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中苏论战中我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时间:2021-07-12 08:01: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中苏论战中所争论的本质和核心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此论文从中共关于中苏论战的九篇评论切入,发掘了中共在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揭示了我党在这一时期有关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和错误,并以此总结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中苏论战;社会主义;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8)01-0048-04
      
      列宁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描述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则强化和模式化了马列关于社会主义的特征理论,形成了引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斯大林模式”。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处于一个突破变革的孵化期,随着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日益显露,促使中苏两党都开始重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但在60年代的中苏论战中,中苏两党都各自陷入了理论认识的误区,但双方争论的实质与焦点始终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的。总结中苏论战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
      
      从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形态运动的属性出发,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就可分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如何继续发展,非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苏论战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为这一组命题的研究提供了历史性的纵深和国际性的视域。在中苏论战时期,对这三个延续性的问题的争论完整地诠释了我党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
      “什么是社会主义”直接关联到我党对社会主义的定性认识。中共一直是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种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种生产关系”作为裁判其他经济成分和经济制度命运的标尺,将这种思想当作分析政治、社会问题的理论前提,甚至当作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社会主义的主要依据。
      中苏论战时中共中央发表的《三评》开篇就说,“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这个问题,不仅是判断南斯拉夫国家的性质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究竟应该走什么道路。”1948年南斯拉夫就开始了独立自主地走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虽然强调走自己的路,但却认为南斯拉夫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在《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即《三评》)一文中,依据铁托政府允许城市中私人资本和私人企业的存在,允许农村中个体经济、小生产者经济的存在,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认为南斯拉夫正在走一条“恢复资本主义的道路”;依据铁托政府取消国家统一计划、以利润刺激企业经营、鼓励自由竞争、把信贷和银行作为杠杆、各企业间是相互竞争关系等五条,从根本上冲击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的政策,就断定南斯拉夫推行的“工人自治”使原来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蜕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并且最后断言,资本主义已经在南斯拉夫复辟。
      我们还可以发现论战的另外一些焦点问题,如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的认识问题上,中苏两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差异更加明显。在《九评》中,中共批判赫鲁晓夫的改革是“破坏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实行资本主义利润原则,发展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瓦解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热衷于向美国农场主学习,提倡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扶植富农经济,瓦解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并由此断定苏联社会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苏联已变成修正主义。中共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反应,说到底是因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固守在片面理解马列关于社会主义的特征描述上。
      
      2.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内社会主义的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内社会主义的发展,中苏两党认识的分歧表现在如何面对斯大林模式的问题上。我党虽然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是,却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在我国国内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的禁锢。
      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向代表们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错误,对社会主义国家后来改革和冲破斯大林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批判和纠正斯大林的错误本来是必要的,然而,中共认为赫鲁晓夫没有对斯大林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丑化了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在1956年12月29日发表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中共领导人指出,对斯大林的评价,也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的评价。毛泽东也一再强调,“苏联建设时期,斯大林的基本路线、方针是正确的,应明确加以肯定”,“斯大林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谓非斯大林主义化就是非马克思主义化,就是搞修正主义”,“要肯定苏联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各国革命建设的共同道路”。后来,随着双方分歧的扩大和矛盾的加深,中国共产党甚至认为,全盘否定斯大林实质上就是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否定斯大林捍卫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并且,《三评》中关于南斯拉夫是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判断,也表明中共当时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否定南斯拉夫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把南斯拉夫的改革尝试看成是复辟资本主义。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把对斯大林问题的理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3.关于非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
      在论战时期,关于非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共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实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唯一方式。两党的争论集中表现在有关和平过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认识上。
      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和平过渡”,并提出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竞赛”。“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一定任何情况下都要同武装起义和国内战争连在一起”。苏共认为这些主张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部处境。但中共坚定地认为全世界任何无产阶级革命都要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走俄国人已经走过的路。除了暴力革命这条道路外,工人阶级没有其他办法使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因为暴力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诞生的产婆,是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必由之路,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
      民族解放运动问题与和平过渡问题是直接相关联的。苏共认为战后帝国主义殖民政策已经瓦解,消灭殖民主义已进入了“完成阶段”。民族解放运动已经进入了以经济任务为中心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只要通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和平竞赛,就“能够把这些国家引上通向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而中共认为,苏共实际上是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在《四评》即《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一文中指出:苏共宣布“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及其代理人的任务已经完成,实质是要取消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苏共

    推荐访问:论战 党对 中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