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电视节目故事化_从接受美学角度看电视节目娱乐化

    时间:2020-08-12 07:19: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程度提高,各大媒体也在不断地调整节目类型,努力适应受众的需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是应该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和正确宗旨的,如果为了赢得高收视率,迎合受众而有意的讨好受众,这是极不应该的。媒体改革要的是研究怎样把节目做得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以多姿多彩的方式去博得受众喜爱,而不是用一些恶劣的手段和媚俗的内容去影响受众。
      【关键词】受众接受 接受美学 娱乐化
      
      接受美学围绕“作者―作品―读者”的总体动态过程,与过去只重视作者、作品的观点不同,接受美学认为受众能动的接受意识是作品产生效果的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这一理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逐步扩散到新闻传播领域。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媒体逐步将重心放在受众上,这可以说是一个飞跃,但是由于媒体过于重视受众的选择权而将受众的需求始终摆在比较特殊的位置,又因为受众知识面的良莠不齐而使得媒体逐渐走上泛娱乐化的误区。而新闻娱乐化是指包含专业娱乐媒体在内的媒体的泛新闻化,是指媒体在报道新闻时以“娱乐心态”记录事件,并不发表评论,以旁观者的形象来做新闻。这类传媒现象的主要特征是避开舆论监督,加大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
      一、接受美学渗入媒体娱乐化的表现
      随着媒体的发展,我们仿佛一夜之间处于一个波涛汹涌的娱乐时代。“娱乐化”一时间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关键词。放下身段插科打诨正渐成媒体的追求和百姓的喜好。娱乐化潮流的汹涌澎湃,固然有传播媒介的商业利益驱动,但广大受众的需求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媒体娱乐化的趋势,那么娱乐化究竟有没有受接受美学的影响呢?如果有,那么是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1、受众逼近媒体
      受众的喜好始终是媒体的风向标。应该厘清的是受众在节目的接受过程中也可以认为是一个驾奴者,一档节目的成功与否除了受本身节目质量的影响外,同时也受受众一定程度的制约。正如传播学者拉斯韦尔著名的“单向直线”传播模式所展示的一样,受众作为传播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不应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大众媒介应从传统的传者研究转向受者研究,这一理论得到了大部分传播学者的认同。时下流行的游戏、益智、真人秀节目等都深刻地体现出这一点,亲身体验的参与性、节目难度的挑战性、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对受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使他们的热情日益高涨。
      2、媒体逼近受众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我国电视节目的传播形态,我们会发现,我国电视节目起初的时候,是按照节目本来的宗旨运作的,似乎没有刻意地去关注受众需求这一方面,然而后来当各式各样的节目形态充斥电视荧屏的时候,观众的眼光变得挑剔起来,电视媒体因此变成了观众手里的遥控器,观众喜欢什么,电视上便会大批量的生产什么,节目慢慢变成观众需要什么,电视台就生产与之相应的节目。按接受美学的观点,研究电视节目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充分肯定了受众在媒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二,避免了对受众问题的孤立研究,将受众与节目紧紧结合在一起;第三,考察研究电视节目的所有现象都不能离开受众问题。①
      二、接受美学影响新闻娱乐化的原因
      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质的飞跃。周围的环境会加快甚至影响事物的发展,新闻娱乐化一方面是媒体经济效益的需要,另一方面受受众的需求影响。
      1、接受美学之“得”
      新闻传播学受接受美学的影响,逐渐从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这与接受美学本身具有可借鉴性是不可分割的。接受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视野融合”。只有受众的期待视野与电视节目相融合,才能谈得上接受和理解。电视节目在制作时要考虑到受众的期待视野,也就是说节目要为受众所制约,那么受众实际上已经成了没参与制作的制作人。纵观传媒的发展,受众确实已经慢慢参与到媒体的活动中,可以说是成了媒体背后隐形的老板。加之,接受美学其实是受众学,是研究受众积极能动作用的科学,这就为媒体研究其受众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蓝本。按照接受美学理论,受众的地位超过了节目制作者的地位,受众不仅是没参与制作的作者,而且又是使节目得以成为节目必不可少的制作者,这些观点都为传媒应该重视受众的地位提供依据。另外,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有利于媒体为受众提供审美教育。原因在于,受众对节目的欣赏就是对节目的创造,这就要求受众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修养,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水平,而这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的节目的效果才能达到。
      2、电视节目娱乐化滋生的土壤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研究的里程碑。这个理论以受众为出发点,改变了以前以传者为起点的传播范式,而是从两个新角度即受众如何使用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内容能够满足受众什么样的需要。在变革与转型的特殊时期,在诸多深刻的变革面前,很多人会备感紧张与压力,以至于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地需要娱乐,需要某种宣泄情绪和缓释心理压力的通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娱乐化特别是传媒的娱乐化倾向,甚至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某种体现,是媒体真正成为“大众传媒”的必经阶段。
      三、媒体应该掂量接受美学的效果
      媒体在制作节目时,考虑到受众的诉求,甚至是将受众诉求放在第一位,这样做如果不能把握好度的话,是有违接受美学初衷的。而我们更应该相信,媒体有能力在娱乐化、真实性和思想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1、接受美学之“失”
      在运用接受美学研究受众对媒体的重要性时,要认识到其有一些缺点,这是要媒体来掂量着运用的。一些接受美学的研究认为文本不是独立的,也不是自足的,而只是一个未完成的启示性结构,它的完满实现需要读者在观念和意识中将之具体化,同时认为独立的作品只存在于人们的主观观念之中。另外,他们还主张绝对的相对主义,将受众的地位上升到超强的位置也是不对的。如此一来,媒体就可以不受社会责任和社会效果的制约而“自由”地运作,他们不用对错误的观点负责任,而要由对之加以理解和想象的读者负责任。所以说,接受美学赋予了受众最充分的自由,但也给受众套上了最沉重的枷锁。
      2、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弊端
      电视节目娱乐化过分强调节目的娱乐功能,放大了节目中的人情味、趣味性因素,偏离了节目娱乐功能的初衷。娱乐化的节目在给受众传达愉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低俗的烙印。值得注意的是节目娱乐化使制作者摒弃了客观理性的制作原则,全力满足受众感官上的娱乐体验。施拉姆提出的媒体的四种功能,其中一项就是娱乐功能。娱乐是一种单纯的精神享受,其目的是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放松身心,获得愉悦。我们提倡适度的、健康的娱乐,然而,一些媒体却为了激发受众的原始欲望而提供娱乐,或为了娱乐,而削弱了媒体首要的传播信息、告知新闻的功能。③新闻“娱乐化”最大的害处就是:传媒“舆论监督”功能的弱化,是节目堕落的表现,舆论导向的严重缺位、错位。关键是影响了受众,愚弄了受众,更重要的是对知识传播、文明进步并无多大用处。
      3、正确的“路”
      媒体在现有的两种判断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中进行协调,其目的无非是想从专业的视角进行专业的分析为受众提供经过整理或精心策划制作的节目。在整个传播过程中,需同时从受众方面来考察整个过程是否成功。受众是传播内容的接受者,怎样的传播形态是相对而言有效的形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喜好和审美。现在很多媒体都开始重视受众的地位,会根据受众的需求来制作节目,从各个角度去迎合受众的口味,但我们不容忽视的是很多媒体一味地强调迎合受众,赢得收视率而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抛之脑后,这是一个需要引起广大媒体和受众共同反思的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是应该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和正确宗旨的,如果为了赢得高收视率,迎合受众而有意的讨好受众这是极不应该的。媒体改革要的是研究怎样把节目做得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以这样多姿多彩的方式去博得受众喜爱,而不是用一些恶劣的手段和媚俗的内容去影响受众。大众传媒的力量是强大的,相对于观众的心理“想要”而言,它完全有可能把观众的审美需求扭转过来。“虽然从发展的进程看,媒体和大众是互动的,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各为所用,各得其所。但是,作为一种体制或机构,大众媒体总是更加主动,更有进取心一些,大众媒体的个性就是建立在奉迎、靠拢或争取广大受的的基础之上,同时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诱导和操纵受众,甚至左右着舆论和时尚的方向。”④
      我们所要认识到的是尽管媒体的传播方式离理想的传播形态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其整体态势是与受众发展一致的,传播不仅要完善其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有所跨越和升华。美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在大众传播的美学探讨中,新问题的产生,正是预示着有一种新的理论会随着确立。因此,如何提高电视节目的美学含量,如何和受众进行完美有效的沟通,仍然需要所有媒体人共同探寻。值得一提的是,运用接受美学研究电视节目时,要尽量防止过分地强调受众在节目中的作用和地位,而忽视了作为审美对象的电视节目本身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①唐弦:《解读受众》,[M]. 海南:海南出版社,2002:57-58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0
      ③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92-93
      ④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
      (作者单位:株洲电视台)
      责编:叶水茂

    推荐访问:角度看 美学 电视节目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电视节目娱乐化 电视节目中的美学运用 接受美学看央视的新闻周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