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解读儿童画中隐藏的密码_儿童画画大全简单漂亮

    时间:2020-02-22 07:31: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儿童画是儿童视觉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他们创造力的表现,比起客观所看到的外界事物,儿童在绘画中更加关心自己的感受,但因为成人往往从自己的理性经验出发,忽视了许多隐藏在儿童画中的信息。要想真正理解儿童画,需要成人理解儿童的绘画阶段、画中的情感表达,接受儿童“不合理”的绘画方式,以便对儿童画进行更好的解读。
      关键词:儿童画;儿童画解读;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162-02
      儿童画指的是纯粹意义上的没有经过老师指导的完全出自儿童之手的图画,它是儿童通过自由发挥想像力进行创造的作品,体现了儿童喜欢涂鸦及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天性。儿童在使用画笔和颜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具有在纸张上挥洒自如的神奇力量,这个体验让他们感到惊奇,也使得儿童更愿意画画。通过绘画,儿童头脑中的信息跃然纸上,抽象的内容在画中变为了具体的形象,而这些在画纸上留下的痕迹、画出的形状,都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表现了儿童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和建构,也表达着他们内心的情感及感受。儿童的绘画中,有许多成人不能理解的奇特现象,要想真正读懂儿童画,就需要我们理解儿童画中所隐藏的“密码”。
      一、理解儿童所处的绘画阶段
      虽然每个儿童发展情况不一样,但仍有一些绘画发展的特点可以适用于大部分儿童,美国儿童美术心理学家罗恩菲尔德经过多年的研究,将儿童绘画分为了四个发展阶段。
      1.涂鸦期(2-4岁)。这个时期是儿童自我表现的开始。儿童通过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产生涂鸦的结果。在该时期,儿童的作品已经涵盖了许多内容,它可以是对当时身心状态的反映,也可以是对出生之前、婴儿时期或幼儿时期的回忆。
      2.样式化前期(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对事物的情感影响着画面的空间关系和构图;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会经常改变。
      3.样式化期(7-9岁)。经过之前的不断探索,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反映儿童对该物体或人物的感觉、情感关系等。
      4.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9-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去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的形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
      在罗恩菲尔德看来“一个人除非理解了早期表征发展阶段支配儿童绘画的规律,否则,他就会误读儿童的绘画作品以及其中的情感内容。”绘画表达能力受孩子认知能力和生理特点的影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绘画,在造型、用色或空间表现上均有特定的概念,这些与心智发展是具有同一性的。儿童在绘画的不同阶段会相应出现一些新的图形,这些图形都有它们所代表的意义。比如,在涂鸦期一团乱画说明儿童尚无界限感和方向感;圆圈表示有了“界限”的概念;脉冲点代表发现了自己内心的节奏等。成人总用自己的经验去衡量儿童的作品,只看到画面是不是漂亮,形象是不是准确,而对于画中所传达出的意义,往往会忽视。所以要了解儿童心理,保护他们在绘画中表现的创造力,了解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了解在各个阶段儿童画出现的特征,才能更好的把握儿童画中语言。
      二、理解儿童画中隐藏的情感
      成人认识世界凭借理性,而儿童认识世界则凭借感性,每个儿童都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世界的,儿童画就是儿童看世界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许多在成人看来乱涂乱抹,不能理解甚至什么都不是的绘画,其实都忽略了儿童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意义。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孟纳曾说过:“儿童美术的特性就是满足儿童交流和宣泄感情的需要,表达了他们那颗可爱的童心。”罗恩菲尔德也认为儿童的绘画艺术是对自我的一种表达,而不是对所看到事物的表达,儿童是以象征的形式表达自己主观上感受到的价值。比如,儿童画中会有一个特点,就是比例和大小的夸张,画中会出现跟房子一样大的猫,跟老鼠一样的大象,这其实就是儿童表达自己意图和价值判断的一种方式,儿童往往会把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事物画的很大,通过放大尺寸来表明自己对这些事物的重视。在绘画中儿童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将自己情感投射进去,妈妈今天让我不高兴了,我可以画一幅很凶的妈妈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心爱的玩具丢了,我可以画我和玩具做游戏来缓解伤心的心情。
      儿童虽然年龄小,也会有喜怒哀乐,也需要表达和宣泄,但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与人沟通交流上会产生一定的障碍,使成人常常忽略了他们的情感变化。而通过绘画与儿童进行心灵对话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方式。绘画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真实流露,它可以表达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认知,也可以描绘内心的欢乐和忧伤。儿童用手中的画笔将他们的所想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中儿童自己也得到了释放。与此相反,有一些儿童在受到委屈时不去表达或者不愿表达,默默地藏在心里,长期如此会导致儿童性格内向,甚至自闭。对于这些绘画作品,成人只有细致观察体会,不仅要观察画面,更重要的是了解儿童经历了什么,这样才能了解儿童的真实想法,探究出画中情感。
      三、理解儿童画中的“特殊表达”
      成人常会不理解为什么在儿童画中会出现一些“不合常理”情况――儿童会把妈妈肚子里宝宝画出来,会经常给弟弟不画手,但是在儿童看来,宝宝本来就在妈妈肚子里啊,弟弟经常拿我的东西让我很困扰,所以是不是他没有手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呢。这一方面说明了,儿童作画的时候会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行加工,将自己内心感受和外在世界同时表达出来,这其中蕴涵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一味的强调儿童画的写实,反而可能会让儿童的行为和思想越发的僵化死板;另一方面也表明,在绘画的时候,儿童会把自己成长中遇到的不解和挫折用这种方式重现,希望通过绘画获得理解和支持,以此来解决现实世界带给自己的冲突。也就是说,儿童画中会反映现阶段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他们在成长中对无法克服的困难所做的尝试,并且试图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障碍。但成人对儿童画中不能理解的部分,可能第一反应是担心儿童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他知道弟弟有手却不画,为什么画面中除了黑色再看不到其他颜色?对成人来说,这时能想到的解决方法要么是忽略这幅画的价值,要么就是纠正这些不合理的“错误”,给予指导或做出“正确的示范”,却没发现儿童想要传递的重要的、现实的信息。儿童也许在通过绘画,寻求成人的关注和帮助,但由于成人对画中语的误读,会让儿童感到自己不被理解,慢慢失去了绘画的兴趣,以及表达自己的勇气。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幅“有问题”的图画时,应该对这些加了密的信息多加关注,耐心聆听儿童的解释,尝试理解作品的内涵,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而不是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绘画本是“视觉的艺术”,但由于作者是儿童,这时是否可以转变为“听觉的艺术”,用心“听”他们画了什么,听听儿童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画,多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把儿童画中所反映的信息转换成成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更好的了解儿童在成长中体会到的情感及内心感受,从而帮助儿童克服自己成长中的困惑,减少心理上问题。
      四、怎样解读儿童画
      儿童画中隐藏着许多神奇的“密码”有待成人去破解。但随着儿童的不同,画中的象征意义也会随之改变,在解读儿童画时,没有考虑到儿童的经历和绘画的背景,是无法真正理解一幅画含义的。美国心理学家格莱格・弗斯在《通过绘画疗伤》这本书中介绍了解读儿童画时要考虑的因素:这幅画要向我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画的中心是什么?我们可以发现哪些隐藏的含义?画面上的物体大小、形状以及运动的方向都是怎样的?这幅画中是否存在不同的视角?哪些内容一再被重复?弗斯认为在解读儿童画的时候可以把握画的第一印象,但先不要急于下结论,应该考虑绘画者想通过画说什么,以及在画画的过程中是怎样表现的,然后将单个元素的感觉联系起来,并把这些感受当做一个整体看待。
      综上,在解读儿童画时,首先,成人应该对画面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了解画中颜色的使用,结构的分配等,以此来辅助对画面深层次的理解。其次,成人自己要对儿童画有浓厚的兴趣,正确的观念,抛弃儿童画是毫无意义乱画的思想,肯耐下心来看儿童画。再次,解读儿童画时,知道儿童的经历对绘画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了解儿童所处的环境、发展的阶段、特殊的事件,考虑这些因素对绘画者心理、情感带来的影响。最后,要将自己设身处地的与儿童画联系起来,体验画中表达的语言、情感。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解读儿童画的时候也存在一些矛盾的地方。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儿童画都隐藏着信息,是儿童情感的表达或抒发,怎样分辨出“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儿童画,这需要经验的积累,也需要对儿童画存在相应的敏感性。第二,儿童画中某些图形或形象会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果成人并不了解,就看不出它表达的特殊含义。比如,拱形代表保护和安全,人物处于同一水平线表示在画者心中地位平等等。这对相关知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第三,成人可能由于空间时间等的限制,无法完全了解对儿童绘画产生影响的事件或因素,这时更需要成人对绘画过程的关注,对儿童绘画世界的用心体会。
      
      参考文献:
      [1]格罗姆.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M].李■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罗泽・弗莱克-班戈尔特.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M].程巍,许玉梅,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郭湘红.解读儿童画[J].学前教育研究,2003,(2).
      [4]张敏敏.让儿童画出心中的画[J].小学教学研究,2007.(4).
      [5]李 ,李文馥,杨玉芳.3~6岁儿童绘画故事能力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
      [6]费玲玲.童心童趣的流“路”――浅谈幼儿期绘画的表现与表达[J].教育教学论坛,2011,(17).
      [7]陈华丽.我画我心――在绘画活动中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21).
      [8]刘剑眉.5~6岁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过程与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07,(6).

    推荐访问:画中 解读 隐藏 解读儿童画中隐藏的密码 儿童画作品解读 解读绘画中隐藏的生命密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