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择校热_择校热何以降温?

    时间:2019-01-17 03:24: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上述该文所说三个利益主体,系指学校、政府和学生家长,三者的价值取向是有重大差异的,学校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精英教育,政府推行的义务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普遍、同一、免费”,而学生家长却是“天然地只考虑自己子女在未来世界里的竞争性品质的形成。”因此,三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形成利益博弈中的难以协调一致,从而造成择校热欲降温却反升温这样的困局。该文依据北师大教育学部的一份调查研究,从经济学的有关原理上分析了三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而造成择校热的社会负面效应:即“公共问题利益冲突、主张分散”等,以致把招生制度的改革也置于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窘迫境地。所有这些分析都是很深刻的,发人深省的;无疑也给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资料上的依据。
      读了该文,使我想到了三个利益主体价值观念的中合与统一问题。这里有三个必须弄明白:一是三者利益和价值指向的背后又是什么在起决定性作用?二是二者利益的价值指向由对立转化为统一应由谁来担当?三是以什么机制为主导去调节去转化而趋向统一呢?我想,在三者利益价值指向的背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和“一只看得见的手”在起决定性作用,即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与政府职能自觉作用之间的博弈。在义务教育的政府公共职能特别是财政投入不到位的条件下,学生家长与重点学校就未免不受市场的供求关系中采取“等价交换”形式,以取得“互利双赢”。这必然使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普遍、同一、免费”成为难以兑现的空谈。于是,使择校热在政府三令五申的欲降中反而升温。
      问题的根源既然出在这里,那么中合与调控三者利益价值指向由对立到统一的主体应是谁呢?不言而喻,应当也只有政府了。这些年来,在经济学界流行的观点是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不论这种观点是否科学。只问这种方式是否还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从理论到实践恐怕答案都是否定的。但我们的不少学者专家却对此不去分析不去论证,对“学校教育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等价交换”和“互利双赢”更是讳忌莫深,默然失语了,这就为择校热一再升温留下了宽松的心理和文化空间。教育改革的经验说明:只有政府出面,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基本调节手段,才能把学校与家长的价值指向转变到义务教育所要求的“普遍、同一、免费”的轨道上来,也才能使义务教育真正地名实相符。这一点,自从前年中央在全国免除义务阶段的学杂费,并向困难学生提供学习生活补助,已经基本做到了。随之,各地政府鼓励大学毕业生去基层中小学任教,特别是去困难乡村任教。等等政策也为择校热的降温起着促进作用。但是,这些举措并未形成法律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加之原有重点校所占的教育资源,不但没有向薄弱校均衡,反而在择校热与政府“保重点”下名利双收,于是至今的教育公平问题,就成为忧在民心,困在官场的一个苦涩话题。
      去冬,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提供了破解这一难题的基本思路和运作方式。这就是“以县域内均衡发展为工作重点”,而“由政府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安排资金”向那些困难地区和薄弱分校倾斜。经过数十年的体外注入,体内循环,达到县(区)域内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波浪式推进,螺旋式上升,再经数年,就可望达到市(地)域内、省(市)域内、以至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实现受教育者机会均等、社会公正的基础条件,也是从根本上消解择校热,统一学校与家长二者利益价值观念到政府公共职能所要求的“普遍、同一、免费”价值观上来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求政府对学校的评价值体系和中考、高考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这样一来,择校热就失去了得以存在和滋长的土壤和气温了。

    推荐访问:降温 择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