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效用

    时间:2021-06-19 16:04: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一种情感,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情感效应是顺利进行教育的基础。利用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教师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对学生全身心的爱,尊重、信任学生,善于与学生进行情感、心灵的沟通。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丰富的情感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教师提出的各种要求,传达出的多种信息,学生就乐于接受,并主动参与进去,把学习变成一种满足生命需要的活动,从而不断改变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
      在道德教育中,是以学生情感体验为基础,以学生情感——态度系统为核心,以学生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为过程,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首先,道德教育是伦理之知,它附着于情感化的人格身上,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趋近和认同。显然,很多学生之所以喜欢某门课程,并不是因为它重要,而是因为他们喜欢该课的任课教师,所以,道德教育的成效绝不仅仅在于教师掌握道德知识的多少,而且还在于支撑教师道德观念的挚爱真情如何。如特级教师斯霞就是凭着她的一颗爱心、真心、诚心、童心去打动学生的,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理的切入点,就是进行情感投入,就是教师的爱。而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热爱本身就是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常常与严格要求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爱而不溺、严而不格的爱,是思想上的耐心细致的引导,行动上严肃认真的督导,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教师时刻用热爱学生的情感去要求自己,学生也就能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塑造自我。有了教师的爱,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人格与学生的人格互动影响和沟通,在潜移默化之中,教师的人格化成了学生的人格,教师就完成了人格化教育的任务。
      其次,道德总是体现在学生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只有让学生参与道德交往和实践,才能真正地领悟和运用。而且在道德实践中,周围人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道德判断等道德环境,对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道德教育的宏观道德环境,更要依赖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情景优化的微观环境。微观环境还包括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组织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强化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意识,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发挥先进分子的带头作用,带动大家管住自己,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要引导学生思考:“在集体中,我又形成了什么好品质?又养成了什么好习惯?”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上街打扫卫生、我是文明交通岗、我是环保宣传员、我是环保卫士、我为敬老院老人送温暖等活动。精心设计,有效组织晨会、班会、中队活动,在《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中懂得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身边的人,使学生在知恩感恩的情景中受到心灵的震撼,得到情感的共鸣。在道德情景与行为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最后,道德教育真正的发挥作用,主要还是要通过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系统。情感实际上以成为反映人的整个精神价值追求的内在动机系统。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认真研究学生情感的发展规律,想方设法使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经过“外部刺激”,如汶川大地震中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牵挂,各救援队对灾区的救援,一幕幕令人感动流泪的画面。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一人有难大家帮助,一方有灾八方支援。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这种形象生动的情景,激活学生的全部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体验,并为其所接受。教师要善于设计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际活动,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让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中,心灵得到净化、震撼,从而产生道德需要,按道德要求去行动。
      教师要善于体察学生,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需求的满足过程中,实现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使道德成为学生内心的需要,而不是外部强力的约束,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推荐访问:道德教育 效用 情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