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浅谈武术教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浅谈大学生体育锻炼

    时间:2020-03-02 07:31: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   摘 要: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对于终身体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武术教学现状以及武术教学所采用措施和方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培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武术教学作为中华传统项目在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中的作用和影响,为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武术教学;锻炼能力;终身体育��
      
      作者简介:胡茂辉(1973―),男,湖南双峰人,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随着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的逐步完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终身体育、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成为了我国大学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传授运动技术的同时,更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更好地掌握体育锻炼的理论与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也就是说,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基本内容就是自我锻炼。而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基本内容包含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知识的获取、锻炼的持久性以及通过锻炼达到身心受益。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应以增强体质为出发点,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归属,教学模式也应转变到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发展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能力和技术教学相结合的体育教学上来。武术教学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当今大学体育教学中所占的内容越来越多,也逐渐被大学生所喜爱。所以,研究武术教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影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锻炼能力的内涵
      体育锻炼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是体育能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个体的智慧、体育技术及技能构成的一种个性的身心素质的综合体。通俗地讲就是指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在体育活动中进行自我检查、评价和调控,对自己锻炼效果的鉴别、判断,运动量的调节以及锻炼方法的改进,从而达到科学锻炼的能力。它也是终身体育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武术教学中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意义
      终身体育大致可以分为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学校后体育三个阶段,学校体育特别是高校体育,是人一生接受体育教育最重要的时期。高校体育也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从学校体育走向社会体育的转折点。因此,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培养,也就是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积极的意义。武术作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当今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太极拳、长拳、散打、拳击等教学内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及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培养的影响
      1�高校专业武术教师缺乏�
      目前,在很多高校把太极拳作为武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然而担任这些教学任务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根本就不是武术专业的教师,他们对武术的基本知识的了解贫乏,当教学中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解释,更有甚者,有部分教师是现学现教,动作不规范,示范不到位,缺乏应有的美感,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体育锻炼的效果,影响到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
      2�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缺乏目标性和针对性�
      首先,高校武术教学的内容安排没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目前高校武术教学中,一般均以套路运动作为主要的运动形式,譬如太极拳、长拳等。其动作繁多,结构复杂,内容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均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上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不能够得到应有的辅导,而对于素质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感觉“吃不饱”。其次,高校武术教学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性别差异。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往往教学内容的安排不会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差异,不会像社会武馆或者民间武术学校会针对学生的性别安排教学内容,譬如男生适合练刀,勇猛刚劲有力,女生适合练剑,柔中带刚。再次,当今大多数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单一。为了教学安全,不出现教学伤害事故的发生,大多数学校只开展武术套路教学,至于散打、拳击等武术内容大多不被列为教学内容,单一的套路练习形式会使大多数的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武术教学的开展,影响到大学生的锻炼效果,更不利于学生锻炼能力的培养。�
      3�当今高校武术教学方式陈旧,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长期以来,武术教学与大多数体育项目一样均是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的是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差,潜力得不到发挥,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因此,很多学生在经历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学习后,仍然不懂得要如何去锻炼,体育锻炼能力没有能够得到培养,更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另外,在教学评估中,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学生的学习明显带有被动性特点,难以培养独立思考、判断、决策的主体能力、意识和态度,不利于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4�高校武术教学重视技术教学,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基本武术知识是学习武术套路的指南,是自我学习提高的根基。掌握好基本的武术理论知识对学好武术动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而当今高校武术教学主要注重运动技术教学,要求学生熟记套路动作技术,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死记硬背套路动作,而对武术知识的了解非常贫乏,与武术运动相关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营养与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也谈不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高校武术教学在重视技术教学的同时,应该加强武术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 高校武术教学中培养大学生锻炼能力的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对武术锻炼的价值观,提高学习兴趣,树立终身受益的体育观�
      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观的自我意识是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的积极因素,这种因素表现为学生对灵活的应变能力、强壮的体魄、协调的肌肉群、身体的柔韧度等素质以及各种活动能力的需要。武术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亦如此。武术运动员敏捷的身手、强壮而又协调的肌肉,能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武术锻炼的习惯、兴趣与需要是并存的。大学生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认识到锻炼身体的必要性,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受益的需要从心理上产生“锻炼”的愿望,从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
      2�加强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具有较强的技击性、健身性和观赏性。长期坚持武术锻炼可以调节内脏、疏通经络、运行血气、舒经活骨、平衡阴阳、充实精神、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大学生武术学习如大多数体育项目的学习一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这个目的的实现应该通过学生的自我指导和自我发展来实现,因此需要武术理论知识来指导。同时,武术比赛具有很强的观赏性,需要我们掌握一定量的理论知识才能够看出门道,要不就只能是看热闹。由此可见,武术教学应重视武术知识的传授,并增加自我保护、运动保健等内容,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自觉自愿地从事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3�学练结合,注重实际锻炼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武术教学与其他体育教学不同,教学中光靠教师的教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把各种动作信息转化为肢体动作,并充分引导学生不断地练习,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去引导学生去想、去练,由学生自行编排武术组合,轮流带练,把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另外,在武术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只有在掌握好武术基本功并通过学习和了解了武术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后,才能真正地懂得如何进行武术练习,如何运用武术知识培养自身的锻炼能力。�
      4�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可行性,消除大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武术教学中,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身体活动能力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组织和指导练习,而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盲目地追求教材的高难度。对于高难度的动作,学生做不出,练不了,甚至还可能引发运动损伤。同时这种高难度的动作也不适合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只有从可行性和需求出发,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要。如果强行让学生去学、让学生去练,只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失去学习武术的兴趣。因此,要想把学生吸引到武术学习中来,只有使学生产生兴趣,乐在其中,从而养成锻炼的习惯,促进锻炼能力的培养。�
      5�在武术教学中应以显而易见的锻炼效果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其自觉投入到锻炼行列中来�
      武术运动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抗击打能力以及娱乐身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是发展身体全面素质的一项理想的体育运动。但是由于大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好,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去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在教学中可适当增加难度,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对于基础较差,身体素质也较差的学生,应从实际出发,使其通过自身的努力学有所得,从而逐渐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自信心。随着学生身心、形体条件的改善,肢体的灵活性、协调性的提高,学生们看到了锻炼效果,在获得学习成功喜悦的同时,体验了锻炼带来的快乐,更加激发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每个大学生都能感受到武术运动的魅力,从而自觉地投入到武术运动中来。�
      
      武术运动是一项能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理想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条件的人进行锻炼。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锻炼能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均有着积极的影响,是进行体育锻炼的一项理想的运动项目。然而,练习武术需要有较强的意志力和较强的自觉练习的习惯以及掌握较多的武术理论知识来作指导。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需要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消除学生恐惧心理,从而自觉地参与到武术运动中来,形成终身体育习惯。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墨鸿科�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2]马明保,黄益苏�武术[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
      

    推荐访问:浅谈 武术 体育锻炼 浅谈武术教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体育锻炼培养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培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