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八十年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三)

    时间:2021-07-05 04:00: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将战略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当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激励下,迸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与建设性的发展。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催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者们进一步深思和努力。
      (一)中国通史研究的走向繁荣。
      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4册已于1979年出齐。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出到4册后逝世,由蔡美彪等在新时期续写完宋到鸦片战争前的第5至10册,并以《中国通史》10卷本行世,现正在续写近代部分。郭沫若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出到3册后逝世,亦已由史稿编写组的学者们续写完7册出版。尚钺的《尚氏中国古代通史》两卷已于1991年出版。另外如刘泽华、朱绍侯等分别主编的高等院校中国通史教材,当有数十种。还有些学者在为通史研究的创新作出努力,如宁可、王连升分别主编了纪事本末体的中国通史,吴量恺、吴雁南等将中外通史糅合在一起主编了《中外历史新编》等等。
      新时期对中国通史研究作出贡献最多的是白寿彝。白寿彝在主编出版简明的《中国通史纲要》后,又主编了大型的《中国通史》,自1989年出版第1卷《导论》,至1999年已出齐全书,共12卷22册,约1200万字。这部由白寿彝担任总主编的大型通史,各卷主编多为知名史家,博采众长,不仅卷帙浩大,内容丰富,而且吸收我国传统史书体裁优点,结合当代学术水平,在通史体裁上进行创新。《导论》卷所阐述的体裁创新原则当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通史研究的重要收获,它体现在第3卷开始的编撰实践上,各卷都分序论、综述、典志、传记四部分,以求更好地吸收前人成果,处理历史进程中各方面因素的关系,加强历史主体研究,改变过去章节体史书中只见事物,少见或不见人物的通病,以涵纳更广泛的历史内容。
      (二)中国古代断代史研究的全面展开。
      1.中国原始社会史研究。
      原始社会并无朝代,只是为叙述方便,在这里一并介绍。由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东北、甘青、华南、西南地区众多考古发掘成果,苏秉琦提出我国远古文明是多源的、多根系的科学论断,已大体得到学界公认。由白寿彝总主编、苏秉琦主编的《中国通史》第2卷,便是根据上述考古发掘资料而勾勒出的我国远古时代多元结构发展的、自成科学体系的力作。林耀华主编的《原始社会史》是新时期我国第一部颇有特色的原始社会史专著。其它原始社会史专著,关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原始社会的饮食、经济、文化的专著,还有多种。石兴邦的《半坡氏族公社》则主要根据典型遗址来分析和复原氏族制度面貌。我国原始社会史研究已经更加系统和深入。
      2.先秦文明史研究。
      由于我国文明初期一系列考古新发现,推动了先秦文明史研究。郭沫若主编、胡厚宣任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的出版,更给先秦文明史,尤其是殷商史研究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夏鼐著《中国文明的起源》认为中国文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本身的发展,这也并不排斥在发展过程中有时可能加上一些外来的影响。关于中国国家的起源、最初的政体形式等,日知、田昌五、张凤喈等学者已根据掌握的实际材料进行了新的探索,并且有不同的见解。唐兰提出的大汶口文化是少昊文化,由氏族制步入奴隶制,中国已有六千年文明史,曾经引起过争论。目前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夏代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王朝。新时期最早出版的夏史专著是郑杰祥的《夏史初探》,其前还有李民的《夏商史初探》和孙淼的《夏商史稿》。青年学者陈剩勇提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崛起于东南,夏族原居地在长江下游地区,还需要讨论。商史专著有彭邦炯的《商史探微》。杨升南著的《商代经济史》,初步建立起商代经济史的总体构架。朱凤翰有《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关于夏商社会生活、商代历法、祭祀、科学技术等,还有多种著作。周代尚无通述性的专史。关于周代官制、家族宗法制度、政治、宗教、文化,已有多种著作,如谢维杨的《周代家庭形态》等。井田制则有金景芳、徐喜辰、吴慧的三种专著及马曜等的西双版纳分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的著作。以往研究比较薄弱的春秋史以及战国史,大为加强。关于齐、鲁、晋和东周列国、东夷古国及赵、楚、秦的研究都有专著。齐国的著作有多种,尤以楚国史研究的著作为多,除张正明的《楚史》外,论及楚国的矿冶、经济、文学、艺术及对周边地区影响的著作甚多,当与楚文化史研究的兴盛相关连。何光岳有关于秦、赵、楚等多种源流史的著作。李学勤著《东周与秦代文明》,是目前这一领域水平甚高的专著。先秦思想史原来有较好的研究基础,新时期仍吸引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先秦诸子及重要典籍,多有研究著作。通述先秦政治思想发展进程的,有刘泽华的《先秦政治思想史》等。通述先秦历史进程的,有翦伯赞著《先秦史》〖HTF〗(由张传玺整理修订),以及王明阁的《先秦史》。田昌五有《古代社会断代新论》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论》,晁福林有《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等。
      3.秦汉至清的断代史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各个时期都有断代史专著。
      秦汉时期有翦伯赞著《秦汉史》〖HTF〗(经张传玺修订补充),田昌五、安作璋合著的《秦汉史》,分量最重的是林剑鸣近百万字的两卷本《秦汉史》。林剑鸣还有专述秦史的《秦史稿》及《秦国发展史》。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何兹全、马植杰各著的《三国史》,王仲荦有《魏晋南北朝史》,韩国磐有《魏晋南北朝史纲》,万绳楠有《魏晋南北朝史论稿》。隋唐五代时期,有王仲荦的《隋唐五代史》,吴枫、陈伯岩的《隋唐五代史纲》,谢保成等著的《新编中国隋唐五代史》。隋、唐、五代还各有专史,如金宝祥的《隋史新探》、陶懋柄的《五代史略》等。宋辽夏金元时期是以往研究较薄弱的环节,新时期大有发展,如周宝珠、陈振主编的《简明宋史》,张正明的《契丹史稿》,舒焚的《辽史稿》,杨树森的《辽史简编》,张博泉的《金史简编》,李桂芝的《辽金简史》。西夏史有吴天墀的《西夏史稿》与钟侃、李蔚、王天顺等撰著多种。元史有韩儒林主编,陈得芝、邱树森等著的《元朝史》,代表了目前我国元史研究的新水平。周良霄等著的《元代史》也颇有特色。明史有南炳文、汤纲主编的《明史》2册,傅衣凌主编、杨国桢等撰的《明史新编》,王戎笙主编的《明代简史》,吴晗提要式的《明史简述》。顾诚有《南明史》。清史是新时期发展得最为迅速的断代史研究之一,由李洵、王戎笙、郭松义等众多学者主编、撰写的《清代全史》,已出齐10卷。戴逸主编有《简明清史》,郑天挺有《清史简述》,史述、林铁军等有《清史编年》,杜家骥有《清朝简史》。王思治、何龄修、张捷夫、李文海、孔祥吉等众多学者主编、撰写的《清代人物传稿》,则从清代各方面代表人物的角度反映出清代历史的面貌。以上各种断代史著作,详略不等,水平不一,却确实地表明新时期我国的断代史研究已经全面地展开。至于断代专门史研究,著作极为丰富,实难细列。
      (三)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全面深入。
      1.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理论的新探索和近代通史研究的发展。
      新时期学者们对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进行了新的探索,研究框架自然也随之有新的设计。这里指的仍是1840年到1919年的近代前期。除坚持一根主线、两个过程、三大革命高潮的原研究体系外,新的探索大体有:第一,李时岳等学者基本上赞成用阶级斗争表现作为基本线索,但强调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变动进行考察,反映这一线索的突出标志则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此即“四个阶梯”说。第二,胡滨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人民面临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和谋求社会进步(发展资本主义)两项根本任务,这就构成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戚其章则以此为依据,进而提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几个连续递进的历史阶段构成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第三,以现代化或者近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罗荣渠认为,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变革有四条线索:即中央集权王朝统治自我衰败的过程;半殖民地化过程,同时也是外来资本主义因素影响中国向资本主义方向演变的过程;反对西方侵略与拯救民族危亡的革命化过程;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适应现代工业世界的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缓慢转换的现代化过程。徐泰来则提出,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新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有了很大发展,著作甚多。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仍以“三次革命高潮”为基本线索,积多年研究经验,自成体系,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苑书义等的《中国近代史新编》3册,章开沅、陈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等,魏宏运主编的《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等,有关中国近代前、后期的通史著作有很多部。以陈旭麓主编的《近代中国八十年》和《五四后三十年》为代表的一些近代通史著作,都力求突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框架,扩大了研究范围,如包括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研究取向。按照现代化、近代化为基本线索探索中国近代通史的,有罗荣渠、董正华编著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徐泰来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记》等。关于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性著作,已经出了多部。
      2.新时期中国近代重大事件史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并深入发展。
      近代后期事件史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著作繁富,难以尽列,只能就每一重大事件的专史略举一二,以见研究之兴盛。鸦片战争史,如肖致治主编的《鸦片战争史——中国历史发展中第三次社会大变革研究》,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等。关于太平天国史的著作很多,罗尔纲的四册《太平天国史》,凝集了他一生研究太平天国的心血,还有茅家琦主编的《太平天国通史》,王戎笙、龙盛运、贾熟村、何龄修合著的《太平天国运动史》等。有关太平天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思想、宗教、阶级关系、人物及太平天国在各地活动的著作甚多,不及细列。洋务运动“文革”前基本上是否定的,新时期不少学者从现代化的角度给予了更多的积极评价,如李时岳、胡滨的《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夏东元的《洋务运动史》,徐泰来的《洋务运动新论》等。中法战争史有刘子明的《中法战争始末》等。中日甲午战争有戚其章的《甲午战争史》等。对戊戌维新运动评价渐高,如汤志钧的《戊戌变法史》、孔祥吉的《戊戌维新运动新探》等。义和团研究逐渐深入平实,如廖一中、李德征等的《义和团运动史》,路遥、程〖HT5,7”SS〗肃〖KG-*3〗欠〖HT5SS〗的《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等。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逐渐引起学者重视,如朱英的《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侯宜杰的《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等。辛亥革命史研究久盛不衰,逐步深入,如金冲及、胡绳武的《辛亥革命史稿》4卷,章开沅、林增平等主编的《辛亥革命史》3册,以及林家有主编的《辛亥革命运动史》等。从各个角度研究辛亥革命的著作则更多。北洋军阀史的研究有所进展,除来新夏修订增补的《北洋军阀史稿》,还有王永贞的《中国近代军阀史》等,以及多种护国运动史、护法运动史的著作。五四运动研究有彭明的《五四运动史》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史研究,多有扩展,如王宗华主编的《中国大革命史》2册、张静如等的《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等。关于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五卅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武汉国民政府等,还有多种论著。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爆发前时期,有关八一南昌起义、各个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九·一八事变、红军长征、西安事变等的著作甚多,如吴玉章的《八一革命》、力平等的《中国红军长征史》、杨奎松的《西安事变新探》等。抗日战争史研究,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大有进展,而且更趋客观,著作很多。全面阐述抗战史的著作,有刘大年主编的《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龚古今、唐培吉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稿》等约十种,有关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远征印缅抗战、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斗争、国共关系及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的抗战、海外华侨对抗战的支援、抗战时期的外交关系,以及汪伪政权、伪满洲国、日寇暴行的著作相当之多。解放战争史的著作,有军事科学院军史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等多种。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引人注目的是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兴起。李新、李宗一等多位学者主编、撰写的《中华民国史》拟分3编11卷,目前已出版2编5册,其余部分有的已经完成,有的即将完成。全书完成,当是我国最有分量的中华民国史专著。已经写完全书出版的有张宪文主编的《中华民国史纲》等。有关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教育、外交、中央与地方关系等专题著作已出版多种。
      80年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有了迅速发展,著作众多。其中首推当代中国研究所主持的《当代中国》丛书,历时15年,已于1998年全部完成,共150卷,约1亿字,有3万幅图片,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大型丛书。当代中国史的专著,已经出版的有邓力群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以及刘国新、刘晓、贺晓敏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等数十部。有关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外交、人物以及若干重要事件的著作,非常之多,如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册等,难以备列。
      (四)中国专门史研究的拓展与深入。

    推荐访问:史学 马克思主义 中国 十年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