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抗日战争中长沙会战的战术及会战的国际影响

    时间:2021-05-25 12:03: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键词 长沙会战,诱敌歼灭战术,“天炉战”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0)09—0061—06
      
      长沙会战是正面战场积极抗战的典型例证之一,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一大亮点,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在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实行诱敌深入、主力保持外线作战,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战术原则,在中日武器装备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这种战术十分有效。长沙会战从1939年秋至1942年初,在三年时间内进行了三次。中方在前两次战役中战术运用不尽人意,直到第三次会战才获得成功。长沙会战之时,正适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之际,因此,会战的影响非同小可。
      第一次长沙会战,日方称湘赣会战。为了打击中国军队的抵抗意志、消灭中国第9战区主力,1939年9月中旬,驻扎在武汉的日本第11集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指挥约10万步兵、100余架飞机、120艘舰艇及施放毒氧的化学兵,采取“分进合击、正面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面向长沙进攻,以湘北为主战场,准备在汨罗江畔、平江附近围歼以关麟征为总司令的中国第15集团军(下辖3个军),“以奇袭为主旨,尽量在短期内结束战斗,然后恢复原来态势”。日军的作战意图不是为了占领长沙。1938年底,日本为了避免兵力分散,已决定不再扩大占领区。
      但是,第9战区司令部的预料恰恰是日本要攻占长沙。因此而制定的作战方针是:“诱敌于长沙以北地区,将敌主力包围歼灭之。赣北、鄂南方面应击破敌策应作战之企图,以保障主力方面成功。”此方针的实质是:小部队据点守备,主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保持外翼作战,不断尾击、诱击、伏击、侧击敌人,将敌人引诱至一定距离后,再围歼;同时断绝敌人的后路和补给线。
      湘北地形特殊,从中日对峙的新墙河到长沙之间有三道水系。第9战区就地设置了三道防线,作为据点诱敌深入、节节抵抗日军。第一道防线在新墙河两岸,第二线在平江、泪罗江一带,第三线在浏阳河、捞刀河,距离长沙30公里。第15集团军是日军打击的主要目标,在前两道防线引诱日军作战,消耗日军战斗力,迟滞日军进程后,留一部驻原地阻隔日军后路,主力退到下一道防线继续迎敌,直到第三道防线。设想经过前面战斗,日军到达第三道防线时力量会削弱,所以选定第三道防线作为决战地点。中国参战兵力有32个步兵师,3个挺进纵队,约24万人,由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海军布雷队一部协助作战。
      战役打响后,15集团军奋力抵抗,一定程度地消耗了日军的战斗力。如52军第2师胡春华营在第一道防线坚持4天,除7名重伤员先期撤出外,包括营长在内的全体官兵以身殉国。195师的史思华营为阻止日军从洞庭湖东岸登陆也全部牺牲。6天后第一道防线失守。第二道防线依然无力迟滞日军,继续向后退。薛岳预想“战区以一部埋伏于福临铺、桥头驿附近及其迤北地区,以有力部队控制于金井及福临铺迤东地区,候敌进入伏击区域,突起包围敌人而歼灭之。”阁㈣即:在第三道防线设置伏击区,与敌决战。但是,日军进入第三道防线时只遭遇195师和60师的袭击,一支日军越过第三道防线占领长沙以北的永安时与52军25师激战,此外并未遇到中国的其他部队。日军认为已达到战役目的,10月1日主动撤退。此时,第9战区被划分为第6、第9两个战区,薛岳担任了第9战区司令长官,他下令超越追击日军。由于担心日军反攻,第15集团军只是尾追收复失地,没有超越追击,对日军的威胁不大。16日湘北作战结束,双方恢复到战前态势。
      诱敌歼灭战术属于积极的防御方式,但在实战中的运用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日军实力强大,中方迎战时很难说是在诱敌深入、消耗日军战斗力,还是倾全力阻止日军的进程;二是主力保持外线、攻敌侧背的设想,实行起来很困难,基本仍是与日军正面作战,只有撤退时留驻一部,主力后退,似乎体现了保持主力;三是对日军的作战目的没有清醒的认识,误认为日军要占领长沙,因此作战方针围绕保卫长沙而制定,部署由此展开。按照薛岳的部署,战役进至第三道防线时似乎也包围了日军,但是除了与日军遭遇的195师和60师发挥了攻击作用外,其他部队主要是原地防守,没有主动出击;在日军撤退前后,在长沙以北围歼日军的计划没有实施。
      武汉会战后,中国海军只剩下中小舰艇做布雷、巡逻和运输工作。在第一道防线的战斗进行时,湘军布雷队深夜在磊石山布置水雷。第二道防线作战时,又在老闸口等处布雷封锁。布雷行动使日军在洞庭湖水域受到一定程度的阻滞。
      发动民众配合诱敌歼灭的战术也十分重要。组织民众既能增强抗战力量,又避免民众被日军利用、遭日军残害。在战役进行前后,地方政府以保为单位,将民众组成侦探队、交通队、救护队、输送队、宣传队、慰劳队等,教给相关的常识。民众组织在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交通队和正规军一起,将粤汉铁路岳阳至株洲间段彻底毁坏;长沙以北及东北100英里以内公路乃至一切小路,都被彻底破坏,有的道路被掘竟达100码左右,使日军的坦克、大炮无法行进。民众还改变了地形,实现通塘、通河、化田、蓄水、还山,使日军的步兵和骑兵部队行动缓慢,机械化部队运用有限,输送补给困难。不少民众还直接参与了作战,如参加营田保卫战,在福临铺、麻林桥一带的战斗;10月3日,平江县嘉义乡自卫队潜伏在嘉义汽车站背后的高地上,向撤退的日军射击,扰乱了日军行动。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伤亡、失踪约4万余人,日军伤亡3万余人。日方认为已达到打击中国军队主力的目的,中方则称成功守住了长沙,各自都宣扬胜利。但冈村宁次给“中国派遣军”总司令西尾寿造的《关于解决中日事变之意见》中说:“摧毁敌军的抗战企图,是至难中的难事……在作战中放弃已占领的要地要域而返回原驻地的作法,不啻鼓励敌人反击,并会成为敌人宣传的材料。”中方的顽强抵抗使日军内部对不再扩大占领区的方针产生分歧。
      第二次长沙会战,日方称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后,中国第9战区仍与日军第11集团军,隔新墙河对峙。此间,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准备对英、美开战,因此,日本已无更多机动兵力投入中国战场,最后确定进攻长沙的目的仍是:摧毁中国抗战力量,对第9战区进行一次沉重打击。1941年9月中旬,日军第11集团军新任司令阿南惟畿对长沙发起攻击,作战计划名为“加号作战”,计划第一期在泪水以北作战,第二期在泪水以南至长沙之间,日军估计中方第9战区主力在这一带。如果第9战区主力不在这里,继续第三期作战,向长沙以南株洲——普迹——浏阳一线追击。日军出动总兵力约16万人,飞机180余架,汽艇200余只,强拉中国民夫15万人修筑道路。吸

    推荐访问:会战 长沙 抗日 战术 影响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