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传播】 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

    时间:2020-03-14 07:32: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顺应了“汉语热”的兴起,有助于加快汉语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语言教学是核心,但不可忽略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语言教学中要重视中华文化传播,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课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对外文化教学是文化传播快捷渠道。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对外文化教学 中华文化传播
      
      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对象。想要了解一个国家必然要懂得这个国家的语言,因此,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汉语学习的热潮,中国也成为很多外国学生的留学目的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已有近六十年,为顺应新的汉语学习热潮,我国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汉语国际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既一脉相承又有区别,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与文化传播密切相关,文化教学定位既不同于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又非单纯的语言文化推广。汉语国际教育是希望汉语学习者在习得汉语的同时,能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与现实、社会与生活、经济与政治、文学与艺术等,汉语国际教育不单是一个语言技能的培训问题,更是一个文化交流传播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有助于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学习,以及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一、重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传播
      以语言为本位是语言课的主要任务,教师首要考虑是语言技能的训练,重点是语言形式的传授,因此,对所涉及的文化因素,为了配合语言教学的需要,大都采取作为背景知识介绍或是随文而释的方法。一般在学习汉语最早接触到的就是“打招呼”,大部分教师会介绍常见的几种打招呼方式,以及中国人打招呼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对不同的打招呼方式与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和深层次的交际文化都不做解释。课堂教学是最好的传播文化的途径,以“见面打招呼”为例,这一交际功能通常是初级班教学的基础内容。语言课上教师可以先做说明: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不熟悉的人之间用“你好”,熟悉的人之间通常是根据对方情况进行问候。接着给出几组例句:
      1)――去上班??摇?摇?摇?摇――对,去上班。
      2)――上哪儿去??摇?摇?摇?摇――去公园。
      3)――买什么呢??摇?摇?摇?摇――买点菜。
      4)――午饭吃了吗??摇?摇?摇?摇――吃过了。
      之后给出时间:“早上”、“中午”、“周末”等,问学生什么情况下用怎样的打招呼方式,然后请学生模仿例句互相操练。操练之后解释不同语境下打招呼的意义,看似简单地互相问候,却包含着中国特有的交际文化,使学生从人际交往体现的特点中体会中华文化。交际文化是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相关的交际性最广的文化。借此机会也可以向外国学生介绍中国人的交际文化是一种映照性的文化,人们在交往时常拿自己与别人相映照,通常会根据对方与自己的亲疏关系,以及年龄、地位等不同的情况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单纯地讲述中华传统文化无法让外国学生真正理解其内涵,可以通过课堂表演的形式,即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组表演中华文化环境下某一场景中的交际过程。模拟交际表演的过程可以巩固语言知识点,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的同时既能学到语言,又能理解文化的意义。学生可将课堂所学语言知识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既自然又非常地道,符合中国特点的交际文化。课堂教学中设置多样的活动任务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很重要也很必要,能使外国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较为充分的提高。
      文化传播应该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而不应是为传播而传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相关内容时,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文化内容来,这样的方式不会让学生觉得生硬,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学到“节日”这个词时,就可引出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等,但不要在一堂课上一起讲,可以在这个节日正当时或即将到来时加以介绍,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等方面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为了加深印象,还可让学生将中国的传统节日与所在国的传统节日相比较,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这样既能丰富语言教学的内容,又能进行文化的传播。
      二、文化课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设置文化课说明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课即对外文化教学是汉语教学发展的产物,是在揭示了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内在关系后运用于教学实践。相对语言课,文化课则是以文化内容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从文化本身的体系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是由外及里、由知识介绍深入到观念文化的层面,即通过对具体事象的分析透视,揭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内涵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联系。比如中国人复杂的称谓系统,也就是对伯、叔、姑、舅、姨等有详细的区分,这些称谓往往令来自西方国家的留学生感到费解和繁琐。中国特有的复杂称谓系统与中国古代血缘宗法制度所派生的宗族观念和宗法文化是联系在一起的,对血缘关系的重视,以及由亲属间的称谓推及非亲属间的称谓,这种追根溯源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特点,更有助于他们掌握理解所学到的汉语知识和对相关文化的理解。
      为了使学生对某一部分的中国文化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文化课上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是开设专题讲座,可以对语言课上没有时间和机会来完成这方面知识讲解的不足进行补充。文化课上,教师通过叙述、解释、分析、对比等各种方法向学生传授中国文化知识。比如,向零起点的学生进行汉字教学时,可以先组织一个讲座,介绍汉字演变的历史和现状作为汉字学习的入门;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则以“汉字与文化”为专题,介绍汉字包含和体现的汉语文化知识。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的文化讲座设置上也有所区别,对于短期汉语教学和进修班的学生来说,因学习时间有限,可在语言教学的间隙开设短小的文化讲座;对长期的汉语专业学习的学生则可以安排贯穿于一个学期的系列讲座,这样能有系统、有目标地分专题来讲授中华传统文化。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学生在语言课上获得的文化知识在文化课上得到系统的梳理和补充,对中国文化能形成较为全面的整体概念,反过来又促进他们对汉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良性的立体循环,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对外文化教学是文化传播的快捷渠道
      文化的特性是类多量大,内容庞杂,文化不但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娶嫁、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也包括思想、宗教、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上层文化等。中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如果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来了解中华文化,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对外文化教学就成为文化传播的快捷渠道。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对语言习得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因素对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强调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本身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习性、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等方面最生动丰富的材料,在对外文化教学中,特别是在中高级阶段,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的知识。教师应选择一些词汇、结构、文化背景能与学生的本族语言形成鲜明对比的文学作品。除了阅读文学作品,也可指导学生阅读报纸杂志,收看专门针对外国人的中文电视节目,这是了解当前中国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的最直接途径,有利于学生扩大文化背景知识的获取。在文化课上,也可利用多媒体、电影教学等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由此可见,文化课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向外传播的快捷渠道之一。
      中华文化起源早,发展充分,持续久远,零敲碎打讲解文化知识无法达到深层次,也无法接触到文化的本质问题。因此,文化课教师要有整体意识,才能把握教学的重心,避免产生种种纷乱现象。在文化课的教学中,树立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的观念,对文化的内容进行科学的界定,做到纵、横的结合,点、面的结合。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对于传播怎样的文化,是以传统为主还是现代为主,有两条原则可以参考(朱瑞平,2006):第一,介绍传统文化应以那些对现实仍有意义或重大影响的观念、习俗等为主,这些传统文化被证明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内容,比如名胜古迹、礼仪习俗、审美观念、传统节日等。了解传统的目的是让现代人更方便、更准确地了解现代、解读现代。这是一个重要的立足点。第二,文化课内容以现当代为主。全世界关注中国,是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有其最现实的考虑。中国的现代社会是什么样,现代的中国人的想法、看法和做法,这也许是世界最想知道的,也是我们最需要向世界展示的内容。①
      
      注 释:
      ①朱瑞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6,(6).
      
      参考文献:
      [1]阎军,史艳岚.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1995,(4).
      [2]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朱瑞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6,(6).
      [4]赵贤州.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刍议――关于教学导向和教学原则[J].汉语学习,1994,(1).
      [5]贾放.关于文化课整体设计的构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

    推荐访问:汉语 文化传播 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传播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