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山区公路勘察设计问题分析】公路勘察设计公司

    时间:2019-04-17 03:27: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本文针对如何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有目的地预见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完善设计,有效地控制成本,并从布局合理、技术创新的角度上方便施工,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做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道路工程;山区公路;勘察设计
      山区公路环境载体主要是自然环境,也是地质环境。山区一般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山区公路的建设处理不好将会提高工程造价,给施工增加不必要的难度,同时容易引发地质灾害、民事纠纷等,造成安全隐患。因此,要建设一条兼顾交通、环保、生态等方面要求的高标准的山区公路,应该重视和加强勘察设计工作。
      1 公路选线
      1.1 强调路线线型而忽略了占有良田、民房等问题。虽然从理论上缩短了路线里程,或工程量有所减少,似乎降低了投资成本;但实际上却增加了相应的的征迁费用,并且会因为征地拆迁工作的滞后影响工程的进度,施工期间会因为施工而不可避免地与当地村民的利益发生冲突和民事纠纷,对施工干扰大且不利于安全团结。
      1.2 强调线型路线通过城镇等民房、厂房、公用设施稠密等地区。虽然因主线距离城镇较近,缩短了连接线的里程,却同样会因为征地拆迁费用和进度而影响工程的投资成本及工程建设进度,并增加了拆迁等无法避免的民事纠纷,施工干扰大。因此,在公路选线时,应尽量远离或绕开城镇、村庄、厂房等建筑密集地区,通过在适当位置增加连接线的方式使地区与高速公路相连,促进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1.3 设计时不应盲目追求高标准和表面上的环境保护要求。由于在设计时为了杜绝高填深挖,造成多个标段或整个建设项目的填挖不平衡,从而要求增设取土场或弃土场,反而增加了沿线山体的破坏。同时还需为这些取弃土场增设便道而占用土地,不仅对沿线山体的自然生态造成破坏、增加用地,同时因运距加大而增加了建设成本。
      1.4 设计时应对沿线特殊建筑物及主干网等详查。应对沿线特殊建筑物如油库、变电站、爆破品生产厂家、管理站以及主干网等进行详细调查并充分论证其安全范围,确保公路在安全范围以外,避免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2 设计基本控制因素
      2.1 地质选线。地质条件是影响山区公路布线的重要因素,对路线方案起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影响公路布线的不良地质,如滑坡、危岩体、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选线前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详细勘测,并对项目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查清其对工程的影响。
      2.2 生态选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更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各项运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布线,采用合理的工程与生物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对原始地形、地貌的破坏,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山区公路必须坚持的理念。
      2.3 横断面问题。山区地面横向起伏较大,若整个横断面设计为同一标高是不可取的(主要指多车道的高等级公路),势必会增加挖方的工程量,对原有地形植被破坏较大,半填部分路基的稳定性也较差。因此,横断面设计不必强求左、右车道同一标高,半填部分路基可适当降低也可设计成分离式断面。至于沿河线左、右两岸各设半幅的方案,公路营运管理及使,用功能是否存在不利因素应认真研究,特别是分离和汇合的间距。其最不利因素是两岸山体均受到破坏,植被、生物群落遭到阻断,极不利于环境保护;地表经流的集中,流速流量增大,对山体冲蚀加剧,导致水土流失,建议采取工程措施,最好在一岸完成公路的布设。
      3 防护排水工程的设计
      3.1 稳定为前提,生态为准则。在确保边坡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山区公路边坡应以轻型、绿色防护为主,尽可能地恢复周边原生态。必须设置护面墙、挡土墙的路段,要做到砌体线形流畅,避免大面积的圬工裸露在外。
      3.2 对鸡爪形、谷地路段应分别采取合理的方式处理。
      1)对于谷地的涵洞通道可以适当抬高基底标高,以减少涵洞通道的跨径、节约造价、给人畜通行带来方便的同时,避免填土过高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
      2)对鸡爪形路侧山凹排水,可以采用填土来处理。通过填土和加大路侧边沟达到排放山体坡面水的目的,不存在营运期间的维护问题,在节约投资的同时,又美化了路容,并保证了施工进度。
      3)路线鸡爪形地区时,涵洞通道的设置易发生交错现象,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对现场情况充分了解。如果高差不是很大,可以通过开挖水沟或改路的形式,达到排水和群众通行的目的,既节省造价,又方便施工。
      3.3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的设置。在进行外业调查时应对排水系统作详细调查,根据现场情况或通过对地形图汇水面积的勾绘,确定沟的断面形式,而不应像现行设计采用一沟到底的通用形式。如果汇水面积较小,可以采用浅碟式土沟或不设计水沟,让水散排,既减少了工程量,也美化了路容,保护了生态。截水沟的设置更应与现场情况相结合,根据坡面的大小和地质情况确定设置与否,有些路段截水沟不但没有起到截水作用,更因施工质量不足和对原地面的破坏造成坡面失稳。必须设置截水沟的地方也应尽量做到轻巧、细致、线型优美。排水沟、边沟、截水沟的沟帮必须低于原地面,否则形同虚设,地面水将无法排至沟里。若受地形的限制,沟帮高于地面时,应对低洼地段进行回填处理,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达到排水通畅的目的。
      4 山区公路勘察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1.1 严格基建程序, 合理安排项目前期工作周期
      严格公路基本建设程序是控制质量、降低成本、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 山区公路路线走廊带的确定, 是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一个重要设计内容, 走廊带的比选研究, 应重点从走廊带地区经济发展、交通组成、路线功能、路网配置情况、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及工程规模、规划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比较, 确定推荐走廊带, 而走廊带一旦选定将成为“永远”的“骄傲工程”或“遗憾工程”, 甚至是制约经济发展和路网效益的“瓶颈”, 必须慎之再慎。
      4.2 不拘一格的线形设计
      山区公路的线形设计要比平原微丘区复杂困难得多, 尤其是线形的立体组合, 除满足汽车正常行驶速度外, 还必须考虑行车速度对安全方面的要求, 刻意追求高标准的线形体系势必将会增大工程量, 增加投资提高损伤生态环境的机率。为此, 国内许多著名山区高速公路结合实际地形、地质条件, 在保证平面线形连续、纵坡均衡的条件下, 为协调配合地形, 对线形标准做了灵活修正。
      4.3 灵活的技术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 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 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因此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工程实例, 只要在设计中认真分析, 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 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个别技术指标适当调整是可行的。
      结语
      地质勘察设计工作是山区公路建设成败的前期关键,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应该摒弃旧思想,采用新理念,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新问题,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研究解决新问题。建设单位对前期地质工作一定要认真细致,勘察设计阶段多花些钱和时间,尽量详细地查明地质条件,避免地质隐患,这对施工来说会节约大量的投资和工期。
      参考文献
      [1] 郎平.山区农村公路勘察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J].重庆建筑,007(7).

    推荐访问:勘察设计 山区 公路 分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