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我和新课改一起成长] 一起成长

    时间:2019-01-11 03:23: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教师应改变老的备课方式,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注意进行课后反思。   关键词: 新课改 备课方式 教学方法 课后反思   
      新课程已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程呼唤新观念,没有新观念就没有新课程。在学习和教学中,我意识到新课改表面上是改变教材,实质上就是改造我们自身,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对“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新课程共同成长。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够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下面我就把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几点认识和广大同仁切磋。
      一、改变老的备课方式
      以前备课是按照“导入―讲授―巩固―小结―作业”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课堂没有生气,就像一潭死水。我在备课前认真学习课标,认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把新课标的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之中。备课时以学生为中心、主体。注意做到变换角度思考(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设计问题)。
      我的教学设计有学案设计和教案设计。学案是学生预习新知识、初步感知教材、提出疑问的关键所在。学案包括重点、难点及教师要补充的内容,学案不是把课本上有的知识点简单地罗列给学生,而是以知识点为提纲,让学生结合课本、参考书(可以给学生推荐)、网络及自己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深入地了解。通过预习学生会有一些疑问,在课堂上他们就会带着疑问有目的地、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我在设计“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在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我安排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安排学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这样学生不仅预习了课本知识,而且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备好学案的同时我也很注重教案的设计,始终从课堂教学应怎样让学生学会和会学,怎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动手,怎样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设计教学情境。
      1.把让学生“专心听讲”的内容设计成学生“多动多讲多问”的有意义的问题。
      也就是把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操作、例题等基本知识中的句号变成问号,改编成学生探究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旧的课堂状态。初中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初生牛犊不怕虎,教师千万不能把他们刚刚燃起的创造之火浇灭了。说不定他将来会成为中国的法拉第、爱因斯坦。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发动学生思考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我总是组织学生讨论或通过做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比如在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有的同学就提出:为什么不同的同学在测同一物体的质量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我开始总以为这很正常,在测量过程中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后来还是同学们自己发现把物体或者是砝码放在天平的不同位置,测出的结果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不就是杠杆平衡原理的运用吗?虽然学生还没有学到杠杆平衡原理,但他们已经在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了。这样,多提问问题,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思考、体验探究,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
      2.尽可能地多设计些实验,以实验引导,克服说教。
      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探究活动。学生对做物理实验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可以从学生反馈的小问卷得到证实。学生们愿意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更喜欢自己做实验。因此,教师要认识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是任何学习方法都代替不了的首选方法。教师有实验意识,才能带动学生的实验。因此应尽可能地多设计些实验:(1)挖掘教材中能够做而未做安排的实验,增加实验。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重力、生活中的透镜等知识后,可布置学生自制哨子、不倒翁、模型照相机等小制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并要鼓励学生合作性地创造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学习了《汽化和液化》这节后可让学生做《纸锅烧水》的小实验,有趣的实验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在学习了《信息的传递》后,可制作“土电话”并评比谁的做得精细,谁的通话效果好。像这样的小实验很多,如“单筷提杯”、“试管煮鱼”等。这些有趣的实验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那些渴望的眼睛。(2)尽量地把无危险的教师演示实验变为学生演示或与老师并进的学生实验,新课程教学已淡化了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如做瓶“吞”鸡蛋、复杯实验,以及利用可口可乐瓶制作的气球实验。这些实验现象使学生不解:“瓶口小,鸡蛋怎么进去的呢?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呢?气球为什么吹不起来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做实验。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其他学生细心观察、挑错、指正,比教师演示效果好。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通过动口讲解、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动脑分析思考等实践活动解决问题,获取了知识,体会到了学习探究的乐趣。这样启迪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了学生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我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听老师讲十遍实验,不如自己看一遍;学生看十遍实验,又不如自己做一遍。
      二、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结果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新课改呼唤“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下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1.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愉悦教学。
      我曾经和学生谈心,学生喜欢幽默、和蔼和亲型的老师。试想如果一进课堂就板着面孔,学生怎么会喜欢呢?学生不喜欢怎么会愿意上这一门课呢?课堂上教师和蔼可亲,有激情、有感召力,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热情就会得到激发,就会处于兴奋活跃状态,就敢想敢说。敢想敢说是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的表现,是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表现。
      2.做到“三讲”、“三不讲”。
      只讲学生的易混点、易漏点、难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交流能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及时点拨,点拨要点在点子上,拨在关键处,即通过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揭示问题的实质,启发学生醒悟,虽然只要一言半语,却能一针见血,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效果。
      3.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我在上课时始终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取消学生的顾虑。有的学生怕回答错了没面子,对此我经常对学生说:“答错了没关系,能起来回答就是好样的。”我还允许学生可以打断我的讲课提出疑问。为了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习惯,我允许他们可以离开座位讨论问题。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已经养成了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好习惯。
      4.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时评价。
      评价有考核、激励两重含义。既包括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理解、运用的程度,是充分肯定还是纠正学生的思维,又包括激励学生的情感发展,使学生有积极的心理体验。对回答好的及时表扬;对回答错了的,老师除了对该生积极回答问题的这种精神要激励表扬外,还要评价他哪错了,为什么错,怎么改。
      三、注意进行课后反思
      对教师而言,不管你课前准备如何充分,在课堂上总会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有求我们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设计、反思自己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对于好的地方要保留,对于失败之处找出原因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以后的教学。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仅看做是采用了一套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也不能认为仅仅是教师改变教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转变观念,放下我们的架子,不要认为教材就是“权威”。只要学生在某一个点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就应该给予极大的表扬。我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领会了“新课改”的实质。
      
      参考文献:
      [1]董光璧等.世界物理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2]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3]周久�.探究性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10.

    推荐访问:我和 一起成长 新课改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