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润物细无声

    时间:2021-06-26 16:01: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6-20岁正是人格形成的阶段,这个时期良好的人格的形成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起着决定性的做用。技工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是他们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他们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抓住这一阶段,在教学中通过外部灌输和开发他们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循序渐进地塑造健全的人格,走上光明的未来,从而为社会 为国家做出贡献是非常必要的。
      人格是什么?就是人的品格,人的尊严人的立身之本。什么是人格教育?就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思想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心理教育、心理培训、心理结构等方式与方法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一、人格教育是政治教学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我认为,人格教育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其原因有三。一,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健全的人格才有健全的思维,否则,分裂的人格只能产生分裂的观念。二,人格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心理依据。三,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总之,人格状态可以说是细致入微的 阴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是发展的 成型的 成熟的 显性的人格表现。
      
      二、人格的教育是政治教学社会化的切入口。
      
      我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提出几点注意方法以引起大家思考。一,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二,日常化教育方式。中国文化从小就对儿童进行“洒扫、应对、进退”方面教育,进而形成为人的性格。从劳动、言谈、礼仪方式培养其人格的自觉性。
      
      三、采取诱导式教育,避免强制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
      
      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重视第一印象的培养。即“首因效应”。这样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使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从而达到正确引导的目的。二是增强教师的影响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技校的教师来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效在学习知识,技能及思想觉悟的共同提高。对学生的引导,转化,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借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四个方面,既权威性,吸引力,强制力,自信度。这四方面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其中权威性,吸引力,自信度为主,强制力为辅。建立良性人格。
      
      四、采取启发式教育,在自我思索状态下建立良性人格。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启发。现在的教育学把它列入教学原则之一。毛泽东在“是大教授法”中,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提倡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启发式教育其本质就在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以达到开发学生的智力。在自我思索的状态下建立良性人格。一是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效果。注意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对学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及时鼓励所取得的成绩,增强成就感。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强化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关心他们的进步。对后进学生多采取鼓励,对其点滴进步多加赞扬,细心辅导。二是着力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提倡讲课要“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有启才有发。次教师要善于“激疑”。“学则须疑”疑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才有思考。再就是注重学习思维方法。“方法是学习之母”掌握方法,举一反三。三是研究改革考试方法。首先要考教分离,即考试和教学要分离开。其次内容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鉴定学生的智力水平。再是评分不求全责备,只要成绩突出,有创见就给高分。不可歧视低分学生。考后要分析考卷,高分鼓励,低分指导。最终达到在自我思索的状态下建立良性人格。
      
      五、无形教育,把日常行为作为受教育者的样板和标准树立起来。
      
      在学生教育中学生往往以教师作为人生的标准和社会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感染着学生。在社会中,位尊势重人的言行同样在“暗示”着周围的人。可见无形教育的效果,往往大于有形教育,正如春雨的滋润,往往比暴雨的冲刷更有益于千万生物的生长一样。
      无形教育分为教学语言的文明美和教师着装的高雅得体。学生好比是土壤,而教师则是播种者,教师语言的文明美就如同撒播在学生这块土壤里的文明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会给社会,家庭带来文明果子的多多益处。语言的文明美还在于教师要有博学的知识和广博的阅历,才能做到语言丰富,引人入胜。有放有收,收放自如。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学生心,润化心田结良果。如同春光,温柔照亮学生心,暖化心田结善果。如同春风,轻轻吹拂学生心,抚慰心田结爱果。
      做到这一点,有赖于教育者高度的素质修养。教育者也是一个不断接受教育 自我教育和不断提高的问题,这也说明人格教育是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化的,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人在人格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及彼此的相互影响。这正应了<礼记·大学>中的那句话:“自无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作为一种崇高的职业,一个特殊的群体,担负着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因此,他的职业决定了他的着装必须是质地考究,端庄大方,干净整洁。和谐高雅,体现出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从而塑造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公众形象,这本身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美的创造,美的享受。学生在对这一美的欣赏中产生愉悦的情感,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大大增强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对教师服饰的审美过程中,有可能把教师奉为楷模,偶像进行崇拜,模仿,从而给学生一种健康良好的服饰导向,这是有声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此外,无声的教学还有教师的目光语言,微笑语言,姿态语言,和手势语言等体态语言。一般的说,自然亲切的目光,柔和精雅的微笑,大方得体的姿态,简明有力的手势都与和谐雅致的服饰语言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无声教学的作用并艺术地运用。从而达到无形教育的目的。把日常行为做为受教育者的标准和样板树立起来。
      
      六、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园氛围。树立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从而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
      
      体育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健康,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其他文化课的信心。在教学活动中传授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同时开展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渗透,磨练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意志,完善人格的教育。一是通过体育纪实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目标。二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团结协作,赛出水平,赛出风格,最能体现完善学生的优良品质。三是通过体育教学磨练学生积极进取的意志。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是付出艰辛的汗水的见证。体育基础教学一般都在教室外进行,有时会有风雨,有时会有骄阳和冰雪,学生都要去克服,尤其是在比赛中,更要承受巨大的困难和障碍,从而磨练他们勇敢,顽强,不怕吃苦,勇于进取的精神和意志,形成健全良好的人格。
      总之,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塑造和正确引导。作为一名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仅对学生的人格的塑造责无旁贷,而且,自己人格也在不断的升华 发展。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格塑造之间的关系何等紧密,万万不可忽视才行。
      
      参考文献:
      [1]<礼记 大学 >
      [2]<教育心理学>
      [3]<论大教授法>□

    推荐访问:无声 润物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