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想象中国:在华蒙古国留学生对中国认知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1-07-03 20:00: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jcb/gjcb201902/gjcb20190211-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jcb/gjcb201902/gjcb20190211-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jcb/gjcb201902/gjcb20190211-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jcb/gjcb201902/gjcb20190211-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jcb/gjcb201902/gjcb20190211-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jcb/gjcb201902/gjcb20190211-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jcb/gjcb201902/gjcb20190211-7-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jcb/gjcb201902/gjcb20190211-8-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jcb/gjcb201902/gjcb20190211-9-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jcb/gjcb201902/gjcb20190211-10-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jcb/gjcb201902/gjcb20190211-1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jcb/gjcb201902/gjcb20190211-12-l.jpg
      【内容摘要】 促进他国公众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想象中国、感知中国、了解中国,一直是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课题。蒙古国是中国北方陆地邻国,大量该国留学生在中国生活并使用各种社交媒体和网站了解中国。针对在华蒙古国留学生对中国的想象及其在了解中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研究开展了小规模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在华蒙古国留学生对中国整体持正面评价,他们喜欢中文影视节目、旅游和音乐,但是对中国军事发展评价不高。因此,在加强对外传播有效性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视觉符号和文化产品等来提高蒙古国公众对中国的认知度。
      【关  键  词】 想象中国;蒙古国;留学生;实证调查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关系到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构建。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针对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传播策略。“周边国家同中国地理上相毗邻,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紧密,历史文化血缘纽带多,可以进行深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传播交流。” 蒙古国是中国14个陆上邻国之一,国土辽阔、矿产丰富、人口稀少,与中国历史渊源深厚,蒙古国人民与中国蒙古族同属一个民族。处理好与蒙古国的关系,加强两国的人文交流,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和北部边疆的稳定。①出于上述目的,本研究开展了针对在华蒙古国留学生的小规模问卷调查,以了解这个群体对中国的认知状况,为加强对蒙古国传播提供参考。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问题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对外界的心理加工,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既是个体对他者的凝视,也是对自身身份的认知。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①对另一种文化与国家的想象,是在个人原先的文化立场与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展开的凝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形成认知符号。且不论这种空间性的符号生产是否有扭曲的可能性,基于个体已有的文化立場去凝视他者文化,进而产生对该文化所在的区域或国家的想象,本身就存在文化疏离感和文化遮蔽的问题。如果没有文化实践,没有适时进行文化互动,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文化隔阂。
      为了让外国公众更好地想象中国,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外传播,致力于增强文化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能够到中国进行文化实践,实地领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减少国外媒体与人民对我国的片面想象。然而,在文化实践中,外国公众对中国的想象仍然较为片面,甚至刻板化,对中国良好印象的基础仍然十分薄弱。猎奇式、观光式的中国体验,不足以增进外国公众对中国的真实想象。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拓展外国公众特别是外国留学生到中国进行文化实践的深度和广度,这是促进他们理解中国、喜爱中国的更好方式。
      留学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促进国家关系的重要推手。留学生的在华学习状况、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中国的想象,会直接影响他们文化桥梁作用的发挥。蒙古国是我国北方邻国,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十多年来,中国一直是蒙古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吸引了大量该国学生来华学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留学的蒙古国学生超过1万人。②这么多的留学生在华学习,他们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想象?这些想象是否客观,是否有助于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由于目前相关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针对在华蒙古国留学生的文化实践及其如何想象中国开展问卷调查,希望深入了解他们对中国的观感与评价。
      二、调查基本情况
      问卷针对在华蒙古国留学生设计,考虑到被访者的中文认知水平不均衡,问卷采用中文和西里尔蒙古文两种语言设计,由被调查者任选一种语言问卷填写。问卷一共设计了23个问题,其中4个是基本情况调查,例如性别、在华留学时间等;12个问题用于了解留学生的媒体与文化接触,例如是否使用微信、上中文视频网站的目的是什么等;6个问题用于了解留学生对中国的评价,例如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看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是否对蒙古国产生影响等;最后1个问题用于了解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在蒙古国传播的评价。根据国家形象调查的四个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结合蒙古国留学生认知中国的实际情况,问卷设定中文水平、在华时间、社交媒体接触、观看中文视频情况和使用音乐网站情况为自变量。
      2018年4月,调查者通过人工方式向内蒙古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蒙古国留学生发放450份问卷,收回430份,其中有效问卷426份,有效问卷比例达94.7%。信度为0.788,效度为0.819。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共178名,占42%;女生共248名,占58%;426名学生中,学习中文1~2年的最多,占32.5%;学习中文3~5年的学生占31.5%;学习中文时间半年以下的学生占25.2%;学习中文5年以上的学生最少,占11.2%。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一)被访者了解中国的渠道
      在了解中国的渠道方面,有38.5%的被访者选择微信,占比最多;其次是中文网站,通过朋友了解中国的有12.3%。这契合了社交媒体“熟人圈”传播的真实情况。“熟人圈”属于强连接关系,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S.Granovetter)认为:“强连接关系通常代表着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在某些存在的互动关系型态上较亲密,因此,透过强连接所产生的讯息通常是重复的,容易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网络内的成员由于具有相似的态度,高度的互动频率通常会强化原本认知的观点而降低了与其他观点的融合。”①这种传播方式有可能使原来不了解中国的留学生因为某些不客观、不真实的信息在封闭系统中的不断传播而产生负面想象。
      (二)被访者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及对其涉华评价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访者使用最多的社交媒体是Facebook(脸书),其次是微信(见表1)。

    推荐访问:中国 在华 留学生 认知 想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