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从“多快好省”到“又好又快”的背后

    时间:2021-07-12 12:00: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yk/wsyk201212/wsyk20121202-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yk/wsyk201212/wsyk20121202-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yk/wsyk201212/wsyk20121202-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yk/wsyk201212/wsyk20121202-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yk/wsyk201212/wsyk20121202-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yk/wsyk201212/wsyk20121202-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yk/wsyk201212/wsyk20121202-7-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yk/wsyk201212/wsyk20121202-8-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yk/wsyk201212/wsyk20121202-9-l.jpg
      1958年3月,在党中央成都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基本思想,并经过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从此,“多快好省”便成了这条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在全面分析中国国情和总结发展历史与现实、借鉴别国经验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并且强调好字当头、稳步前进,强调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
      曾经,“多快好省”家喻户晓。如今,“又好又快”耳熟能详。两种提法相比,看似“好”与“快”两字顺序的简单对调。其实,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深刻记录了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上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探索历程,充分反映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鲜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经济发展理念的大变化。
      一、“多快好省”从酝酿到正式提出
      “多快好省”,是1958年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简明代表性概括。这一总路线的酝酿、形成和实践的过程,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特殊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条件下,即外有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内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贫困面貌,为了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们所进行的早期的艰辛探索。
      1949年9月,《共同纲领》提出,我们的经济发展要“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在朝鲜战争的沉重负担和帝国主义严厉的经济封锁下,如何尽快实现工业化,尤其是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成为国家当时经济发展最优先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从1953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5年10月,在推进农业合作化高潮中,毛泽东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要拿个好办法,“可以使合作社办得又快又多又好”。这是“多快好省”这个提法的雏形。不久,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又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要“又多又快又好”。
      12月6日,毛泽东在关于反右倾反保守的讲话中说:“中国农民比英美工人还好,因此可以更多、更快、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稍后,毛泽东采纳李富春的建议,在“多”、“快”、“好”三个字后边加上了一个“省”字。12月14日,全国农具工作会议首次传达了中央“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建设方针。
      紧接着,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元旦社论,提出“要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自己的事业”,从而把“多快好省”的口号向全国公开发表了。于是,“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原则由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广到作为指导各项工作的普遍原则。
      该社论对“多快好省”给出一个具体解释:“必须又多又快,才能赶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必须要好,要保证质量,反对不合规格的粗制滥造;必须要省,要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以便用可以积累起来的财力来办好一切应该办而且可以办的事情。”
      这篇社论虽然也指出“又多、又快、又好、又省,这4条要求是互相结合而不可分的”,但其所要强调的基调是争取实现更高的发展速度。在这篇元旦社论的影响下,1956年,在党的实际工作中产生了一种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倾向。为了解决这一不良倾向,在党内工作中开展了“反冒进”。但是,毛泽东对“反冒进”以后“多快好省”的口号不再提及不满意。
      在1957年10月9日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会上,毛泽东指责1956年的“反冒进”扫掉了“多快好省”和《农业发展纲要(40条)》,提议恢复“多快好省”口号,得到与会者的响应。全会重申了“多快好省的方针”。会上,毛泽东虽然要求处理“多快好省”之间的辩证关系,但在批评“反冒进”的形势下,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保证把多、快与好、省辩证地统一起来。
      这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的社论,重申了这个口号。社论指出:“在去年秋天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在某些部门、某些单位、某些干部中间刮起了一股风,居然把多快好省的方针刮掉了。”“于是,本来应该和可以多办、快办的事情,也少办、慢办甚至不办了。这种做法,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然不能起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相反地起了消极的‘促退’的作用。”
      进入1958年,《人民日报》在《乘风破浪》的新年社论里说,不仅要“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进行各项建设工作”,而且“必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充分发挥革命的积极性创造性”。社论发表后,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这年1月上旬,毛泽东在同历史学家周谷城谈起《人民日报》新年祝辞时,周谷城对毛泽东说,这篇社论的中心就是八个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毛泽东听后十分高兴,赞成周谷城归纳得好。
      1958年1月11日至22日,毛泽东在南宁主持召开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中央部委、地方负责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讨论1958年的国民经济计划、财政预算以及工作方法等问题。会上,毛泽东提出要把“多快好省”作为一种工作方法,说“8年来我们为这样一个工作方法而奋斗”。在1月28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四次会议上,毛泽东说:“经过大鸣、大放、大辩论,把一些问题搞清楚了。”其中就提到了恢复“又多、又快、又好、又省”。他还特别称赞了《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两句口号。在2月1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指出:“多、快、好、省,这是代表中央的,是党的一个路线,是我们搞建设的一个路线。”
      3月8日至26日,党中央在成都召开有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毛泽东提出关于经济建设、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整风反右、国际形势、工作方法等几十个问题让与会者讨论。会议通过《关于一九五八年计划和预算第二本账的意见》、《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意见》、《关于在发展中央工业和发展地方工业同时并举的方针下有关协作和平衡的几项规定》和《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等40多个文件。

    推荐访问:多快好省 好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