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变化社会政治秩序 pdf 互联网时代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检验政治知识的影响

    时间:2020-03-26 07:29: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收稿日期:2011-06-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互联网使用的信息沟:生成机制、社会影响及其调适”(08JC860007)   作者简介:张明新(1978―),男,湖北宜昌市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理论、传媒生态与媒体经济。
      摘要:互联网时代公众得以相对容易地获取各种政治知识。政治知识获取和拥有的改变可能对参与行为产生影响。本文的经验分析显示,当前中国公众网上的政治参与水平已和传统参与形式不相上下,甚至超越网下。公众的政治知识与效能感产生交互效应,对网下政治参与有积极影响;政治知识也直接正向影响网上参与。这表明在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更知情的公众更倾向于参与公共事务,尤其是更积极地以互联网为渠道实施参与。同时,网上政治参与成本的降低使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发生改变,政治知识的重要性得以凸显。政治参与是社会权力的直接表征;政治知识是生产与再生产不平等权力结构的重要维度。管理者和研究者应思考如何以制度化的安排搭建公正、有活力的网络公共空间,建构数字时代基于公众参与的稳定的政治秩序。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参与;政治知识;政治效能感;社会网络
      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1)06-0049-09
      一、引言
      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是公民旨在影响政府公共决策的活动。在西方,自亚里士多德时代起,“参与”即被认为是源自民主的概念,仅存于民主政体中。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间互动的扩展与深化,公众在政治过程中的参与角色逐步明显。近年来,政治参与成为广受关注的实践与学术论题。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更是迅速改变公众介入政治过程的方式。政治学者称中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表现异常抢眼,分散的公民意见经由网络互动整合后具有巨大能量,对现实政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1](P142-159)。
      互联网在政治过程的角色以政治信息迅捷、自由和低成本的流通为基础。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新闻媒体受严格管制,政治信息更是审查重点。传播媒体生态的急遽变革使公众得以相对容易地获取各种政治知识,有助于塑造更“知情”的社会(Informed Society)。政治知识是政治参与过程所需的重要资源,互联网易接入和强互动性特点也使网上参与门槛大为降低,这很可能改变知识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的角色。相对于网下政治参与,政治知识可能在网上参与中发挥更重要的影响。鉴于已有文献并未就政治知识与参与行为间的联系提供明确阐释,本文基于对当前中国公众网上和网下政治参与的比较分析,探讨政治知识对两种参与行为的可能性影响。
      二、研究问题
      (一)网下和网上政治参与:特征与现状
      政治参与是公众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关注试图影响政府的所有活动,不论是否产生实际效果[2](P5-7)。国内学界对政治参与的理解存在分歧,在于如何界定它的外延,有外延扩大和缩小两种观点;前者包括合法和非法的参与,后者仅指合法参与。在当前中国,许多政治参与活动并非是合法的或程序化的,却对政治过程产生实际影响。互联网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参与资源,为公众在制度性和非制度性政治参与间寻求利益和观点表达提供可能途径。我国学者李亚妤认为,“公民在网络中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程序性和非程序性行为即是网络政治参与”[3](P69-81)。本文采用外延扩大的参与概念。
      前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公众政治参与形式主要有选举、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基层群众自治听证制度。一般认为传统参与有不少局限,如公民参与渠道少、制度化程度低、公众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1](P142-159)、参与的理性化和法制化程度低。这使无序、盲目和非理性的参与行为频频发生,如越级上访、行政贿赂、静坐、游行、暴力抗法、袭击公务人员和行政机关。由于传统政治参与难使公众获得满足感,尤其是政治沟通层级多,令公众感觉远离决策中心,传播学者因此指出,在中国政治转型中,互联网对民主化的推动是通过“去科层化”机制而发生[4](P36-43)。
      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便利、平等、自由、成本低廉、身份虚拟的特点,被认为有助于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扩展参与规模。常见形式包括:群体政治交流、政治表达(如新闻跟帖、政治博客或微博、论坛)、建言、议政、问政、监督、网络信访、政治结社、政治选举以及利用网络发起现实的政治运动[5](P127-129)。这些活动切实影响和推动公共决策过程、监督行政管理事务,拥有与传统政治参与类似的功能。迄今关于中国公众网上政治参与的实证研究极少。研究显示,互联网是网民获取政治信息的重要途径,跟帖或留言、转帖或主动发帖、在线交流是较常见的参与形式。
      网下和网上政治参与可能存在联系。在西欧,Calenda & Mosca发现参与各种社会和政治性组织越多的大学生,越可能利用网络实现特定政治目的[6](P29-47)。这意味着互联网可能强化现存政治生态,再生产现实世界中的政治结构。另一方面,也有研究发现网上政治参与经由信息传播技术(ICTs)的动员网络而产生参与行为由网上向网下的“溢出”效应(Spill Effects)。Rojas & Puig-i-Abril发现哥伦比亚公众对ICTs的信息性使用显著影响他们网上的政治表达,后者经由SNS和移动电话动员而影响现实世界的各种社会政治参与行为。两位学者指出新技术将复活公共话语空间,在传统媒体并不独立的社会,它们可能取代传统媒体而成为政治参与的决定性变量[7](P902-927)。不过,上述结论可能并不具备跨文化的解释力。由于政治参与制度供给的不足,中国公众基于互联网的政治参与可能更多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施,或者是不能合法参与政治活动的一种替代性选择。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
      第11卷第6期张明新:互联网时代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检验政治知识的影响
      研究问题1:当前中国公众网下和网上的政治参与水平分别如何?这两种类型的参与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关系?
      (二)公众政治参与的决定因素:资源与社会―心理变量
      政治参与是个体影响社会政治进程的重要途径。大量研究揭示出政治参与水平在社群和个体间分布的不均衡。“理性选择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是历史上最早用以解释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式。Downs认为,人们参与政治的目的是为追求效用最大化,公众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立场参与政治以实现个人目标[8],但几乎没有实证研究支持该解释。“SES模式”主张公众的教育水平、收入、职业是决定政治参与的因素[9]。二战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公民的参与水平整体下降,教育与参与水平的正相关关系亦趋于消失[10](P25-47)。此后,研究转向基于资源的理论解释。Rosenstone & Hansen提出个体拥有的各种资源对政治参与有促进作用,包括时间、金钱、知识、技能和自信等[11](P16)。Brady等特别考察时间、金钱和公民技能(Civic Skills)三种资源对参与行为的影响,将这种解释模式称为政治参与的“资源模型”(Resource Model)――即使对政治感兴趣的公众,也需要金钱、时间和技能,只有在拥有这些必备资源时,才能克服政治参与的障碍[12]。其他研究也关注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Verba等发展出“公民志愿模式”(Civic Voluntarism Model),认为政治参与行为是公众的政治卷入(兴趣和动机)、社会网络和参与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13]。政治参与的“社会―心理理论”(Social-Psychological Theories)从公众的心理动机层面解释参与行为,强调公民的态度、政治效能感、对政府的信念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14](P507-523)。
      时间和金钱是经典资源模式中的关键变量。金钱对当今政治参与过程已意义不大,时间可能更值得关注;因为多数政治参与不需公众付出金钱,但所有的参与却必然要付出时间。个人每天拥有的时间是24小时,时间也不像金钱可被存储而积累,它在个体上的分布绝对均衡[12]。参与社会公共实践还需要足够的公民技能,包括与公务人员和公共机构接触的能力、理解本国政治体制和政策的能力及批判性思考公共事务的能力。没有相应的公民技能,公众不可能有效参与民主运行的进程[15]。尽管公众的公民技能会随着教育程度的高低而被分层,但技能也受到职业、所在组织及宗教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成人,他们能在工作中和在参加团体活动、教堂聚会中习得各种技能。
      除传播政治信息外,个体的社会网络在政治参与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网络的规模和异质性。拥有更大社会网络的个体更容易获得政治知识,更有可能遇到积极的参与者,也更可能与他人产生互动,最终更可能参与政治活动[16]。异质性是在社会网络中,个体的互动对象在兴趣、立场、观点、背景方面的多元程度。多数研究发现人们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将激发他们重新思考和定义自己对公共事务所持的立场,利于促进公民意识的培育,对政治参与产生积极效应[17]。
      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是人们对自己的参与行为影响政治体系和政府决策能力的评价,效能感强的人往往更多参与政治[18]。效能感与公民技能和政治知识等因素有关。认为自己公民技能越强的人越可能参与政治活动;越是参与政治活动,人们越感觉自己的效能感强。许多研究证实,效能感是个体政治参与行为的强有力预测因素[13]。因为政治参与需付出时间和精力,政治兴趣为人们参加政治活动提供动机。当人们要在多位候选人和多种公共决策间做出选择时,必需接触和处理大量信息,政治兴趣为此提供动力[19]。
      政治知识既可被认为是一种客观资源,也是重要的心理(认知)因素。但已有研究尚未就政治知识与政治参与间的关系做出阐释。尽管不少研究曾探讨公众参与投票的影响因素,但人们还远未能了解政治知识与参与行为间可能性的因果联系[20]。Bimber认为在平民论者(Populist)关于互联网政治影响的论断中,核心理论问题是为何政治知识的增长并未带来大众政治参与现象的增多[21]。Polat呼吁学者们不论在理论还是经验层面,应进一步对政治知识与政治参与间的关系进行探讨[22]。事实上,西方和国内近年来多个关于传统的(网下)和网上的政治参与研究,研究者皆未注意到政治知识对参与行为的潜在影响,忽略了知识作为一种重要政治参与资源的可能性角色。
      (三)政治知识对网下和网上政治参与的可能影响
      政治知识是“储存在个体长期记忆中的关于政治的事实性信息”,与信念、态度和意见不同,这些“事实性信息”关乎政治运作的规则、政体、政党与公众,以及当前重要的公共事务[23]。政治知识有助于公众做出理性选择,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反映自己的需要和利益的政策倾向[24]。一般认为,政治知识和参与行为紧密相联,拥有较多情境化知识的人更可能参与公共事务。Delli Carpini 和Keeter将政治知识视为“公民货币”(Currency of Citizenship),那些拥有较多政治知识的公众,所做的决定往往与拥有较少知识的人不同。拥有最多政治知识的公众,70%的人报告他们参加了总统选举,而拥有最少知识的群体,仅有16%参选。主观上认为自己有较多政治知识的公民,更有可能成为积极的公民[25]。政治知识可能影响人们的政治态度,如提升政治效能感、容忍度和政治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政治参与行为。拥有更多政治知识的人更可能参与政治,还因为他们更清楚地知道在何时、何地去参与何种具体事务[26](P721-726)。
      一些学者认为政治知识与参与投票之间存在正向联系,但几乎没有经验数据为此提供支持。唯一的例外是McLeod 等人的研究,发现在社区水平上个体的知识量是参与行为的显著预测变量[27](P463-487)。证据表明教育程度影响公众参与投票,Larcinese却认为这仅为上述论断提供了间接证据[20](P387-411)。更早期,Verba与Nie在他们广受引用的研究中指出,政治信息的可得性并不影响公众的参与水平[28]。甚至也有研究者认为低水平的政治知识可能使公众更容易受政治人物或机构情感诉求的影响,进而增加他们参与政治的可能性[29](P263-337)。针对互联网时代的政治参与,Polat认为在个体所拥有的知识量和参与之间是否存在正向联系,不论在理论还是经验层面,都是有疑问的[22](P435-459)。对当前正在发生的政治事务了解更多的公众,因为能更深刻地解读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意义,可能会更倾向于参与。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更知情的公众更有挫败感,导致他们更不可能参与。作为国内关乎政治知识对参与行为影响的唯一经验研究,万斌和章秀英在浙中地区调查发现,与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兴趣的作用类似,政治知识对参与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影响效能感和政治兴趣而实现[30](P178-188)。
      互联网时代公众参与政治的成本几乎降低为零,这很可能影响参与行为发生的机制。时间、金钱和公民技能等影响传统政治参与的因素,可能并不构成人们网上参与政治的障碍。那么,将这些变量与其他因素如政治效能感、政治兴趣、社会网络等综合考虑,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可能发生改变。如果网上的政治参与行为对网下参与有替代效应,过往影响传统政治参与的因素可能失去原有的影响力。在经验层面,Best & Krueger研究揭示,网上和网下政治参与活动的确有不同的决定因素[31]。这无疑表明,网上政治参与形式的出现已改变了参与活动的内在生成机制。
      由于大量政治信息得以快速和相对自由地在网络空间生产和传播,公众之间也能更便捷地进行互动(政治信息的分享和讨论),理论上,公众将得以轻易地获得各种政治知识,特别是在传统媒体受到严格管制的国家,互联网可能对公众政治知识的获取有更积极的效应。这可能改变知识在政治参与中的角色:其一,公众政治知识的由少到多,可能使得它对传统参与行为的影响从无到有(从不显著到显著)或从小到大(影响显著但程度变大);其二,政治知识对传统政治参与有显著影响,但由于网上政治参与门槛降低,随着其他资源变量重要性的下降,可能使知识对网上参与行为的影响更大。由此,本文提出如下问题:
      研究问题2:在控制住其他变量的情形下,公众的政治知识是否对他们的网下和网上政治参与产生影响?
      以解释互联网使用在政治领域的效果,Bimber在传统的“积极―消极”二分法逻辑之外发展出“功能―心理”分析法,包括“功能性模型”(Instrumental Approach)和“心理学模型”(Psychological Approach)。前者遵循理性选择的逻辑,关注信息获取的成本与政治卷入的关系,后者吸纳互联网传播效果的新观点,聚焦于技术本身与用户特征的互动效应。功能模式认为,由于信息增多和获取成本的极大降低,将直接促进公众参与政治的水平,只要接入互联网,一旦此前参与政治活动的障碍(如搜寻政治信息、加入政治组织)被解除,人们便会自动参与。心理模式则将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强调人们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的情境变量,包括个人的使用动机、政治兴趣、社会背景和政治成熟度,这些变量正是互联网使用的政治效果得以发生的条件。通过运用该分析路径,Xenos & Moy发现工具性模型对预测公众的互联网使用和政治信息获取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但心理学模型对预测他们的政治讨论、政治参与和公民参与更为有效。
      本土研究也发现各种心理因素对公众政治参与的重要影响,即政治知识对参与不存在直接效应,而是通过政治效能和政治兴趣的中介作用对参与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研究者的解释是,因为政治知识只是一种认知资源,是否选择参与还取决于公民对参与过程和结果的效能感,以及是否拥有兴趣[30](P178-188)。循此思路,如果我们将政治知识视为公众参与政治活动的资源,那么,政治知识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也可能依赖于特定的情境条件,特别是一定水平的效能感和政治兴趣。
      研究问题3:公众所拥有的政治知识是否与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兴趣相互作用,影响他们的网下和网上政治参与?
      三、研究方法
      (一)数据与样本
      本文通过对一项网民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回答上述问题。该调查由本文作者所带的课题组于2010年12月26日至2011年1月16日实施,共邀请分布于全国各地,在年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三个变量上分布于各类别的1 500人填写问卷(1 200人受网上邀请,300人被网下邀请),共回收1 100份。本文的分析选取网民被访者共826人。在该便利样本中,被访者平均年龄为28.3岁(Sd=8.2)。男女被访者分别是47.1%和52.9%。本科学历比例最大(32.8%);处于社会经济地位中下层(37.4%)和中层(37.3%)的被访者最多。59.1%的被访者单身/未婚。样本偏向于学历相对较高且年龄较小的网民,但与近期一个大规模的调研样本有较大可比性[3](P69-81)。
      (二)变量测量
      1.政治参与水平。选举投票是最重要的政治参与,但并不适合用来研究参与行为,因为许多人投票受“个人所感受的某种责任或出于影响政府决策的理念”而驱动[13]。其他形式的政治参与,情形有所不同[32]。在我国很多地区出现的高参选率,也并非出于公民的政治热情[33]。因此,投票只是传递公民政治偏好与态度倾向的一种较弱的参与行为,其他参与行为更能反映和体现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观意愿和真实心态。本研究考察五种参与的网上和网下形态:公开表达对公共事务的观点、参加听证会或民意调研等活动、与政治领导人或公务人员或机构对话提出建议、检举或质疑政府部门工作、发起/参加请愿或签名活动。测量方法是给出相应的陈述句,要求被访者在7点量表上表明参加的频率,“1”代表“从未参加过”,“7”代表“很多次”。
      2.政治知识。在当今中国,公众政治参与主要面向社会政治领域的公共事务,而不直接挑战国家领导人的权威、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政体[34](P48-57)。与此相应,采用15个问题测量公众的政治知识: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人大代表每届任期、各省省长产生办法、科长作为领导职务、现任香港特区长官、江西宜黄事件、上海大火、玉树地震、“李刚事件”、钱云会案、邓玉娇案、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躲猫猫”事件、重庆打黑、长江大学集体救人。每个问题同时给出正确和错误答案,分别赋值为“1”和“0”后,将得分累计得“政治知识”分值(M=9.40,Sd=2.85,α=0.70)。
      尽管许多研究揭示,传统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的政治性使用、人际政治讨论等因素对网上或网下政治参与有显著影响,但这些因素的主要作用是向公众传递政治信息,使人们意识到参与的机遇,并促进公众人际沟通的可能性[35]。由于本研究的出发点是将政治知识作为自变量而不是被解释变量,且传播因素的作用已在知识获取中得到体现,故不再考虑媒体使用因素。
      3.“时间可得性”由两个题项构成的5点量表测量:我可以自己安排的闲暇时间比较多、我常常有比较多的零碎时间(M=3.19,SD=1.01,α=0.74)。“社会网络”测量包括规模和异质性。对前者,询问被访者“您身边约有多少人可以和您讨论政治或社会事务?”(M=5.65,Sd=3.25)。异质性用以下5点量表测量:对于和您讨论政治事务的人,下列说法您的同意程度?(1)他们的看法常常和我的不一样,(2)我们的兴趣和关注点有很大差别,(3)在教育程度上我们之间有较大差别(M=2.78,Sd=0.70,α=0.59)。对技能的测量分为两种:一是网下参与的“公民技能”,二是网上参与的“网络技能”(Online Skills)。对前者,要求被访者在7点量表上指出自己从事三种社会活动的频率:做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或参加捐款捐物、单位/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单位/社区外的其他非政府机构/部门组织的活动(α=0.76)。对后者,包括6个主观评价的能力题项:建立自己的博客/微博、在论坛/BBS或他人的博客中发言、通过QQ传送离线文件或通过Email传递附件、设置代理服务器或“翻墙”查看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想看的网络站点、通过网络上传与下载图片或视频(M=4.34,Sd=1.60,α=0.78)。
      4.“政治兴趣”采用两个题项测量:我对在政府部门里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我对社会上所发生的公共事务很感兴趣,以5点量表测量(M=3.42,Sd=0.88,α=0.56)。“政治效能感”采用四个陈述构成的5点量表测量:我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理解政治事务、对各种社会事务我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去参与、我国的决策体制对公众舆论的反应是积极有效的、政府部门/官员对公众舆论的反应是积极有效的。因子分析表明被访者的内部效能感(M=3.28,Sd=0.91,α=0.74)要明显高于外部效能感(M=2.80,Sd=0.95,α=0.82),两者微弱正相关(r=0.138,p   仅有3个因素对传统参与水平有显著影响:年龄、公民技能和外在效能感。性别和政治兴趣对网下政治参与行为也有影响,但仅处于边缘显著水平。所有预测因素合计解释因变量15.2%的方差,绝大部分为资源变量所贡献。政治知识对因变量有着很微弱的积极影响(β=0.045),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218)。因此,没有足够证据表明拥有更多政治知识的公众会更积极地参与网下政治活动。
      接近一半的预测因素对网上参与有显著影响,按影响力依次为:年龄、性别、外在效能感、网络规模、时间可得性、政治知识。其中,年龄和性别对网上参与的影响与对网下参与的影响方向一致。外在效能感、网络规模和时间可得性三个变量对网上参与的影响,与过往研究发现吻合。另外,尽管未达到足够显著水平,网络异质性、网络技巧和内在效能感对因变量有积极影响,这与前文预期一致。传统的资源变量对网上政治参与的贡献比例,相对于网下参与已大为降低。政治知识对网上参与水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尽管在6个显著影响因变量的因素中,它的影响力最弱,但为本文的理论期待提供了经验证据――拥有更多政治知识的公众,他们在网上参与政治事务的可能性更大。
      三个交互项中仅有“政治知识×外在效能感”对网下参与产生影响(β=0.058,p   [8] Downs,A.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M].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57.
      [9] Nagel,J.H.Participation[M].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87.
      [10]Sanders,A.B.Losing Control: Presidential Elections and the Decline of Democracy[M].New York: Peter Lang Pubishing,Inc,2007.
      [11]Rosenstone,S.J.,J.M.Hansen.Mobilization,Participation,and Democracy in America[M].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3.
      [12]Brady,H.E.,S.Verba,K.L.Schlozman.Beyond SES: A resource model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5,89(2).
      [13]Verba,S.,K.L.Schlozman,H.E.Brady.Voice and Equality[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4]Miller,J.M.,J.A.Krosnick.Threat as a motivator of political activism:A field experiment[J].Political Psychology,2004,25(4).
      [15]Soltan,K.Introduction:Civic competence,democracy,and the good society[A].In E.Stephen,S.Karol(Eds.).Citizen Competence and Democratic Institutions[C].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9.
      [16]McLeod,J.M.,D.A.Scheufele,P.Moy.Community,communication,and participation:The role of mass media and interpersonal discussion in loc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J].Political Communication,1999,(16).
      [17]Leighley,J.E.Social interaction and 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J].American Politics Quarterly,1990,(18).
      [18]Abramson,P.Political Attitudes in America: Formation and Change[M].New York: Free Press,1983.
      [19]Gidengil,E., A.Blais, N.Nevitte, R.Nadeau.Citizens[M].Vancouver: UBC Press,2004.
      [20]Larcinese,V.Does political knowledge increase turnout? Evidence from the 1997 British general election[J].Public Choice,2007,(131).
      [21]Bimber,B.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Populism,community,and accelerated pluralism[J].Polity,1998,31(1).
      [22]Polat,R.K.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Exploring the explanatory links[J].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5,20(4).
      [23]Delli Carpini,M.X.,S.Keeter.What Americans Know about Politics and Why It Matters[M].New Haven,CT: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6.
      [24]Althaus,S.Who�s voted in when the people turn out?: Information effects in congressional elections[A].In P.Hart,D.Shaw(Eds.).Communication and U.S.Elections: New Agendas[C].Lanham,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2001.
      [2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马殿君,等,译.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6]Lemert,J.B.,B.N.Mitzman,M.A.Seither,et al.Journalists and mobilizing information[J].Journalism Quarterly,1977,(54).
      [27]McLeod,J.M.,K.Daily,Z.Guo,et al.Community integration,local media use,and democratic processes[J].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6,23(2).
      [28]Verba,S.,N.H.Nie.Participation in America: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Social Equality[M].New York: Harper & Row,1972.
      [29]Converse,P.E.Change in the American electorate[A].In A.Campbell,P.E.Converse(Eds.).The Human Meaning of Social Change[C].New York: Russell Sage,1972.
      [30]万斌,章秀英.社会地位、政治心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2010,(2).
      [31]Best,S.J.,B.S.Krueger.Analyzing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interne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J].Political Behavior,2005,27(2).
      [32]Milbrath,L.W.,M.L.Goel.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ow and Why Do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2nd ed.)[M].Lanham,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77.
      [33]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报告[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2.
      [34]Liu,J.Classical liberalism catches on in China[J].Journal of Democracy,2000,11(3).
      [35]Norris,P.Does television erode social capital? A reply to Putnam[J].PS: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1996,(23).
      [36]Eveland,W.P.,Jr.Interactions and nonlinearity in mass communication:Connecting theory and methodology[J].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7,(74).
      [37]Gennaro,C.D.,W.Dutton.The internet and the public:Online and off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J].Parliamentary Affairs,2006,59(2).
      [3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何道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9]Milner,H.Political Participation,and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of Adults and Adolescents[R].Paper presented a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Information at the 30th ECPR Joint Session of Workshops,University of Turin,March 1998.
      [40]Cho,J.,D.M.McLeod.Structural antecedents to knowledge and participation: Extending the knowledge gap concepts to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7,(57).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Examining the Role of Political Knowledge
      ZHANG Ming-xin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The Internet has changed communication patterns of political information dramatically.People may acquire political knowledge more easily than before;however,this may change the effect of political knowledge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Analyzing the empirical data of a convenient sampled survey,this research reveals that Chinese individuals� level of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lmost equal to that of offline participation.Individuals� political knowledge interacts with their political efficacy,which in turn influences their off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Political knowledge has direct impacts on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is a crucial component producing and reproducing unequal power structure.This research calls for efforts to establish righteous and vital online public space,which is helpful in sustaining a steady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digital age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citizen participation.
      Key words:Internet;political participation;political knowledge;political efficacy;social network
      
      (责任编辑刘传红)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