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期待哥本哈根的“最大公约数”

    时间:2021-06-28 04:01: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能否达成有效的协议,关键在于发达国家是否妥协,发展中国家只需要以积极的状态去跟随利益博弈的边界变动
      
      今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当时,联合国气候峰会仍有余温,而在不到一个月后,世界瞩目的新一轮气候峰会就将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奥巴马挑选这个时间点来访华,显然是为气候与能源问题而来的。在访华期间签署的中美联合声明中,气候与能源问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双方前述的具体领域的协议与备忘录中,气候与能源领域也同样是重重之重。外界也都纷纷猜测,通过此次访华,中美双方就哥本哈根会议的基本立场一定达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于是人们对中美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推动达成共识怀有某种期待。
      12月7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开幕,然而会议前期磋商的前景却不甚乐观,激烈的争吵和难以弥合的分歧超过了往届的历次会议,甚至还促成了峰会主席辞职的风波。许多悲观主义者认为,这次会议可能达不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而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中美妥协的基础上。这不仅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中国已经日益成为与美国并肩齐名的碳排放大国,更是基于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人们隐隐感觉到中美联手主导的“G2时代”似乎在到来。
      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的关键因素,相应地,随着中美双边关系日益成为世界政治中最为关键的双边关系之一,有舆论认为世界政治的格局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国际政治舞台将日益成为中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博弈和较量。而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自然是国际政治中一个重要的利益博弈舞台。如果哥本哈根会谈最终转变为中美两家的双边会谈与妥协,则无异于宣示了“G2时代”的到来。
      但与外界的期待相反,在哥本哈根会谈的全过程中,中国并未抛出其与美国达成的默契立场来呼应舆论的这一猜测,而是始终坚持与以“基础四国”(即BSIC,巴西、南非、印度、中国)为首、以77国集团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共同进退。在77国集团对发达国家提出的草案不满决定罢会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国集团立即商议并退席,与77国集团的发展中国家“兄弟”保持一致的立场。而从中国代表团向外界所表达的立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的所有让步与坚持,都是为了发展中国家,在整个会谈过程中,中国始终把自己作为发展中国家利益集团的代表。
      事实上,在人类面临的危机问题序列中,可以说饥饿与变暖问题“拔得头筹”。但是,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非洲穷国,除了要面临气候暖化的威胁,还要面临饥饿的挑战。或许,在应对气候暖化问题上,一个可行而有效的办法就是富人要为穷人承担一定责任。这就是联合国气候公约里提出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问题。
      然而,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甚至就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在欧洲国家的要求下,联合国甚至取消了一些给中国的CDM项目,这本来属于正常的“碳交易”,还不是国际条约所说的资金和技术问题。由此可见,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之所以难以达成协议,根本就在于希望享受后现代生活方式的欧洲等发达国家,不愿意提供技术和资金来帮助希望解决饥饿问题的发展中国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欧洲的问题不仅在于吝啬,也是由于囊中羞涩,为此只能寄望于美国了,或者就是鼓动NGO利用话语主导权向中国等施压。
      而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一直坚持发达国家应为在消耗化石燃料的基础上积累的财富埋单,要求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免费提供技术,并在节能减排事业上给予足够的金融援助。美国政府的代表断然回绝了中国政府提出的要求。但正如中国官员在各种场合不断表示的,中国不要求也从未指望发达国家会愿意向中国自身提供技术与援助,中国的目的也并非在发达国家的援助中分得一杯羹。中国此举的目的就在于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讨一个说法”。
      正如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12月16日下午举行的发布会上所说的,中国希望能够全球建立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发达国家出的资金应该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要优先给非洲国家、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以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使用。甚至中国也表示愿意给这些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小岛屿国家资金上的支持,但这种资金支持的性质是在南南合作、双边合作的框架下进行的,严格把自己同发达国家为之前发展“埋单”的金融援助行为区分开来,并申明自己作为发展中国家阵营的一份子的立场。
      显然,中国对“G2”并不太感兴趣。在中国的视野中,世界政治的格局仍然是两大阵营的“南北”格局,而中国大国地位的彰显,完全体现在其作为南方阵营的中坚力量,代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提出利益要求,进行博弈。
      事实上,如果按照“G2”的政治逻辑,谈判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中美两国的态度,而大会如果最终不能达成有实质进步的协议,中美两国就成为最恰当的“替罪羊”。退一步说,即使中美可以达成某种妥协,这种站在两极政治立场上的妥协也必然会抛弃以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减排集团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以双边政治的实质逻辑裹挟国际气候政治,这样,中美两国也仍然只可能成为诟病的对象。事实上,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实力还是国际政治经验上都还没有真正达到一个超级大国的水平。如果中国试图在两极政治的格局下与美国进行博弈,中国不仅要承担“不可承受之重”,也意味着这要脱离发展中国家阵营。
      其实,哥本哈根会议的无论能否达成协议,减排的关键都在于发达国家阵营,因为在关键的技术与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即使把道义的角度也纳入进来,发达国家仍需因为其因早期对气候破坏而积累的财富埋单。
      因此,能否达成有效的协议,关键在于发达国家是否妥协,而发展中国家只需要以积极的状态去跟随利益博弈的边界变动就可以了。我们期待的是两大阵营的利益博弈最终能够达成双赢的妥协。

    推荐访问:哥本哈根 最大公约数 期待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