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中国正在说 [金宰贤我能对中国说不吗]

    时间:2019-04-11 03:19: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对不合理的事情直率地说不,并且公开用文字表达出来,金宰贤相信,这恰恰是他表达对中国喜欢的方式。  有那么几天,金宰贤先生几乎不想看自己微博上的评论了。他只是在微博上贴出了一篇文章的概要和链接,之后的一周内,便出现了一条又一条气势汹汹的评论:“棒子滚出中国去!”或者“赶紧滚回去吃泡菜吧!”
      尽管之前并不缺少在中国网络上挨骂的经历,尽管也有评论对他表示支持,但这个39岁的韩国学者还是觉得“有点受伤害”。
      那篇“肇事”的文章叫《我不喜欢中国的十个理由》,文中批评中国网速太慢,过马路怎么这么难,景区门票太贵,看病很难……他怀疑这些人可能没把文章读完,其实在文章中他同样表达了喜欢中国的理由,并且声明“我之所以批评,是因为希望中国变成更好的国家”。
      说不的方式是温和的
      在中国届住的60万外国人,以金宰贤这种方式介入公共生活的并不多:用中文写文章,针砭中国时弊,然后发表在中文媒体上,时而搅起一番争论。
      如今,他在中文网络世界里同时更新4个博客,在一家报纸上开设专栏,文章还散见于其他一些知名的报刊。他的凤凰博客,以74篇博文赢得了1170万点击量,网易博客的点击也已达到240万。
      4个博客的头像用同一张照片,挂同一段作者介绍:“毕业于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中文系,自2003年起在华工作,曾在北京大学读MBA,现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
      在这些博文中,他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质疑中国人早已习以为常的境况:为什么不能在影院里看3D《肉蒲团》?为什么读书的中国人那么少?为什么中国的航空公司在全球最赚钱,服务却反而那么差?为什么中国人往往追求“我赢你输”而不是双赢?中国人为什么不会说“对不起”?
      在那本曾经名噪一时的书《中国可以说不》面世16年之后,一家出版社最近将金宰贤的这些文章结集成书,书名就叫《中国,我能对你说不吗?》。
      就像书名中那个“?”号所透露的,其实金宰贤说不的方式是温和的,甚至是小心翼翼的。“我只讨论我了解范围内的中国,我不说我不知道的中国”。“为了防止误判,平时惦记着要避免以偏概全、夸大其词的错误”,并且,“我对事实和数据有洁癖”,在引用时—定会确认两遍,然后再写进文童,“我骗不了自己”。
      专栏作家王佩在读过这本书之后评价说:“文章平和理性,是一个正常国家的正常知识分子的正常著作。”
      中国网民的力量太厉害
      事实上,金宰贤用中文发表的言论,跟出现在采访地点的他本人一样,看上去都是不张扬的。他剃着干净的短发,深蓝色的休闲西装,搭配牛仔裤和双肩背包,斯文而稳重,甚至一开始还有些略微的拘谨。
      他说中文的语速算不上流利畅快,但是字斟句酌,表达精准。
      像其他发言者一样,长期的观察让这个外来者清楚地知道什么话题可以说,什么话题不可以说,什么话题可以说到什么程度。
      2010年9月,他第一次开通博客,写好博文后使劲点击“发表文章”,然后惊奇地发现博文并没有立刻出现。向博客编辑打听之后,他了解到了一条规则:原来在中国发表博文通常也需要经过审核。
      不过至今,在他所有想发表的文章中,只有一篇谈论网络实名制的博文从博客上“被迫删除”。那篇文章的最后,声称希望韩国能停止该国网络实名制对中国的“出口”。
      在他所有想要谈论的话题中,他说其他的都谈过了,只有一个话题他深知不能谈。
      “什么话题?”
      “就是我昨天晚上去的地方。”即使是坐在北京一家咖啡座接受采访,他也没有立即直接说出那个答案。
      在所有得以发表的文章中,他认为最敏感的要数《一个韩国人眼中的“文化大革命”》。“‘文革’不仅是失去的十年,更是断裂的十年。”文章这样写道。他还引用外国学者的话说,‘文革’虽然发生在中国,但对它的研究却不在中国。文章以这样一句结尾:“中国只有在充分理解‘文革’并克服它留下的伤痕以后,才能真正地向前迈进更大的一步。”
      这篇文章先是投给了一家以敢言著称的报纸,但编辑说不能发。他把它贴到博客上,也从读者的评论中惊奇地发现,许多中国年轻人对“文革”居然并不了解。
      而吸引点击量最多的,则是那篇《我不喜欢中国的十个理由》,仅在凤凰博客一处,就超过150万人次。
      “太惊人!”他由衷地感叹,“中国网民的力量太厉害!”
      他记得1990年代韩国曾流行一个说法:如果好丽友进军中国,能向每个中国人卖出一个巧克力派,就能卖掉13亿个派。那时13亿在他眼中只是一个数字,直到他看到自己的博文的点击数,才体会出这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这篇文章在博客上收到的反响与微博上不同,有很多正面评价,开骂的网友反倒不算多。“远远没达到我的预期。”他笑着调侃,露出一口齐整的牙。
      这个韩国人也在韩国的网络上写博客,但那可是截然不同的情境。像其他韩国人_样,他只是随随便便写一点家长里短,不谈政治,“写得像日记”。他理解,博客这个言论空间对中国人有多重要。我一开始还以为这是因为我们韩国人爱打棒球
      所以叫棒子
      正是从这个“特别”的世界里,这个外来者发现了另一个中国。
      比如,从读者对他谈论朝鲜问题的文章的评论中,他第一次看到普通中国人怎么看朝鲜。之前他只是从官方媒体上看到官方对朝鲜的态度,“你知道,这跟普通白领们的看法很不一样”。
      他也发现,“电视里的中国”——比如,晚上7点他回家后准备吃饭的时间,打开电视,就会发现几乎所有频道都在播送同样的新闻节目——跟“电脑里的中国”是如此不同。看着网络上的言论,他就感慨: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批评有关部门,与电视里看到的言论截然不同,甚至,外国人如果不看网上评论,就难以理解中国人的真实想法。
      “电视里的和电脑里的,《环球时报》上的和微博上的,两个世界。”他说。
      当然,也是在网络世界里,他发现自己被无数次地称作“棒子”。

    推荐访问:我能 说不 中国 金宰贤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