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钩沉抗战时期红色武乡的新闻出版

    时间:2021-05-25 04:01: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八路军总部曾先后5次进驻“抗战圣地”武乡
       山西武乡地处太行山腹地,群峰壁立、地势险要,一向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一二九师师部和总部机关,以及抗大、鲁艺、北方局党校、《新华日报》华北版等,长期驻扎在武乡的砖壁、王家峪与蟠龙、中村、上北漳、下北漳一带;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期在这里战斗和生活,指挥华北的抗日战争。
       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总部以太行山为依托,率领和指挥三师(一二九师、一二0师、一一五师)主力,开创、巩固、发展了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胜利实现抗日军事战略的转变,红色武乡被誉为“抗战圣地”。八路军总部先后5次进驻武乡,这里“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都有子弟兵”,被称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武乡作为敌后文化的中心之一,在极其艰苦的残酷战争中新闻出版事业从无到有,于农村环境中发展起来。敌后广大新闻工作者一手握笔,一手握枪,在战火中坚持出版革命报刊。他们不怕流血牺牲,许多同志在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其英雄业绩永耀史册。
       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
       1939年1月1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最重要的报纸、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沁县后沟村创刊。铅印,4开4版,间日刊。发行量达3万份。报社编委会即党委,各部门都归编委会领导。何云任社长兼总编辑,副社长兼副总编辑陈克寒。
       同年7月,报社迁至武乡县大坪村。何云以为,此地靠近八路军总部,有警卫部队把守,因背靠大山而便于隐蔽,故为一个较为安全的办报地点。10月19日,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在大坪村成立,何云兼任总分社社长、总编辑。报社与通讯社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由报社编辑科(后由电讯科)肩负向延安总社发送新闻稿的任务。12月,由于报社人员大增,大坪村容纳不下,移址安乐庄村,大坪村只留下石印厂。
       在敌后战场上,随着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发展,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军的进攻。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一百多个团,约二十余万人,被称为百团大战。《新华日报》华北版派出大批记者,进行战地采访,采写出大量战地新闻。何云等社领导不仅在报社抓编发稿件和印报工作,还经常随总部和一二九师首长奔赴前线组织战地新闻采写工作。当关家垴歼灭战打响后,何云和陈克寒带领部分记者,背负油印机跟着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和一二九师刘、邓首长,日夜战斗在火线上,写好报道,立即审阅,油印发行。虽然在激烈的反“扫荡”烽火中,报社经常转移,但从未中断出报。朱德总司令评价说:“一张《新华日报》顶一颗炮弹,而且《新华日报》天天在作战,向敌人发射出千万颗炮弹。”《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社会影响与日俱增,不仅在根据地,在国统区也影响甚大,甚至受到海外关注,美国纽约的《今日中国》杂志,莫斯科外交人民委员会等都长期订阅。
       1940年8月,报社在安乐庄创办了专门向敌占区和游击区发行的小报《中国人》周刊,名作家赵树理主持这项工作。周刊第一版刊登社论,老实话,重要新闻;第二、第三版刊登国内外和根据地新闻,也有评论;第四版是副刊,定名为《大家看》,其文艺小品基本是以尽情揭露敌人的残暴和丑恶为主题,如同刺向敌人的匕首与投枪。《中国人》报之内容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前后出了50多期,深受群众喜爱。
       1942年中共中央发出全党整风的号召后,《新华日报》华北版不仅全部转发新华社播发的整风文件,而且自身也积极进行了整风改革。报社全力开展对新闻宣传中党八股的审判。尔后启动改版,加强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报道,版面进一步联系实际。还辟出一定篇幅,刊载不同观点之论争,欢迎各党各派人士对根据地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不强求每天都有社论,视实际需要而定,质量第一。
       1942年夏季反“扫荡”中,报社共有46人壮烈牺牲。何云被敌人子弹打中,临终前说:“我的伤势不很严重,快去救治倒在那边的同志们!”等医务人员再来看他时,何云已停止呼吸。此后《新华日报》华北版由陈克寒继任社长兼总编辑。报社培养了大批新闻干部和技术骨干,积极支援华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兄弟新闻单位,为发展华北敌后新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笔者认为,基于中国新闻社会史的坐标上考察,革命报业中《新华日报》华北版可与邓拓的《晋察冀日报》比肩,同样出色出彩。
      《胜利报》,朱德总司令题写报头
       华北太行山敌后斗争前线最早的大众化报纸之一《胜利报》(中共晋冀特委机关报),1938年5月1日创刊于山西和顺。创办之初报社有十多名工作人员,张玉麟任社长,安岗任总编辑,徐平为通讯联络部部长,贾景佐负责行政总务工作,冀雨负责刻写,陈远负责油印,报纸版面4开4版。三日刊,起初是油印,后改石印,发行3000份。报纸印刷采用粉连纸(有光纸),分红、白、绿三种颜色,报名由朱德总司令题写。
       《胜利报》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战争形势;宣传抗日救国,揭露敌人罪行;宣传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和大生产运动。设有社论、新闻通讯、工作研究、经验介绍、三日国内大事、三日国际要闻、老实话、小说、漫画等栏目。
       由于驻地遭敌频繁“扫荡”,报社离开和顺县,先后转移到辽县西河头村、榆社县岚峪村。1939年9月,晋冀豫区党委在武乡东堡村召开首次党代会,为报道会议情况,《胜利报》社从榆社出发移驻武乡石门村。记者们步行数十里去东堡村采访,回石门村撰写稿件、刻蜡纸、油印等,驻扎一个多月时间。期间根据中共晋冀豫区党委决定,该报变身中共晋冀豫区党委机关报,9月20日正式归晋冀豫区党委领导,安岗任社长兼总编辑。10月,《胜利报》社离开武乡,经黎城迁往辽县高家井村。
       其它的一些报纸还有:1939年1月1日,武乡县牺盟会主办的《大众力量》报,在大有镇王庄沟出版,面向全县发行,该报系周报,8开手刻单面油印。报社负责人郭忠,主编先后由赵竹儒、郭忠、索芾堂担任,记者有殷士肤、赵俊川,美术设计、绘画刻板是范云。随着根据地的开辟与发展,为更好地指导根据地建设,1941年春,中共武西县委、武西县抗日政府创办了《漳西战报》,常健任主编,油印出版,为不定期的报纸,稿件来源主要靠小学教师和有文化的干部。同年冬,中共武乡县委创办县委机关报《生产小报》,主要任务是指导全县农业生产以战胜灾荒,对敌斗争等。

    推荐访问:武乡 抗战时期 钩沉 新闻出版 红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