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立体化教材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建构筑物消防员中级教材

    时间:2019-01-14 03:41: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文章论述了立体化教材(网络课程、光盘教材、文字教材)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来源、建构思想以及该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不同知识类型的具体应用,并用过程性多元评价方法对此课堂教学模式在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促进了师范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师范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8-0038-04
      
      引言
      
      教学模式是指在相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建构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立体化教材(指网络课程、光盘教材、文字教材,下文提到均为此意)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有动态资源的生成,实施以教师、学习者“双主体参与式”教学,是一种立体化教材支持下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所谓动态资源的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事先准备好的立体化教材和扩展资源等教学资源以外,还及时整理和收藏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提供的优秀学习作品和教学案例,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评价方法以淡化考试成绩,注重学生的作品设计、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过程性多元评价为主。该课堂教学模式旨趣在于通过变革学习方式、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多元化评价方式,以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师范生所需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 立体化教材支持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模式变革的十大预期热点中提到:“模式变革将越来越强调促进学习者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的高阶能力的发展。”高阶能力主要包括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系列能力;高阶思维能力主要指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1 立体化教材支持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课堂教学模式是某种教学理论框架的具体化,立体化教材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框架的具体化,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出发建构能够表达该理论核心理念的教学程序,是对教学活动方式的抽象概括,源于教学活动经验,是从笔者所在高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践的经验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的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者为主体的“双主体参与式”教学方式,以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为目标。
      该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网络课程中设置的学习主题(任务驱动、活动)为教学的主线,每个主题下面设置相应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时根据不同知识类型的学习教师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学生带着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教学过程中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教学程序遵循网络课程中设置的具体步骤:学生研读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案例――观摩评说教学案例――教师讲解教学案例的设计要点――学生设计与实践(借助光盘教材)一一观摩评价组内、组间设计的教学案例。学生作品完成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点评,每一位点评的学生都具有独立的、综合的、建设性的见解,在评判作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整个课堂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基本结构如图l所示。
      这种“双主体”活动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处于高一级的水平,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身的多向反馈结构,其表现形态是一种思考水平的教学,即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能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与条件,只是从旁略加点拨和引导,不做系统讲解,尽可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依靠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去开展创造性的学习。
      本文所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为核心,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通过有效的学习环境设计,促进学习者在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等方面的有效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走向建构性的学习方式。
      
      2 立体化教材支持下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图的解读
      从图1左上部分可以看出立体化教材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拥有多媒体光盘支持的个别化学习、网络课程支持的自主学习、文本教材支持的参与式学习。
      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的范围限制,突破时空界限,延伸课堂空间,使得学习不只是限于课堂,学生可以在除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上,利用多媒体光盘进行个别化学习,或是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突破教学过程的范围限制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大学生的学习信息量。而且个别化学习和自主学习都有Moodle平台的支持,对于课堂学习过程中没能完全理解或是模糊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补充,也可以通过Moodle平台和专家进行互动,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图1右下部分显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结构的大概框架,根据知识类型对主题进行了划分,技能类知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类知识我们重点强调“在做中学”,以活动为主导进行课堂教学。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都有立体化教材的支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讲授者,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一引导、指导和教导,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人机之间进行互动,努力促使学生将当前的学习内容和自身原有的知识或是其他的学科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中动态资源的生成可以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图中右下部分生成性资源是用虚线来画代表资源的生成是动态的、随机的)。
      立体化教材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应用中无论是那一种知识类型的学习,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必须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和帮助(支架)。教学过程以探索为动力核心和目标导向,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参与式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获得新知识,学习任务是基于案例、面向具体问题、多学科融合、真实任务和高度情境化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关注的是知识创新、超越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立体化教材支持下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不同知识类型的具体操作
      
      立体化教材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思想源于笔者所在高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实践,而该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以“教师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化教学”两门课程为核心(网络课程平台网址:http://moodIemwnu.省略),以“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等系列选修课为补充。
      “教师信息技术基础”是“信息化教学”的先导课程, 该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师范生从教后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技术能力,同时为“信息化教学”的学习进行技术能力准备。“信息化教学”是“教师信息技术基础”的后续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师范生在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具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能力。由于“教师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化教学”中内容侧重角度不同,故课堂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程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针对其中的差异性,分别为两门课程设计出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基于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基于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1 基于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教师信息技术基础”主要侧重于讲解技能类知识,技能类知识主要是指使用视频软件设计与修改教学视频的技能、使用图像软件设计与修改图像的技能、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使用技能、iebook与PPT的使用技能,对技能类知识要求学习者应达到熟练操作的层次。因此“教师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我们主要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网络课程的设置是以主题为模块,就“教师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而言,每一个主题下面都有相应的学习任务需要完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首先引导学生进入到任务的学习情境中,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达到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2 基于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杜威认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活动能力是构成经验的主动因素,是获得经验的关键条件,只有通过“做”或“活动”才能获得适应生活环境的真正知识和技能。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根据这一理论,方法类知识的学习可以借鉴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通过“做”或“活动”来学习。
      “信息化教学”侧重于讲解方法类知识,方法类知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应用的知识。如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利用演播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等。“信息化教学”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作为重点内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形成了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体系。将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的理论渗透在案例的设计中,通过案例的剖析,总结出设计的方法,通过案例的研究学习相关的理论,通过设计实践任务培养信息化教学能力。因此“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我们主要采用基于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同“教师信息技术基础”一样“信息化教学”网络课程的设置也是以主题为模块,每一个主题下面都有相应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学习活动的步骤来进行学习,学习者每完成一个学习活动都会有相应的学习作品作为该活动的学习成果,在全班推选出的优秀作品会作为新的教学资源备用。在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指引学生如何以活动为线索来进行学习。
      
      三 立体化教材支持下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评价
      
      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不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交叉性,而且还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根据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学科特点,该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评价以课堂教学评价为基础、个人作品为参照、教师、同伴、学习者本人多主体联合实施的过程性多元评价体系为主。
      
      1 过程性多元评价方法概述
      多元化评价的评价目的是以评价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方法是注重多种评价方法的结合,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相结合;评价重心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注重收集反应学生成长的表现性资料;评价过程是动态性评价;评价标准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开放性的、客观的。
      
      2 过程性多元评价方法的具体评价过程
      立体化教材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利用过程性多元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作品来评判。
      (1)技能类知识的评价
      “教师信息技术基础”主要侧重于技能类知识,在技能类知识的学习中,为了让学习者熟练操作各种软件,在每种技术学习完成之后,教师都给予学生一定的操作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来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评价的方式是主要通过个人作品设计与数据库中上传作品两种评价方式。个人作品评价包括自评、小组内学习同伴互评、师评三个过程。数据库是学生用来分享作品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上传作品的次数、质量等酌情给予学生成绩。
      (2)方法类知识的评价
      “信息化教学”主要侧重于方法类知识,在方法类知识的学习中,为了让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最好的评价办法就是让学习者利用信息化教学法亲自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在实践中进行学习,以便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在方法类模块学习结束之后,会有相应的作业,包括个人作品设计和小组作品设计。与技能类知识中的作品评价过程一样,个人作品评价与小组作品评价都包括学习者自评、小组同伴互评与教师总评三个环节。
      (3)评价的具体过程
      不管是技能类知识的学习还是方法类知识的学习,在作品设计完毕后,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个人贡献度与表现度对组内成员进行自评,在商议之后对个人做出评价,这样使得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当中。然后根据课程中提供的“教学评价表”或“教学案例评价量规”互评各小组的作品,根据评价后给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完善自己小组的作品。其中自评占权重的30%,互评占权重的70%。其中电子教案和文字教案各占50%。最后评分分三个等级,85-100分为优秀,占总人数的20%,75-84分良好,占总人数的60%,其余为中,占总人数的20%。以08级数一班为例,总人数为53。分为9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6个人,最后一组为5人。
      根据比例推算,成绩为“优秀”的小组为1-2个,为“良好”的小组为5―6个,“中”为1-2个。例如在08级数一班(西北师范大学08级数学本科班)的9个小组中,根据最终评定的成绩(成绩评定的方法:如果小组自评文字教案个人成绩为90,电子教案个人成绩为80,组间互评文字教案为80,电子教案成绩为85,那么个人小组作品总成绩s=[(90+80)÷2]×30%+[(80+85)÷2]X70%。结果为83,最终作品等级被评为良好。)得出优秀的为2个小组,良好的为5个小组,中为2个小组。从各个小组成绩的等级可以看出,成绩良好的小组占得比例最多,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方案的设计中,也验证了课堂的有效性。
      以上是技能类知识和方法类知识的评价过程,对“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课程中涉及到的理论性知识的评价主要采取在线测验的方法。评价主体为网络课程平台服务器。
      
      四 结束语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立体化教材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是成功的案例,既符合信息时代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要求,也符合师范生的学习特征,而且在实践中优化了学习方式,培养了师范生的自主探索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参与式”学习,促进了学习者高阶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游海,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
      [3]张守群,李彦军,多元化教学模式[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4]霍丽荣,云计算环境下的多元化学生评价研究一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实习项目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编辑:小西

    推荐访问:立体化 建构 支持下 教学模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