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国际货币壁垒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时间:2021-03-02 16:04: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当今,国际货币壁垒的形式主要表现为能源货币和汇率操控,而汇率操控体现为直接汇率影响和间接汇率影响。国际货币壁垒的特点则兼备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双重特性、操作的间接性与隐蔽性、损害范围的广泛性和国际性、多以政治诉求为背景、以国家经济实力为依托、缺乏法律规制和约束等方面。其共同点是对国家货币主权形成冲击。
      关 键 词:国际货币壁垒;国家货币主权;表现形式;特性;共性
      中图分类号:D912.2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3)02-0120-05
      收稿日期:2012-09-27
      作者简介:汪洁(1986—),女,江苏常州人,广东融关律师事务所律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法;乔生(1952—),男,广东普宁人,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学。
      项目基金:本文系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苏推动创新国际化发展路径和政策措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R2011044。
      一、国际货币壁垒的表现形式
      当今货币壁垒的表现形式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研究。广义上的货币壁垒包括传统货币壁垒下的“货币冻结”、“差别汇率”及“政府批准”三种直接的外汇干预措施。此三类传统表现形式已为众多学者所知悉,且已有大量研究。而狭义货币壁垒则是在本次经济危机后才日益显露并被认识的新型壁垒模式。且该壁垒模式正处于发展之中,未来还可能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以更多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到目前为止,笔者认为狭义货币壁垒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⒈能源貨币。能源货币在国际贸易领域存在已久,并被广泛接受,因此其所形成的壁垒后果常为各国所忽视。然而,能源货币从本质上讲,是指用以衡量国际能源价格的货币。一旦某国货币被世界多数国家公认为通用的能源计价货币,则该种能源便在无形中被该计价货币背后的贸易大国所绑架。正如前一段时间欧元与美元之间围绕石油展开的货币战争。由于伊拉克、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先后宣布接受欧元计价的石油交易,直接冲击了美元的信用基础———石油美元,宣告了“石油欧元”对“石油美元”的挑战,继而引发了美国的不安。[1]在表面争夺战的背后,实际上是欧美之间对国际石油及石油衍生产品定价权的争夺。谁取得了胜利,谁就能够将石油与本国信用挂钩,并通过本国信用货币的币值操控,左右国际石油价格,进而影响到全球以石油作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行业的运营。一旦国际油价上涨,必然令各国诸多行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终端产品的贸易价格上涨,从而变相达到对本国产业的贸易保护目的。石油如此,煤炭、天然气等国际能源亦是如此。
      由于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已经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国际大宗商品及主要能源均以美元计价。因而美元的波动将直接牵动国际能源价格的走势,同时也间接制约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成本及国际贸易步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元的世界货币职能在促使其成为世界经济支柱的同时,也将全球经济发展的命运与其币值的变动紧密联系起来。这一强币地位的确立,本身就是一种货币垄断行为。将信用货币与世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资源联系起来,一方面赋予该种信用货币以能源垄断定价权;另一方面,促使该货币对应下的发达国家,充分利用这种垄断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为本国获取不正当的竞争利益。因此,能源货币的出现,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讲,是经济强国利用其货币优势地位在国际贸易中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表现,是一种国际货币的垄断行为。其通过本币的市场优势地位,对国际能源及能源相关产品的价格实施操控,进而间接控制其他各国各类能源及相关产品的进出口。显然,能源货币是以货币手段为国际自由贸易设置壁垒,是一种典型的较隐蔽的贸易壁垒。正视能源货币的本质及其作用,是制衡和打破大国能源垄断的基础。
      ⒉汇率操控。汇率是国际货币壁垒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壁垒设置国最为直接的设障手段。通过汇率作用,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他国的实体经济,还能够利用金融市场,对他国的虚拟经济施加干扰。具体实施途径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⑴直接汇率影响。所谓直接汇率影响,是一国以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向目标国施压迫使其货币主动升值,并由此导致该国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出口贸易受阻。其特点是目标国在外部压力下,自行调整汇率,以达到施压国的政治经济目的。以人民币升值一事为例,日本政府早在2000年就带头要求中国的人民币大幅升值。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也纷纷加入到该行列中,形成了一股人民币低估论的势力。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前后,这股势力的呼声高涨。更有甚者,还将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所致。为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采用了多种方式对人民币施压。
      首先,在国际货币法层面。由美国民主党议员蒂姆·瑞安和共和党议员邓肯·亨特于2005年4月提出《中国货币法案》,与同年6月3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提出的《货币操纵预防法案》都指出中国对汇率进行了操控,构成出口补贴,并对“货币操纵”的涵义予以明确。2007年,这两位美国议员又在众议院提出“公平贸易货币改革法”中指出人民币汇率存在严重偏差,其价值被严重低估。该法案将货币偏差与贸易补贴联系起来,将货币偏差视为出口补贴。
      其次,在国际贸易法层面。2007年美国国会有关人民币的三大法案中,以GATT第15条第4款为依据,指控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妨碍了GATT规定的意图的实现。①此外,这三大法案还明确指责人民币汇率的低估构成对中国产品的出口补贴或中国产品的倾销。
      第三,在法律实施方面。蒂姆·瑞安和邓肯·亨特提出2942号法案。该法案规定,美国可对于因货币估价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产品适用反补贴规则,并将这一权力扩大至非市场经济国家。另外,美国的舒默法案提出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27%的反补贴关税。除此之外,“格拉斯利——鲍克斯法案”对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多边机制。[2]

    推荐访问:壁垒 表现形式 国际货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