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西电影片名翻译初探] 从语境探析电影片名的翻译

    时间:2020-03-25 07:24: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文化顺利理论来探究中西电影名的翻译,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翻译电影名,不断进行选择和顺应,以求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中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   关键词:文化语境 文化顺应 电影名翻译
      
      电影,作为当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各国和地区传播自己独特文化形态的载体。也为文化交流架起了一道桥梁。无论是汉译片还是译制片,电影名的翻译都是必需的。电影片名的翻译,不但要体现影片内容,表达主题,传递其中的信息和感情,而且要考虑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以便能很好的适应其文化,赢得观众。电影名充当了文化媒介的作用,因此从文化角度探究中西电影片名的翻译是必要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跨文化语境及文化顺应
      
      (一)文化语境
      何谓语境?语境即语言适用的环境。国内外语言学家对语境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讨。Firth(1957)认为语言既有“语言的上下文”,又有“情景的上下文”,两者构成语境1。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把语境分为情景语境(1inguistic context)和文化语境(cuhural eontext)2文化语境指的就是文本作者从物所处的环境,即他周围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语境包括政治、历史、哲学、科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等诸多要素。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意义随文化的不同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人们需要顺应文化差异。把言辞、信仰和思维方式同文化语境联系起来,才能实现成功交际。电影片名的翻译也不例外。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在译人语文化里重现影片的原语文化形象,找到中西文化形象转换的途径,达到片名翻译的目的,是片名翻译的关键所在。
      (二)顺应论
      JefVerschueren在他的新著Understanding Pragmafics中提出了语言纵观说(Linguistlcs Pempecfive)和顺应论(theory of adapta-donl,从语言交际相互顺应的角度系统而全面地阐释了语言运用的动态过程3。语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adaptability)。顺应性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语境的需要。根据Ver-schueren的理论,顺应包括结构客体顺应、语境关系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特征四个部分。他的顺应理论为理解和诠释语言的使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Verschueren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语境关系顺应指的是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顺应。而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因为生活在具体的社会文化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言语行为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种种制约。所以在讨论语境关系的顺应时。文化自然地包括在内。
      
      二、文化语境顺应在中西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体现
      
      翻译是文化移植的过程。顺应论强调人们顺应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翻译者应动态的顺应文化语境,充分考虑到目的语国观众的情感因素和审美情趣以及其文化。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翻译电影名,进而实现文化顺应。
      (一)通过直译或音译实现文化顺应
      直译是根据原文的意义和语言结构把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转换成目的语中与之对等的形式。此法不仅能准确传递源语的文化信息,而且能丰富译语及译语文化,达到文化复印的目的。在中西电影片名翻译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说:《警察故事》(Police Sto-ry),《手机》(ceu Phone),The Sound 0f Music《音乐之声》,Love Story《爱情故事》,Rome Holiday《罗马假日》,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与情感》,Rain Man《雨人》’Jane Eyre《简爱》,A Walk in the Cloud《云中漫步》。而《云中漫步》可谓直译的佳作,影片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在葡萄园中相亲相爱的浪漫故事。用四字词组即保留了原名的含义,又充满诗情画意,同时又符合中国人含蓄的审美情趣和汉语简练概括的特点。
      (二)通垃意译实现文化顺应
      意译即传达原来的意义,改变片名的语言形式。最大限度的顺应文化语境。例如:《大腕》(Big Shot’s Funeral),50 Fimt Dates《初恋50次》,Legally Blond《律政俏佳人》,《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城南旧事》(Old Days in Southern Beijing),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等。《出水芙蓉》的翻译顺应了中国的传统表达,采用中国典故或成语对英语影片名进行翻译,即顺应译语的文化。
      (二)通过直译与意译结合实现文化顺应
      直译与意译结合即对于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或者包含专有名词的电影名,采用直译可能不为观众所知,可以对原名保留部分,或者进行必要的增补和修改。例如:大家所熟知的WaterlooBridge,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滑铁卢桥》,既不能反映电影内容,又缺乏美感。但是,如果我们进行必要的增补和修改,将其翻译成《魂断蓝桥》则既能反映电影的内容,又顺应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愁肠”、“断肠”、“魂断”、“肝肠寸断”等词来表示悲伤和痛苦。此外,桥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鹊桥”常用来指爱情,“灞桥”则蕴涵离别之意。
      不仅如此,中国不少文艺作品用“传”来命名,像“水浒传”、“阿Q正传”等等,那么一些以人物名命名的影片,如Forrest Grump则被译成《阿甘正传》,不但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意识和接受能力,而且顺应了东方文化传统,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容易被观众接受和理解。再比如影片《龙年警官》被译为Police Officer in 1988,由于西方缺乏中国对于十二生肖属相和以动物作年号的传统的了解,所以直接把年份翻译出来,既点名了故事发生的年代,也避免了中西方对“龙”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恐怖的怪物,被认为是邪恶的象征。
      (四)通过别译实现文化顺应
      当以上方法均不能恰如其分地体现原片的内容甚至失去原有的韵味和特色,则可以在原片的基础上,另取译名。例如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Mr.Holland Opus《春风化雨》,Ghost《人鬼情未了》。《梁山伯与祝英台》The Butterfly Lovers,《霸王别姬》Farewen My Concubine,这样外国观众很容易理解电影应该讲述的是一对情人分离的悲情故事。因为西方观众对于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故不了解,如果直译的话很难顺应西方观众的审美情趣。再比如包惠南(2001:100-101)举的一个例子,有个美国电影,片名长的惊人,叫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Afraid to Ask。如果直译太长,不好记忆,但在台湾公映时另取名为《性爱宝典》,既含蓄典雅,又简洁易记,还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4。
      
      三、结束语
      
      总之,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由于各民族在文化背景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翻译者不但要正确掌握源语语言中的文化信息。而且在翻译时要不断的选择和顺义译语语言文化,以求在二者之间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因此,在片名的翻译中,必要克服不同文化语境带来的影响,主动顺应不同的文化,更好地体现片名文化载体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影片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推荐访问:语境 初探 片名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西电影片名翻译初探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