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形神兼备的中国古代人马画|形神兼备的意思

    时间:2020-08-15 07:18: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唐王朝建立后,由于马在唐朝的特殊地位,因而马也就倍受恩宠。据载,唐明皇就酷爱收藏马,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唐已有45万匹。为此皇室还建立了御马苑,广揽天下名马以供赏玩。由于当权者的喜好,导致马画之风盛行,先后涌现出了曹霸、陈闳,韩干,韦偃、张萱等画马大师。其中,韩干可以说是唐代画马的顶级大师。
      韩干,蓝田(今属陕西)人,年少时喜画,但家贫,常为酒家送酒。据说有一次他去诗人兼画家王维的家中索取酒钱,王维不在,他无聊中捡了树枝在地上随意画些人马。王维回家看见,颇“奇其意趣”,认为此人系可雕之材,就每年资助韩干二万钱随曹霸学画。曹霸在唐代以擅画马而极负盛名,对他奉诏画出的御马‘玉花骢’,诗圣杜甫曾发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赞叹!韩干成为曹霸的得意门生,十余年后取得很高的成就。
      唐玄宗年间,韩干被召入朝供奉。据传,唐玄宗曾命韩干向名家陈阔学习画马,可过了一段时间,韩干觉得自己的画技进展不大,于是经常到马厩里去,细心观察马的习性,并把各种各样马的动作规律记录在案。唐玄宗听说不悦,认为韩干不从圣命,他却对皇上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唐朝名画录》)原来韩干的老师是皇家的御马。
      韩干重视写生,坚持以真马为师,正是其成功的秘诀。他遍绘宫中之名马,结合自己的心得将马加以夸张,形成造型独特的“韩干马”。其马的造型特点是:头秀颈宽,胸阔腹壮,四肢瘦劲如铁,更觉骏马的威武雄壮,深得世人赞许。从此,开创了富有盛唐时代气息的画马新风格。
      然而,韩干这种个性化风格曾引起历代评论家的争议。唐明皇在位时,经常命在朝画马高手图写御厩中的名马,其中韩干的老师曹霸也画过。于是就有人比较曹霸和韩干的画风,认为曹霸画马注重画骨,所谓“神胜形”。而韩干虽是曹霸的学生,其画马却“画肉不画骨”,认为韩干的马“形胜神”,过于丰腴肥硕,不如其师。
      其实不然,因为盛唐皇家的马饲养得膘肥体壮,韩干又多以这些御马为描绘对象,故马画得圆肥体壮,这也正是他注重从生活出发,致力于写生的结晶。更重要的是,韩干一反过去只重画骨而流于“瘦骨嶙岣”的形式,变为着重描绘骏马骠悍、威武的风采神态,这一变法恰恰体现了当时唐代社会风气崇尚肥美的审美取向,进而衬托出统治者的强大。直至宋代的主流都认为:“韩干的马所以画肉不画骨的方法,正是表现他与一般画马观念程式不同而自成一家的独特之处。”正是:若问“唐朝画马谁第一”唯有“韩干妙出曹将军”!(明僧宗衍《题韩干画马图》)
      韩干作品,在北宋御府曾收藏有52幅,大都为御马形象。但现存也只有《牧马图》,《照夜白图》等为数不多的传世作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牧马图》是两岸故宫仅存的韩干真迹,我们从图中可以充分领略到韩氏马的风采。此图描绘了黑白二马,由牧马官骑乘白马,手执黑马缰绳,缓慢前行的情景,背景未作任何点染。此图马的解剖结构交待得清晰到位,以纤细的线条,勾出马的肥硕体态,黑马身配朱地花纹锦鞍,更显示出其神采。牧马官似乎是少数民族人,深目,虬须,钩鼻,体格健壮有力。他眼睛平视前方,神情若有所思,人物形神兼具,正是从写生中得来。《牧马图》原为宋宣和画院《名绘集珍》册中之一帧,左有宋徽宗赵估瘦金体书“韩干真迹,丁亥御笔”的题字,还有南唐御府藏印。
      
      北京故宫:最无争议的宋代人马画――李公麟与《临韦偃牧放图》
      
      韦偃,长安人,是唐代继曹霸,韩干之后的一代画马名家。他曾入仕做官,故杜甫称其为“韦侯”,曾“寓居于蜀”,以画马最负盛名。《唐朝名画录》在评价唐马三杰(曹霸,韩干,韦偃)时认为:“曹将军画马神胜形,韩丞画马形胜神,偃从容二人间。”此评论可谓一语中的,精辟地指出韦偃画马风格具有“形神兼备”的艺术特点。韦偃善作群马,由于长期生活于群马之间,与马曰夕相对,马的音容形态已溶于韦偃的意识之中,加之长期刻苦的努力,其马画已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无论是马的行走驱驰、踢嘶滚卧,还是蹭挤蹬踏,立窜闪咬,百态千姿,下笔立现。其名作《牧放图》则集中展示了韦偃的超常的艺术表现力。全图以勾勒为主,略加渲染。在长425厘米,高46厘米的范围内展现着1000余匹神态各异的骏马。可惜韦偃绘马图已无真迹存在,我们只能从北宋李公麟的临本中领略其风貌。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临韦偃牧放图》卷,是李公麟临唐代画马名家韦偃的《牧放图》,此画既反映了李公麟画马的高超技艺和典型风格,也是其现存作品中无可争辩的少数宋代真迹之一。该画卷首上角署款小篆二行:“臣李公麟奉敕摹韦偃牧放图。”本幅有清高宗弘历题诗,明太祖朱元璋题跋,历经宋宣和内府绍兴内府 明内府清内府收藏。溥仪逊位后,被溥杰携出宫,后归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20世纪50年代经国家文物局批示专家送审。并拨交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宇伯时,号龙眠居士,安徽桐城人。他21岁时考中进士,至51岁因病辞官隐退。李公麟做官30年,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但艺术上却著称当世。
      李公麟最早以画马得名,师承唐代韩干,他经常观察群马生活,实地写生,还常深入天厩画御马,研究各国之良马,李公麟所画人马画,被誉为“宋画中第一”。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称赞李公麟之马,神力深藏,就像见到鞭影即刻就会奔跑。又传说他后来不再画马,专意于佛像,是怕心中全装着马,转世也会变马。姑且不论此故事是否属实,但从中恰反映了李氏对画马的酷爱程度。
      在绘画风格上,他广泛吸取诸家之长,融会贯通,并自创新意,宋《宣和画谱》对其有中肯评述“集众所善,以为己有,更自立意,专为一家。凡古今名画,得之则必摹临,蓄其副本,故其家多得名画,无所不有。”
      宋代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大力发展养马业,建立了“群牧司”,创行了“保马法”。皇家的“骐骥院”饲有大批良马。正因为韦偃的《牧放图》折射出唐朝强盛的国力和蓄养良骥的风气,故北宋皇帝深感兴趣,特命李公麟摹写,希冀增强国力,抵御外侮的意图是很显然的。而李公麟临摹的这幅《牧放图》,所绘的正是皇家御骑或御敌战马。
      当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得此图后,即亲书长篇题跋曰:“朕起布衣十有九年,方今统一天下。当群雄鼎沸中原,命大将军帅诸将军东荡西除,其间跨河越山,飞擒贼侯,摧坚敌,破雄阵,每思历代创业之君,未尝不赖马之功。然虽有良骑,无智勇之将,又何用也。今天下定,岂不居安虑危,思得多马牧于野郊,有益于后世子孙,使有防边御患备虑问。”其思路也是从牧马联想到社稷安危,这也正是唐代韦偃画马和宋代李公麟临马的主要创作动机,其蕴涵的 思想内容当不同于一般的畜兽画。
      作为临摹本,《临韦偃牧放图》基本保留了原作面貌,可窥见唐代韦偃画马的风采。众所周知。单马易画,群马难描。尤其长卷作品,动辄成百上千。匹马在长达4米多的空间内排兵部阵,绝非易事。尤其在此图之前,并没有见到其他如此宏大场景的马作的出现。因此毫无借鉴可言,全凭作者凭借深厚的功力,化客观为主观,积零碎于整体。因此,细品此图,更觉韦偃之超然。同时,在局部形象和笔墨形式上,李公麟摹写又融入了自身的体会和技巧,可看出其鲜明个性的再创造。其诸多艺术特色,融入了李公麟的创意,故这件摹作也堪称一幅摹中有创作、独出机杼的创作画。
      
      北京故宫:量与质堪称世界之冠的元代人马画――赵孟�与《浴马图》
      
      说元朝的建立靠的是马,绝不为过。“元史・兵志”上说:“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因以弓马之利取天下。”马在蒙古族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样就为马画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氛围,形成了中国古代画马史上的第三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是赵孟�。而任仁发,赵雍、任子昭、刘贯道等人也是个中高手。
      曾几何时,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后世文人推崇备至,而对他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前辈赵孟烦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赵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宋朝灭亡后在元朝做了大官,这使他成为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人。正是这样一个让文人鄙薄的人,却开创了中国绘画的先河。他的艺术理念得到了文人的集体认同,包括那些嘲讽他变节的人。
      赵孟�,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南宋末年出生于浙江吴兴,即今天的湖州。出身于宋室皇族后裔的赵孟�。自幼就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是元朝初期不可多得的书法家、画家。他博学多才,除书画外还能诗善文,擅金石,通音乐。就其绘画,赵孟颊擅画山水,人物,鞍马,花木竹石,提倡“书画同源”。在绘画技法上。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开创了元代新画风。
      赵孟�颇受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赏识,称他“神仙中人”。后奉元世祖征召为官,屡经升迁,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官从一品,封魏国公。由于皇帝的青睐和他艺术上的高超成就,赵孟颊成为元代画界的领袖人物,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广泛影响。
      赵孟�一生画了大量以马为题材的作品,他画马在汲取前人优点的基础上刻意求新,所作的人马图,马是宗唐人韩干之法,马尚丰肥,用色华丽,人、马,景合为一体;人是仿北宋李公麟之作,笔墨清淡,着力于线条,人马画中的人物均著唐装,风格既具“复古”的唐画之韵,又兼浓郁的文人气息。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诸多赵孟颊绘画精品中,关于人马画的作品有《浴马图》,《秋郊饮马图》,《人马图》、《奚官调马图》等。其中又以《浴马图》最为著名,此画是现今所见的赵孟颛马画中尺幅较大、场面复杂,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精品。
      赵孟�是爱马之人,且嗜好画马,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到皇家御苑观察御马,相传为了画好马的神韵,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有一次他为了画一匹马,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思冥想,一连几天闭门不出,夫人不放心,就悄悄地去看看动静,开门一看,赫然发现赵孟�正汗流夹背地爬在地上,手足着地来回爬着,仔细一看,原来他正在模仿马儿的一举一动。他有时还在床上模仿马的翻滚动作,正是由于这样的投入,他的马画才会如此地惟妙惟肖。
      《浴马图》是赵孟烦的中年力作。当时在位的是元武宗皇帝,作为享有马背上民族之誉的蒙古族皇裔,当然对马是情有独钟,御苑供养的马有几千匹,供皇帝狩猎之用。一日,赵孟烦奉武宗皇帝之命画一幅《浴马图》,皇上不但要他画一幅皇家御马画,还特意下旨,要通过他的画让人们感受到朝廷的治国有方和当朝的太平盛世。此后数日,赵孟�索性住进了御马院,闭门进行《浴马图》的构思,几天下来,他一气呵成终于最后一笔落定。
      《浴马图》画卷,溪水一湾,绿荫成趣,一片清幽中充满着村野的自然气息。画中人物神态自若,悠然平和,自得其乐。画中马匹雄健俊美,姿态各异,温和驯良;画中马匹毛色有黑、白,红、黄。褐,花斑,五彩缤纷,煞是好看。展观全图,跃然纸上的正是元武宗希望看到的一派祥和的太平盛世景象。此后,《浴马图》一直被列为重要的皇家收藏品。
      赵孟�的荣华一生令人羡慕,但他作为宋室皇族后裔而出仕元朝,也有作为汉人尴尬的一面。所以赵孟颛《浴马图》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元朝初年,赵孟烦虽然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等四代帝王的恩庞,但元朝廷不可能让一个前朝宗室后裔施展才华。为此,赵孟�也深知朝廷的用心,曾在诗中写道: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赵孟�只能移情于书画之中,聊以解脱甚至麻痹他壮志难酬的理想。因此,他笔下的那些俊逸非常的马匹,似乎都有千里骏马之相。
      在《浴马图》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赵孟�郁郁不得志的怅然情怀。皇家挑中的马必然是千里良驹,但纵然有千里之志,却不得不训服于马官的管束,无法放蹄于四野,无法驰骋于疆场。赵孟�借千里马不得志,只能充作皇家禁苑点缀太平的宠物,来抒写自己羁栖元廷的尴尬处境。这就是赵孟烦画《浴马图》所表达的另一层思想内涵。
      元朝至正末年,明军攻克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惠宗仓慌北逃,在一片混乱中,珍藏在皇宫书画库里的《浴马图》也不知所踪。又经历了明朝和清初几百年的历史,直到乾隆年间,《浴马图》才再度现身,惊现于世。乾隆皇帝得到元代大画家赵孟�的《浴马图》后,甚是喜爱,认为此画是以马为题材的绘画上品,即刻命人笔墨伺候,在《浴马图》上提诗一首。遒劲有力的提字,与疏密相间画面相得益彰,也使《浴马图》这幅绘画更加珍贵。
      到了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将1200多件名人字画珍品盗运出宫,《浴马图》也在其中。几十年的战乱岁月,让这幅名画与1200多件珍贵文物饱受流离之苦。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存放在长春伪皇宫小白楼里的干余件书画被留守的伪士兵瓜分殆尽,《浴马图》从此流落民间,成为国内外收藏家和古董商人竞相追逐的目标。
      1946年3月,郑洞国作为国民党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率部来到长春。他虽为武将,但很喜欢字画,在东北期间,留心寻找和购买故宫遗失的字画,收藏颇丰,其中就有赵孟�的《浴马图》。1948年10月,郑洞国在长春率部向人民解放军投诚。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64年郑洞国老人以郑佑民的名字,将自己收藏多年的《浴马图》捐献给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在他看来这才是《浴马图》最好的归宿。

    推荐访问:人马 形神 兼备 形神兼备的中国古代人马画 形神兼备 中国古代人物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