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_数学复习指导策略

    时间:2019-01-08 03:17: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复习课是学生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复习课难上,一方面,复习时所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如果复习时再简单地重复和讲解学过的知识和做过的练习,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能深化学生的认识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每个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不一致,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也不一样,如果采用同一种方式、同一个方法将很难达到全面提高的效果。基于以上分析,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不失为解决复习课中的难题的明智对策。
      一、面向全体学生,培优扶差
      复习的目的在于集中有限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因此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统一授课,分组练习,个别辅导。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具体而言是立足中等生,提高优等生,扶持学困生。复习进度和教法安排应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基点,要求中等学生按教师的安排进行系统的复习,注意能力方面的提高。对优等学生要发挥其学习优势,通过排难解疑,带动全班。对学困生实行“五多一优先”,即多鼓励、多提高、多板书、多检查、多辅导,优先面批作业;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学困生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立足知识特点,构建系统
      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对知识的整合与归纳。教师要立足平时,结合不同的数学知识总结其特点,对不同的知识和题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引导,构建系统的数学知识网络。对于概念定义法则的复习,选例题时应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紧扣定义、定理和法则。例如,当a为何值时,ax2+bx+c=0为一元二次方程?教师要指导学生紧扣一元二次方程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最高次项系数为2,二是二次项系数不为零,围绕知识结构,有目的地组织复习。对于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典型题目的复习,可通过专题进行总结。如梯形中常用辅助线的作法通常是平移对角线、平移一腰、过上底的顶点作下底的垂线和延长两腰。对于综合运用型题目的复习,应把平时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沟通和集中。如,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点p(-2,1)和Q(1,m),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学生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图像,并根据图像回答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这样,学生既能巩固函数的基本知识,又能训练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重视学习方法,培养能力
      学生考试失利,一般情况下除基础不扎实,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建立良好的应试习惯和方法,比如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运算不过关、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而这是相当可惜的,也是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最应该指导学生训练的,因为这方面最容易见效。所以在复习训练时,应采取一些措施,把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抓,如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读题时把关键的字眼划出来,做个记号提醒自己。做题时会做的题争取要一次性做对,不依赖于检查;要限时做完,训练速度;不用计算器,提高运算能力。在试卷评讲中,提醒学生一定要找出错误的原因,把原因整理归纳在错题集上,时刻提醒自己;同时要求错误答案保留,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教师讲题时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点上,还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研究数学问题、运用知识分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分组互助学习,整体提高
      在传统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伪自主课,即课堂中发言、提出问题的学生大部分只是少数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偶尔也有中等的学生,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但所谓的“差生”则基本上被剥夺了发言权,甚至连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了。优秀学生的个性(主体性)过于张扬,损害了学困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而导致学生表面上是学习成绩有差异,实质上则是损伤了“差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使他们在心理上抵触这样的教育和老师,无法走出“学困生”的行列。
      现代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习的效果才会最好。数学复习课作为一种另类的课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不例外,而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较好的方式。
      在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中,可以将每4―6位学生分成一组,也可以按照座位就近的原则自然分组,但原则上必须有不同“学力”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讨论:要发挥学生互助的作用,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帮助相对较差的同学。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引导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学习与讨论的过程中都能积极发言,大胆介绍自己的解题或学习方法,当出现错误时,其他成员不得取笑或讽刺发言的学生,应当给予鼓励并帮助其改正错误,这样有利于各组成员的发展。同时老师要及时地关注各组的学习情况,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给予指正,以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
      在小组进行分组学习讨论后,要有各组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的环节,可以让各小组选出代表在讲台上以“小老师”的身份讲解本小组的讨论过程及结果,然后组织全班学生对其内容进行提问或解答。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加强同学间的友谊,同时还可以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优秀学生“统治”小组或全班的讨论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学困生也有了在学习组内指导别人学习的权力,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学力优的学生)也必须听其他学生的指导。从深层次角度看,那些长期没有发言权,受人误解、没有成功机会的学生,由于在互助小组教学法中尝试到成功,受到别人的赞誉,能克服自卑的心理,激发起学习的欲望,从而逐渐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从教育的主体性理论来看,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困生的主体性能得到合理张扬,全体学生的能力更会得到充分发挥,故师生、同学间极易达成理解、通融和共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

    推荐访问:复习指导 策略 数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