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走转改”:让新闻更贴近你我他:你我他

    时间:2020-03-31 07:43: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线”“基层”“民声”“民情”,成了最近两个多月来媒体上出现最多的高频词。   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始后,全国新闻单位闻风而动,编辑记者进农户、入社区、跑工地、下矿井、行边陲,一连两个多月,来自基层的报道成为各家新闻媒体的重头戏,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实践也再次证明:新闻记者是与时代、与生活、与群众紧密相连的职业,宣传报道要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就需要记者放下架子“采民风”,俯下身子“接地气”。只有贴近群众,走近再走近,才能写出好文章。这应该是记者的职业追求。      沉下去了解中国      “沉下去了解中国”。到最基层去,到基层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和行业中去――这是“走转改”活动开始后,几乎所有新闻单位向编辑记者提出的共同要求。   中央新闻单位作出表率,迅速行动。   目前,人民日报已在全国建立150多个基层联系点,200多名记者深入基层。   新华社选择在当地有突出特色或偏远贫困地区的县、乡、镇、村作为基层联系点,定期组织编辑记者开展蹲点调研,已在基层设立联系点526个,第一批就派出585名蹲点记者。   中央电视台30个记者站、80路记者、近200人的采访团队,目前正在全国各地的乡村街道、厂矿企业,用镜头和声音记录基层的风貌。   北京、天津、河北、广东、西藏、青海等地各媒体结合自身特点,纷纷设立基层联系点。全国各类媒体还通过建立完善培训、考评、奖励等制度,建立“走转改”长效机制。   对此次“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引用毛泽东的话说,读书要读两种书,一种是“有字之书”,一种是“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是社会生活。把“无字之书”读懂,写成“有字之书”,才是大学问。把“无字之书”写成“有字之书”,离不开正确的实践。   事实上,“走转改”活动正是对党和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有志教授回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强调文艺要与群众相结合、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宣传教育工作就是要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告诫语重心长。   朱有志认为,“新闻战线此时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是时代必然,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三贴近’要求、巩固‘三项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到基层求证事实真相   1952年,著名作家、《中国青年报》编委柳青全家迁往陕西省长安县的皇甫乡安家落户,像一个农民一样一住14年,写就不朽著作《创业史》。   改革开放肇始,新华社江苏分社记者袁养和,长期蹲点华西村,写就长篇通讯《农民爱这样的社会主义》,既为华西村的发展正了名,也为改革开放的推进提供了及时的舆论支持。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但在新时期,我们也产生了新的疑问:如果说,在通讯设施匮乏的年代,靠脚底板跑新闻或是无奈之举的话,那么,在通讯便捷、信息极易复制的当今,新闻工作者还需不需要亲自扎到基层去“掘金”?   高校新闻研究和教育工作者为我们揭示出答案。“记者从其他媒体过滤和稀释的信息中找新闻,远不如亲身到基层来得真切和鲜活。也只有亲历基层,记者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国情、民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说。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晓红表示,“只有到最贴近生活、最贴近实际的地方,去了解中国的现实及其人们生活状况,才能在今后的新闻报道,甚至国际传播中真实而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   众多新闻一线编采人员,对此感受甚深。   2011年1月开始,读者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个崭新的栏目:“求证”。它的宗旨十分鲜明,即“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求证”栏目编辑白真智表示,随着微博等自媒体涌现,大众常常成为信息第一发布者或者是现场新闻发布者。在“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专业媒体从业者的职能必须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新闻现场,接触新闻当事人,准确、完整呈现事实全貌,并对新闻事件作出分析。   《经济刚慢》“走转改”栏目“蹲点笔记”“基层见闻”刊发了一组组来自基层第一线的鲜活报道。作为这些稿件的编辑和第一读者,《经济日报》要闻版编辑刘志奇表示,他最深的感触有两点:第一,“活”的文章多了,编辑的选择也多了;第二,语言与文风更加清新了,读起来也更加有滋味了。   前几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费磊刚完成采访任务,从青海玉树回到北京。他真切地体会到,只有真正接触采访对象,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而也只有在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中,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这对转变新闻报道文风和视角,有很大帮助。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杨华介绍,央视在“走基层”总栏目下,开设了“蹲点日记”“第一手调研”“劳动者之歌”和“我在基层当干部”等子栏目。杨华说,目前将报道对象概念化、格式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要利用此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真正了解、展示不同社会群体生存状态,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最终起到平和社会心态、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   “走转改”活动对于引导新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新闻观,也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硕士生曾维康,历时一年,走访辗转鄂、湘、粤等地,最终在今年5月,完成25万字的新闻作品《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毕业后,曾维康主动申请到广西百色农村工作。“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前新闻界正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于引导未来新闻工作者扎根基层的作风,培养他们与人民大众的感情,是多么必要。”尹鸿说。      基层是新闻永远的富矿      “这是多么鲜活生动的语言啊!”一位记者在基层采访中说,“当我们有时候用晦涩、一般人听不懂的专业词汇播报新闻时,这种书面语言离老百姓多么远。”   人民群众,既是新闻人的出发点,又是新闻人的抵达地。   在“走转改”活动中,很多记者认识到,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也是新闻事业生长的沃土。一位记者对自己先前的工作进行了反思:“到一线去采访,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近年来却被冷落了。很多同行跑会议、抄文件、搜索网络,更有甚者坐等通讯员稿件然后把自己的名字挂上。久而久之,记者难以‘接地气’,无法‘抓活鱼’,极大地危害了我们的新闻事业。”   而通过“走转改”,很多记者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深切的体悟和理解,《中国石油报》记者杨文礼认为,“只有深入基层采访写出来的稿子才有‘层次’。常在机关,久而久之会产生‘新闻钝化’,没有了写作激情,变得麻木不仁和见怪不怪。而每次到基层,总有一些让人‘眼睛一亮、心头一动、鼻子一酸’的好东西。每篇发到报纸重要版面和重要位置的稿子,无一不是我用脚板子跑出来的。”   以前,首钢集团退休工人姚春燕总觉得媒体很神秘,但在“走转改”活动开始后不久,就有记者找到她,了解她退休之后的生活状况及面临的各种难题。看了《光明日报》“走基层”栏目的报道后,她深有感触:“记者到基层,拉近了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期待这样的活动能一直延续下去。”   河南淮阳县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说,以前在乡里见记者就像见明星一样,而现在,没想到很多大媒体的记者坐在自家炕头上面对面唠家常,记录和反映我们基层群众的心声,“心里感到热乎乎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协调各方面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和更为艰巨。”   怎样才能应对新时期提出的新任务?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强调:“要点在深入群众。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才能问题抓得准,道理讲明白,写出好文章,做出大学问。”

    推荐访问:你我他 更贴近 新闻 “走转改”:让新闻更贴近你我他 让新闻更贴近你我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