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中共政党外交的评估与前瞻

    时间:2021-07-03 12:00: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提要】政党政治和现代外交的兴起使政党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行为体,政党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和深层次的政党外交格局,政党外交的对象、内涵、原则和作用不断丰富和提升。政党外交在把握外交全局、配合政府外交、推进党的建设和提升执政能力等方面日趋重要,并在全球性议题和制度化网络建设等方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政党外交 评估 前瞻
      【作者简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所长助理、博士
      
      作为现代政治中的主导型政治力量,政党的影响并不完全局限于国内政治生活,政党可以通过领导国家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制定乃至直接参与外交实践来影响和塑造国家的对外关系。随着政党成为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之一、政党政治的普及以及全球性问题的出现等,政党外交已经成为现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与政府外交、民间外交、议会外交等一起使当代外交呈现立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政党外交格局,并且在新的形势下不断走向深入。
      
      
      
      一、政党外交概念界定
      
      政党外交是一个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概念,国际学术界较少使用这一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党外交被认定为是一种外交类型,大体有如下几种表述:(1)党际联络工作或党的外事工作;(2)政党为促进国家间关系所进行的对外交往。(3)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视角出发,特指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为特定目的与他国各类型政党的交往。(4)主权国家合法政党之间以及与政党间国际组织的交往。 综上所述,政党外交是一国合法政党进行的旨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关系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的总称。因此,在分析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发展时,我们用党的对外交往或党际关系而不是政党外交来概括党在建国前的对外交往活动。政党外交在我国特指中共在对外交往特别是与其他国家的政党进行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价值判断、政策取向和交往实践。
      政党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一部分,与党的对外交往、党际关系和政府外交等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首先,政党外交与政党的对外交往都是指政党的跨国交往行为,但只有当政党的对外交往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或促进国家关系时才称得上政党外交。前者主体是一国的合法政党,后者则不然。其次,政党外交与党际关系不同。前者侧重于政党的政治行为,即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交往对象是外国合法政党或国际政党组织;后者侧重服务政党利益的政党间关系。最后,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均是国家总体外交的组成部分,然而两者在交往对象、工作方式和内容等方面亦有区别。政府外交主要是外交部、政府官员、外交人员处理国家间、政府间的具体事务;政党外交亦官亦民,不处理具体的外交事务,方式比较灵活,不受外交关系的约束,主要由中联部执行,交往主体和客体主要是政党。
      
      二、中共政党外交的评估
      
      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对外交往历程中硕果累累,主要表现为交往对象不断扩大、内涵不断拓展、原则日趋成熟和作用稳步提升四个方面,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政党外交格局,在国家总体外交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
      (一)政党外交对象不断扩大
      根据国内外形势、党本身的身份地位以及思想认识的变化,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交往对象的重点与范围各有侧重,虽然经历过曲折但整体上呈现出日趋多元、扩展和丰富的发展趋势。自1951年成立以来,负责政党外交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工作对象已从各国共产党及其他左翼政党扩大到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主政党、发达国家的社会党、工党、保守党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性质的政党、政治家及其国际组织。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共产党已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政党和组织建立了联系和往来,其中多数为执政党和参政党。党的对外交往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新格局,呈现出“知交尽四海,万里有亲朋”的可喜局面。政党对外交往对象的拓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党至建国初期党际交往对象偏重意识形态。建党之初,党的对外交往对象主要是共产国际和各国的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了争取各国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同情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党的对外工作对象扩展至许多国家的进步组织和进步人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为扩大党际交往对象提供了有利条件,到上世纪60年代前后,一度与外国90多个共产党或工人党开展了友好交往。但在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和“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指导下,中共政党外交工作的重点放在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和处于非执政地位的其他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上。国际共运发生大论战和出现分裂,加上国内文革和极“左”思潮的影响,使中共的对外交往范围严重缩小。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政党外交对象的全面拓展。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确认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政党外交也迎来了新的局面。特别是随着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确立,党逐渐突破以往意识形态因素的制约,逐步同世界各国各类政党进行接触。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在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愿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我党政党外交出现了“接触广泛、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方式灵活”的新局面。进入新世纪后,我党与绿党等新兴政党、国际政党组织以及主要的地区性政党的关系也得到加强,在交往的政党种类、制度网络和地理范围等方面都实现了飞跃。2010年5月,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代表团首次联合派团访华,标志着中共与美国两党机制化交往的正式开启。随着政党组织国际化趋势的发展,我党与社会党国际保持战略对话,并积极参与基民党国际代表大会、圣保罗论坛、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等重要政党多边论坛。以地理范围来看,据统计,2003年到2009年期间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数量分布和占比为:欧洲(444个/26.4%)、亚洲(651个/38.7%)、非洲(337个/20%)、美洲(190个/11.3%)和大洋洲(59个/3.5%)。
      (二)政党外交内涵不断拓展
      鉴于政党制度在当今政治中的重要性,政党外交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治国理政、国际问题、国家关系以及党的建设等重要领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重点不尽相同,总体上呈现出领域和内涵不断拓展的特点。中共政党外交的内涵可以从政治、经济和理论三个层面进行概括。
      政治内涵。政治对话是政党外交的重要内容,这是由政党特别是执政党作为当今最主要政治力量的属性决定的。中共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联系,可以说,中共一开始就是按照列宁的建党思想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方式建立起来的。 中共与共产国际的交往历史偏重政治指导与对话。在“文革”十年,党对外交往中的政治色彩更加突出,甚至提出了一些不当口号。70年代后,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各种意识形态、政治力量与社会运动既竞争较量又相互并存,包括中共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政党普遍希望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实行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任务加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后,中共领导集体更加注重积极探索政党执政规律,交流治党理政经验也成为新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经验乃至于“中国模式”都非常有兴趣,对于中国崛起后持何种国际体系观也非常关注,这对党的外交提出了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新任务。

    推荐访问:政党 前瞻 外交 中共 评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