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主要障碍及其症结

    时间:2021-06-27 08:00: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日本在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后萌生了做政治大国的愿望,有其现实依据和可能性。为了尽快实现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历届日本政府先后做出了各种努力。但是,政治上过于依赖美国,缺乏独立的外交政策;对历史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反省,难以获得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邻国的信任;在文化心态上固守“内外有别”的生活方式,没有树立现代外交理念是日本成为政治大国的主要障碍。软实力的不足是日本不能成为政治大国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日本,政治大国,障碍,症结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09)03-0083-05
      
      当今世界仍然是大国主宰的世界。面对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日本萌生走向政治大国的愿望,有其现实依据和可能性。但是,现在的大国,已不是原来意义的大国,仅凭强大的经济或军事实力就能成为统治世界的大国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大国已经增加了新的内涵,这些大国新特质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目标所不具备的。这也就是说,日本还存在成为政治大国的一系列障碍。
      
      一
      
      成为“政治大国”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不懈追求的国家战略目标。早在1980年,大平首相的智囊机构就在《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日本不能继续做“经济大国——政治小国”式的“跛足国家”的要求。1981年,铃木首相访问美国时宣布:日本正在开始第三个新的起点,即要从被动的受益者变为积极的创造者,这被认为是日本“第三次远航”的标志。1983年,中曾根内阁公开举起要做“政治大国”的旗帜,提出日本应发挥与经济大国地位相对应的国际作用,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其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在这之后的历届日本内阁都或明或暗地把提高日本在国际政治外交中的地位,把日本从单纯的经济大国迅速发展成为对世界整体格局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大国作为既定的发展目标。
      综合考察战后日本历届内阁的言行,归纳起来,日本的政治大国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以“入常”为突破口,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增加对国际事务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在国际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二,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在世界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及经济规则的制定中谋求有利地位。其三,以美国和自身的军事力量为依托,谋求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
      历届日本政府之所以坚持以上述内容为核心的政治大国目标,是由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世界格局的变化和日本国内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决定的。从国际背景上看,两极格局的解体和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为日本确立谋求政治大国的目标提供了有利时机。从日本国内条件来看,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走向政治大国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而日本右翼保守势力长期执政及其优势地位日益增强的政治框架,成为日本加快走向政治大国的目标的主要推动力量。
      为了尽快实现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历届日本政府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
      第一,试图修宪,提出“普通国家”论。二战后,以美军占领当局的草案为蓝本的新《日本国宪法》第二章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1]这一规定实际上承认战后的日本不是普通国家。但是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以后,随着右翼势力抬头,民族主义思潮也日益增强,要求进一步修宪,进而成为“普通国家”的愿望日益强烈。
      日本前自由党党首小泽一郎最先提出了做“普通国家”的概念。小泽一郎在所著的《日本改造计划》中解释说,“普通国家”有两个条件:“其一,对于国际社会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就把它作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来尽自己的责任去实行。……这一点在安全保障领域尤为如此。”“其二,对为构筑富裕稳定的国民生活而努力的各国,以及对地球环境保护等人类共同课题,尽自己所能进行合作。”2004年12月,日内安全保障会议和内阁会议通过了新《防卫计划大纲》,(即《关于平成17年(2005年)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大肆渲染“朝鲜威胁论”、“中国威胁论”,为其实现从“基础防卫力量”向“多功能的、灵活的、实效性的防卫力量”转变寻找理由和依据。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试图提高外交自主性,即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体现自己的国际责任和国际作用。战后初期的日本,内无实力,外无国权。为了求生存,日本采取了完全依附美国的政策,一切对外交涉和外交活动均由美国处理。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外交自主性逐渐增强。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明确提出,应该根据形势变化和日本国家的利益,自主地决定外交政策,逐步承担与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国际责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田中内阁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开始实行“多边自主外交”,即以美日同盟为基轴,发展日中关系,联合第三世界,抗衡苏联的对外战略。1972年,中日两国建交,同时日本也改变了对阿拉伯国家的政策,采取了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的“新中东政策”,以对阿拉伯国家的投资和技术合作为前提,保障国内石油的稳定供应。1975年,日本参加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实现了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一员的外交目标。80年代后,日本逐渐开始注意塑造“新国际形象”,谋求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1987年,竹下登内阁成立后即宣称“我们必须发挥与其国际地位相称的作用,日本不要辜负世界的期望”。1990年,海部首相提出“必须以日本、美国、欧洲三极为主导来形成世界新秩序”的要求,开始把日本摆在与欧美完全平等的地位。1991年宫泽首相在就职演说中把“为国际社会作出最大限度的贡献”作为重要的施政纲领。在这之后,先后上任的各位日本首相如村山富市、桥本龙太郎、森喜朗、小泉纯一郎等无不将增强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视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第二,力图摆脱战败国地位,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虽然1956年12月18日加入联合国,但是在冷战时期,日本实际上奉行的是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所谓“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徒有虚名。冷战结束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解决地区冲突以及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事务、发挥政治影响的重要舞台。在这一背景下,日本重拾“联合国中心外交”策略,积极开展联合国外交,谋求实现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下的大国梦,并将此视为成为政治大国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促使修改联合国宪章,废除其中针对日本的“敌国条款”,以摆脱战败国的地位。所谓“敌国条款”,是指二战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防范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在联合国宪章中对日本、德国等战败国所订立的相关约束性条款。该条款规定,如果日本等战败国再次发动侵略,其它国家不经安理会批准即可对“敌国”行使武力。成为西方第二经济大国后,日本以“敌国条款”“不适合于新的时代和没有意义”[2]为由,强烈要求从《联合国宪章》中删除,以将其侵略历史的“印记”抹去,从而摆脱联合国对日本的约束。
      另一方面,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日本主要以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缴纳高额联合国会费为“入常”的“资本”。日本认为,按照“按财力分配权力”的原则,已经是“新的世界大国”的日本应该在联合国具有相应地位,参与国际事务的决策。为了达到“入常”目的,日本广泛开展“出访外交”、“支票外交”、“热点外交”,以游说、经济援助、参与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等各种方式和手段,争取各方支持。此外,日本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1992年以来,日本先后派出自卫队员和观察员参加联合国在柬埔寨、安哥拉、莫桑比克、卢旺达等地的维和行动,日本还积极参与联合国对洪都拉斯、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人道主义救助活动。近年来,日本还参加了科索沃、阿富汗的战后重建,并向它们提供了数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尽管竭力联合德国、巴西、印度谋求“入常”的攻势多次受挫,但日本“入常”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

    推荐访问:症结 日本 大国 障碍 目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