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哪位新加坡爱国华侨被称为“国叔”

    时间:2021-06-06 08:02: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886年,徐统雄出生于粤东大埔县三河坝镇汇城村,父亲是新加坡华侨,因家贫,16岁的他辍学赴新加坡随父经商。不久,便独当一面,独立经营7家商贸公司,成为当时海外颇有名气的华人富商。
      1905年冬,孙中山赴南洋宣传革命,徐统雄认同其思想,积极支持革命。当1906年孙中山再次赴南洋宣传革命而驻新加坡时,徐统雄前往拜访,并由孙中山亲自介绍加入同盟会。徐统雄原名徐港宜,字洞云,孙中山认为“洞云”有遁世绝俗之意,遂为其改名为统雄。自从认识徐统雄之后,孙中山每次到新加坡,食宿均在他家中。为了支持孙中山先生革命,徐统雄让母亲帮助照料孙科。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进行反袁斗争。为加强与南洋侨胞的联络,争取支持,中华革命党在新加坡成立支部,由徐统雄负责。当时,他在新加坡一带根据孙中山指示,协助邓仲元发动华侨为革命募集军饷30万大洋。并典卖了7间店铺及其资产,捐做革命经费。据《星岛日报》报道,他为了资助孙中山将7间店铺全部资产变卖。
      1917年,孙中山南下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曾多次写信给徐统雄,请设法为革命筹款。他在1917年10月15日的一封信中说:“徐统雄先生大鉴:九月十四日来函,并清单一纸,均悉一切。前由台湾银行汇大符兄手贰仟元,及交邓子瑜兄带来壹佰壹拾伍元贰毫,均经收妥,已嘱财政部来单分发收据。段氏以武力力逼西南,风声正紧,刻与唐、陆二公分道出师,以靖国难。弟需款之急,非言可喻,请与同志诸公源源接济,俾竞大功。”
      1925年,民国政府在广州成立,他应邀回国任广东东路公路处兼韩江治河处处长、潮梅财政视察员。在任期间,他先后在三河坝镇集资于黄贡坝渡口兴建拦水石堤,以保护河岸;在三河坝城内增建避水所数间,以备防洪。随后,他担任广东省侨务委员会委员,为华侨谋福利甚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带领大埔华侨,集巨资兴建了全国第一家“中山纪念堂”(含中山公园)。
      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曾率胡汉民等从汕头乘坐“协和”号轮船抵达大埔三河坝,视察粤军和指示军略,商议讨逆护法的军国大事,勉励粤军将士开辟闽南护法区,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孙中山此行在大埔县停留了5天。孙中山亲临大埔,使当时的粤军士气大振,并迅速进攻福建20多个县城,建立了闽南护法区。
      1928年,徐统雄在新加坡向华侨募集巨款,兴建了全国第一家“中山纪念堂”(含“中山公园”),作为对孙中山1918年5月三河坝之行的纪念。纪念堂于1929年建成。
      事后,他再次赴新加坡。数年后,才回国定居。1935年,他出山任四川禁烟督查处处长。1937年又调任上海分处主任。抗战爆发后,告老还乡,不再任职。
      因其对革命的卓越贡献,徐统雄被人们尊称为“国叔”。摘自《人民政协报》
      抗战时荣氏兄弟为何没内迁
      1937年。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上海随即陷落,对于那时在上海的民族企业家来说,只有两条出路。要么继续留在租界内,要么随国民政府西迁入川。
      蒋介石对工商界作了许多承诺,包括刘鸿生在内的许多巨商,都开始向内地迁徙。但荣氏兄弟与蒋氏素有过节,内迁无门。
      最终荣氏家族选择了留下来。兄弟二人分别在上海和无锡静观其变。
      荣氏兄弟,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战争的突发状态中,保存和发展企业。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城使得北方粮食急缺,华北及东北到上海采购小麦的金额直线上升,荣宗敬当时在沪经营的广生钱庄因而汇兑业务繁忙之至,盈利大增,这为一年后荣氏的第一家面粉厂兴建打下了资金基础。
      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大量的面粉订单送到了荣氏兄弟手中,二人借此“国内机制面粉的黄金时代”,大力扩充事业,使其面粉产量占据了当时全国总数的29%。与此同时,申新纱厂出产的“人钟”牌棉纱被定为标准纱,并很快打入国内外的市场———荣氏企业至此在中国牢牢站住了脚跟。
      而即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荣宗敬也能以一名商人的冷静头脑,通过适时地抛售和吃进日元并配合舆论宣传工作,一手引导了当时日元对银元的比价。有记载说,他最终从中净赚了近400万日元。但随着上海、无锡相继陷落,荣家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当时上海形势已经日渐危急,荣家的申新一厂和八厂虽然地处战区,却依然照常生产。
      1937年10月27日上午,日军重型轰炸机向申新八厂投下了19枚千磅以上的炸弹。纺织厂迅速烈火腾腾。在这一次轰炸里,这两个工厂死亡职工430多人。
      在日军发动全面战争的头几个月里,荣家所有处在战区的14个工厂,全部遭到了日军轰炸。然而只过两年,情形突变。在1939年到1941年这段时间里,上海租界内由于战时环境特殊而人口激增,外来人潮携来的大量资金,使得租界内物价大幅上涨。
      据当时的记录,那段时期,上海租界以外沦陷区纱厂不是被敌人炮火所毁,就是被日军强占;而内地对纱布的需求极大,在租界内继续开工的纱厂,“无不市利百倍”。
      那段时间,竟成了上海纱厂的高速发展期。荣家在战难中赚来的钱,不仅还清了战前相当于17万两黄金的全部银行贷款,还开办了银行与一些贸易公司。
      在战争中,仅有商人的精明显然不够。在租界内,荣氏企业借用的是美商和英商的名义。1941年7月,日本人曾指使汪伪政府接收申新的两个厂子“归为国营”,但因为两厂所依靠的美商和英商的抗议与交涉,荣家才得以继续保有两厂的所有权。摘自《资治文摘》

    推荐访问:爱国 新加坡 被称为 哪位 华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