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利益及政策取向

    时间:2021-07-10 08:01: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我国入世以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经济拉动作用巨大,同时使我国竞争力显著提高。但是竞争力提高并不意味着具有竞争优势,而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是一国兴衰的决定因素。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积极参与对外贸易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利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核心内容说明我国在参与国际贸易中的缺失;最后通过比较国际上贸易政策的制定依据、影响因素等多方面内容,分析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国家竞争优势 创新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直以来,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各学者专家也纷纷致力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学者沈坤荣、李剑研究认为:国际贸易比重和人均GDP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其实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有:
      
      迪尼斯•H•罗伯逊提出的“增长的发动机”理论,认为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源泉。专家指出我国对外贸易增长1个百分点会给国家的整个经济带来不少于1到1.5个百分点的增长。从我国加入世贸后的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及贸易总额(图1)也可以看到,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图2),由此可见对外贸易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引进竞争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淘汰效率低下的企业,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经济学界一致认为一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所以,若一个国家通过制定有选择的进出口政策,逐渐减少对本国企业的保护,通过竞争,提高优质企业的生产率,淘汰生产率低下的企业,同时,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就可以促进整个国家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
      通过对外贸易,我国产业结构逐渐得到调整,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从我国2002-2006年三个产业的增长率以及占GDP的百分比的统计数据表格(表1)可以看出,入世后,我国的三个产业的增长率都相应增加,第一产业在GDP中占有的百分比逐渐减少,第三产业增幅明显,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在调整、优化。因为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是实现工业化后要努力发展的产业,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占有率都在50%-60%。所以,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就是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加大。
      
      加快了我国各项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法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WTO运行机制是一个法制机制,在WTO所倡导的自由贸易思想下,各项事务以及争端都通过法律来完成。为此,入世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有了直接的动力,培育、完善市场机制就是题中之意。依法治国的国策得到进一步推进,法制环境得到健全。
      一个国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的竞争,对一个国家的有利方面还表现在,诸如需求效应,增加产品的需求,改善国民的消费偏好,促进就业等等。所以,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国际贸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我国参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性,促进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竞争力。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理论,它能合理地诠释一国国际贸易现状,预测一国贸易发展的前景。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四组基本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此外还受到机遇和国家作用的辅助作用。从该理论中可以看出,一个拥有竞争优势的国家首先在生产要素上要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一点和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这一因素结合起来就可以归结到一个拥有竞争优势的国家要具备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即将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生产要素吸引到国内,在国际贸易中的生产这一环节获得利润,促进经济发展。从第二个决定因素需求状况得出国家还要具备消费能力,有巨大的广阔市场需求。从第四个决定因素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得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还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深厚的创新能力。即最后归结为拥有竞争优势的国家要具备三种能力: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消费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经过经济改革,我国已经具备了完全的生产要素集聚能力,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逐渐增多以及世界知名的500强跨国公司有80%以上都在我国进行投资,就是很好的证明。虽然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但由于多种原因,国内的消费需求尚未拉动,我国现在还不具备完全消费能力,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对外贸易成了跑得最快的。我国的整体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创新的制度不健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创新能力的滞后,影响了国家竞争优势发挥。
      
      对外贸易的政策取向以及政策的目标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对进出口活动进行管理的方针与原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采取了协调管理的贸易政策,就是在支持开放性的同时,寻求“公平”、“互惠”,并且保持对外贸易政策与对外政策及其他政策相一致。具体表现就是在积极宣扬自由贸易的前提下,在国内政治力量或经济发展需要情况下会采取临时的保护贸易政策。有鉴于对发达国家贸易政策实施过程的分析,根据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大的时代背景,采取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应该是首选。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以增强我国的国家竞争优势为前提,因为竞争优势是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关键,所以政策制定时应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扩大进口规模并提高进口结构
      2005年以来,外贸运行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顺差逐步扩大。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良好,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刺激我国出口增长。2006年,我国对外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直接导致贸易顺差创记录1775亿美元。顺差带来了高额的外汇储备,直接引致我国有大量的外汇占据银行资金,致使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供大于求引发人民币升值,使得对外贸易条件恶化。鉴于这种情况,我国可动用大量盈余的外汇资源,通过建立健全先进技术的稳定进口机制,扩大进口规模,提高进口结构,以提升我国生产中的技术含量,再经过消化、吸收,提高创新能力,以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从而增强我国的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健康增长。
      (二)调整加工贸易产品结构
      入世以来,加工贸易发展迅速,而一般贸易比重却在逐渐下降。2001年至2006年5年间,我国加工贸易所占比重由55.79%上升为57.05%,一般贸易所占比重由44.21%下降为42.95%。一般而言,加工贸易的生产环节多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对经济增长率的带动作用不高,出口的产品多为低附加值的产品,对国民经济的产业中像研发、设计、科技创新、改良生产等关键环节的贡献率很小。而一般贸易,在整个加工贸易产品的国际价值链上,处于价值链的中高端,除了发挥我国的要素比较优势,促进就业外,对国民经济的其他贡献拉动作用也较大。同时还可以发展相关产业,扩大就业规模,使我国的要素集聚能力充分发挥,积累雄厚的科研资金,促进创新机制健全,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推荐访问:取向 对外贸易 竞争优势 视角 利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