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农村中年级学生语文学情分析与教学对策】小学6年级语文学情分析

    时间:2019-01-11 03:23: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作者深入农村完小,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质量抽测等方式进行信息收集,掌握大量第一手素材,了解农村中年级学生学情现状及其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对策:一是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二是让学生把写作当做语言实践的一种乐趣。教师应通过加强读写实践,培养语感,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 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 语文学情 教学对策
      
      前不久,应福建省普教室之邀,我对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学情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并形成调研报告,以供全省中年级语文教学研讨参考。我历经一个多月,深入50所农村完小,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质量抽测等方式进行信息收集,共抽样调查了50个班级,1407名学生和50名任课老师,通过数据统计、现象分析、学情比照等方法,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相对应的教学对策,以期对改进中年级语文教学有所借鉴。
      一、学情与分析
      (一)学业水平达标情况
      分析:把平时成绩与全区测试的成绩对比,平时成绩明显高了,一是平均成绩高分段高了30%,而低分段减少了6%。二是及格率方面两者相差一倍。可见老师对学生平常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
      小结:将一个班级的平均成绩在60分以上,合格率在80%以上视为合格状态,那么有80%的农村班级可以达到这个目标,还有20%左右的班级教学质量不能达标。
      分析:农村完小与中心小学间差距明显:平均成绩相差5分,及格率相差8个百分点;中心校的优秀率是农村校的一倍,而低分率只有农村校的一半。
      小结:同往年相比,城乡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倾向。
      表3.2007年全省学业水平测试数据反馈(A、B、C三个数据分别代表优秀人数、合格人数和不合格人数)
      分析:从2007年全省学业水平测试数据反馈来看,厦门市三年级语文有86%的三年级学生达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城市、县镇和农村地区语文学科学生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9%、84%、81%。这个数据与上面调查数据正好吻合。
      (二)学生目前存在的主要知识缺漏
      调查50位一线教师(下同),从基础知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五项中选一至两项,数值越大,表示学生知识缺漏越大(以下类似)。
      分析:有70%左右的教师认为学生的主要知识缺漏在阅读与习作方面。这主要是在笔纸测试时,这两部分是学生失分的主要根源。而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是很难纳入考试的,所以质量好坏难评定。其实,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恰恰是经常被老师们所遗忘的角落,有的不教,有的马虎应付,真正认真落实课标要求的为数不多。我们常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就是语文。口语交际应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学生口语水平提高了,阅读写作能力同样会水涨船高。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加强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学非所用,学而不用,学习语文便成了空中楼阁,成了花拳绣腿。
      (三)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
      分析:没有一个老师认为学生成绩不好是学生智力低下造成的,可见某些课改理念已深入人心,如多元智能理论。其实智力低下肯定会造成学习成绩差,但老师们可以有更多的包容与期待。80%以上的老师所不能容忍的是学生习惯不好,课前不预习,课中不专心,课后不完成作业,等等。还有近一半的老师认为自己班的学生成绩不好,主要是家长不重视和低年级教师无效、低效教学造成的。
      (四)学生每学期的课外阅读量
      三年级学生一年阅读课外读物量达到8本的比例为65%,有16%的学生年阅读量不足3本。
      分析:两次调查数据惊人地相似,农村学生平均课外阅读量普遍很低,每学期只读1―2本或从来没有的占了近70%。课标规定第二学段课外阅读量应达40万字以上,平均每学期要读10万字左右。如果以每本儿童读物的字数按3万字计,每学期至少要读3本以上。许多受调查的老师认为,课外阅读量少是学生学不好语文的首因。
      (五)学生习作练习的形式
      分析:学生习作的训练形式较为多样,单元习作训练均能落实。除此之外,写周记和日记也是习作实践的主要方式,应该说习作训练的面与量都是比较足的,但为什么学生的习作水平难以提高呢?我认为首先是阅读教学没做好,也就读写结合没有落实。其次是学生习作假大空,没有童真,失去意趣。再次是习作指导与讲评低效与无效。目标不明确,方法不得当。最后是学生阅读量少,学生感兴趣、爱阅读的儿童读物不多。
      二、教学对策:加强读写实践,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
      (一)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总量做了明确要求: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这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对许多农村教师和孩子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阅卷调查中,许多老师认为,农村孩子没书看、阅读量少是制约他们学好语文的一个瓶颈。许多教育专家一致认为:多读多写是学好语文的唯一途径。大文豪鲁迅先生也曾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农村小学如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切实提高学生阅读量,拓展知识面,提升语感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课前吟读。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吟读一首唐诗或宋词的名篇佳作,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耳相传,在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与古典精华的熏陶。
      2.课中品读。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选入语文教材的精美文章是学生习得语文的最好范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使用范本,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作者驾驭文字的独具匠心,在美读中领略母语的博大精妙。
      3.课间选读。课间十分钟让学生翻翻自己喜爱的图书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放松与休息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读书角、文化长廊等,摆上学生喜爱的图书:漫画书、连环画、故事会、百科全书、报纸等,学生利用休息时间,随手翻阅,自由漫读。
      4.课后细读。联系课堂学习内容,选择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如学习《丑小鸭》后,引导学生自读《安徒生童话》;学习《草船借箭》后,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样,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自然水涨船高,学生的语感的形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5.经典诵读。学生学习母语讲究的是传承经典,规范用语。而当今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人们的语言创造力似乎空前高涨,许多不规范的“无厘头”的词汇与语言层出不穷,如:雷人、�、给力、很黄很暴力、神马都是浮云……让人看了莫明其妙、不知所云。不信的话请看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
      星战传奇
      人类联合组织派出我去和沙克族的第二代幽灵战士PK(决斗),在外太空我终于看见了这个走召(超)弓虽(强)的SP(superman超人),一见到偶(我)他居然使出了久已失传的KHBD(葵花宝典),偶(我)狂晕,kao(靠),外星人也用这种X3L(下三烂)的招数,晕死了,偶眼珠子都差点掉在了地上,WOWO(语气词),幸亏本人学到了一点BXJF(应为PXJF辟邪剑法),加上Kamehameha(气功波,源于日本动画片《七龙珠》),就挡住了他的进攻。
      就当要打赢他的时候,这个号称最NB(牛逼)的幽灵战士拔腿就跑了。……(括号中解释系记者注)
      看了这篇短文,如果没有括号中的注释,能读懂的有几人?若有朝一日,学生都用网络语言说话与写作,教师将如何面对,语文又将走向何方?学校应成为运用规范语言,捍卫经典文化的圣地。引导学生诵读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美文,学习规范的表达方式方法,感受经典的文化魅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义不容辞。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二)让学生把写作当做语言实践的一种乐趣
      在调查中,80%的教师认为习作教学是最难以完成的教学环节,多数学生也视写作为拦路虎,他们对习作所感受到并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畏难、恐惧、排斥。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教师对习作教学目标把握偏差,对学生习作训练的过程与结果(习文)提出了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致使许多学生因习作长期难以达到老师的要求,难以获得成功体验,而丧失习作的乐趣。
      《课程标准》在对中年级学生的要求中,多次提及让学生享受习作的乐趣,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遇到有新鲜感的词句,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体验其中的乐趣。”可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快乐,从而乐于表达,放胆作文应是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的重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小学生作文是语言表达的训练,像做算术题一样的练习。”学生做数学题的时候,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翔实的目标,只要习题做对了,就达标了,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越来越有信心。而习作恰恰相反,当学生能写一两句话时,不少老师就要求他写一段话;当他能写较为通顺的一段话时,又要求他们能用上精美词语,表达真情实感。学生的努力永远赶不上老师的要求,对习作的兴趣也就日渐淡薄了。
      如何让学生体验到习作乐趣,提高中年级习作教学实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范本引路。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学生所有技能的习得几乎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如写字、唱歌、跳舞等,学习写作也是如此。古人云:取法乎上。教学习作最简捷的方法是引导学生仿写优美文章,可以是课文中的精美片段,也可以是课外读物中的经典文萃,还可以是同学的优秀习作。当然,具有较强写作功底的教师也可以写下水文,作为学生仿写的样本。
      2.情境再现。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究其原因并非缺乏生活,而是缺乏提炼生活的能力,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在指导习作时,应帮助学生回味生活,再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精彩瞬间,提炼触动学生心灵的生活片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想写、爱写。
      3.呵护童心。习作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实践的一种途径,应允许学生习作中存在稚嫩的言语、独特的想法和不成熟的表达,就像学走路的婴童,总是从踉踉跄跄、歪歪斜斜开始的,教师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揠苗助长,而应细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耐心传授表达的方法,让学生品尝进步的滋味,体验成长的快乐。
      4.教会观察。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曾说:“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许多,但最核心的是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句话很有道理,就像帮助田忌赛马巧胜的孙膑一样,看别人看不到的,想别人未想到的,做别人没做过的,自然出奇制胜。写文章亦是如此,学会观察是学会写作的前提。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力:现场写生;细节放大,注重过程细观察;点面结合,分清主次会观察。
      5.放胆作文。课标对第二阶段的习作目标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句话的含义就是鼓励学生勇于突破条条框框束缚,写放胆文,表达真情感。教师应为学生放胆作文创造条件。首先在题材上提倡开放性、求异性、独创性的“新思维”。一般不命题,让学生在表现欲最高涨的“不吐不快”时“适时而作”。即使命题,也是非常新颖别致的,很能适应学生的好奇心理,很有吸引力和启发性。其次,在表现形式上,提倡儿童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新表达”。可以打破体裁的限制,除记叙文外,可以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写童话、寓言,也可写产品说明书、营销广告、小实验报告、小评论、小新闻报道,还可以发掘民间传统的文学形式,写传说、写故事……同时,在思想情感上,提倡自主性、真实性、时代性的“真体验”。一是避免求同的或成人化的陌生情感,自主而大胆地流露真实的亲切的内心世界。二是剔除“空头政治”、人为拔高“立意”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从自己能理解、能体会的小事、实事、平凡事入手,展示自己的新鲜感触和喜怒哀乐。
      
      参考文献:
      [1]蒋大营.守望绿色作文.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情分 对策 语文 农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