生的比别人好看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死咬定了我是‘狐狸精’!”
      晴雯是封建卫道士们的不屈不挠的反抗者,也是封建叛逆者贾宝玉的同情者和朋友。王夫人说她勾引宝玉,完全是偏听偏信的污蔑,无中生有的捏造。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匹训练不足的马,既不肯停,也不肯转。”作为生活在贾府这个没落世家中的晴雯,她没有受到封建礼教腐败灰尘的污染,一直保持着正义和纯洁的阶级本性。对封建礼教来说,她正象培根所说的那种训练不足的马,她从未停止过对封建主子的蔑视,和对袭人之流的封建奴才媚之求荣可耻行径的揭露。在反奴役,反迫害过程中,她一直勇往直前,从来没有向投降讨好的邪路上转,往高枝儿上爬。
      这次抄检的受害者,还有司棋及其亲人的双双自杀,芳官、藕官、蕊官等少女的被迫出家。总之,这一抄一逐,使一批无辜的少女或丧失了生命;或失掉了自己生活的权力。这些都是封建卫道者的血腥罪恶。
      第五个层次是封建叛逆者对封建卫道者逐杀晴雯等一批少女这一罪恶行径的反击。这种反击从七十七回和七十八回中表现出来,是宝玉用口诛笔伐的方式来表现的。
      口诛,是宝玉看见司棋等被逐惨景的愤怒之言;在《芙蓉谏》中,宝玉采用了《离骚》式的笔法,把封建卫道者及其帮凶们比作鸠鸠般的恶鸟,把晴雯则乘坐能高翔劲飞的雄鹰;把害人者比作——一样的臭草,把被害者称作茞兰一样的香花。为了颂扬晴雯,宝玉进一步用高昂的笔调写道:“高标见嫉,闺闱恨比长沙;贞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这一排比句的意思是说,晴雯这个慧敏能干的女奴,好比汉文帝时代的年轻政治家贾谊。这个敢于斗争,乐于助人的女奴,又好像当年与洪水作斗争的鲧一样,惨遭杀害。这样写下来,宝玉奖善惩恶的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声泪俱下,热血沸腾,毫无顾忌地写道:“呜呼,固鬼域之为灾,岂神灵之有妒?毁波奴之口。”谴责的是像袭人这样的封建卫道者的奴才,她的罪责在于血口喷人,告密讨好。
      《芙蓉谏》这篇讨伐封建卫道者及其帮凶们的檄文,把贾宝玉的叛逆思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芙蓉谏》用抒情、叙事、议论三者——结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他作为封建叛逆者的严正思想立场,文情并茂,震撼人心。这是曹雪芹的又一创造。
      三、凶手浮出水面
      《红楼梦》通过抄检大观园这一事件,作者进一步刻画了封建卫道者王夫人的罪恶形象。通过这次抄检行动,作者在读者心中引起了对受害者晴雯深切的同情和悼念。贾宝玉把晴雯比作一盆才放出嫩箭来的兰花,封建卫道者们就是摧残这盆兰花的毒手。与此相应,作者反对封建末世卫道者的罪恶,他用极有精彩的笔力,在读者心中引起了三种痛快的感情:一、晴雯在被抄检时,对王善保家的这个帮凶驳得痛快;二、探春对王善保家的这个恶棍打的痛快;三、贾宝玉在《芙蓉谏》中对封建卫道者及其帮凶骂得痛快。这一驳一打一骂,其矛头都是对准王善保家的背后的封建卫道者王夫人之流的。这里我们鲜明地看到了曹雪芹的政治倾向性和艺术表现力,总而言之,“抄检大观园”是作者表现封建卫道士在“自杀、自灭”过程中,作者把这一过程写的有头有尾,如蛟龙激水,波澜起伏,激动人心。“抄检大观园”这一情节高潮,与《红楼梦》所表现的其它两个高潮互相衬托,互相辉映,成了伟大作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欣赏这一情节高潮,不但能给我们思想上的启发,而且,还能给我们以动人的美的享受(尽管是一场悲剧)
      呜呼,封建统治者是真正的凶手!
      
      (作者简介:陈 鹏(1976.3-),男,汉族,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河西中学校长,中学一级语文老师。)

    推荐访问:何人 凶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