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中体西用_从中体西用到三个文明

    时间:2020-02-19 07:26: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同样是在西方列强的大炮枪口下,同样是被迫门户开放,同样是追求富国强兵以御外侮的终极目的,中国与日本,两个东亚近邻,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和结局:日本顺利实现现代化,成为世界强国;中国至今还在现代化的征程上努力奋进,虽然势头迅猛,距离现代化仍有漫漫长路。
      如果考虑到历史上两国之间文化、经济、国际地位的悬殊,竟然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实现了几乎是不可能的逆转,更让人唏嘘叹息!
      对这一段历史进行研究,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因素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以解开这“不可能的逆转”之谜,这是历史学家、文化学者的任务。我所感兴趣的是,尽管经历了不同朝代的更替,中体西用在中国仍是主流的、强势的意识形态,与日本的全盘西化、脱亚入欧形成鲜明对照;另一方面,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所经常看到的,却是相反的情景,在中体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在全盘西化的日本,传统文化却茁壮成长。种瓜者不得瓜,种豆者不得豆。历史就这样与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19世纪中叶,面对西方列强,同样弱势的中国与日本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全面输入西方文明。中国先是拒绝西方的一切,在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开始兴洋务,“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在甲午战败后光绪皇帝想学明治天皇,开始考虑改良维新,但以失败而告终;在与八国联军战败后,开始实行“新政”,不过除了废科举兴学校,其他各项全部无疾而终。
      两者的不同是明显的:日本面对挑战,主动变革;中国面对挑战,被动应变。日本全面输入西方文明,中国每一次战败都会往前进上一步,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日本从治本入手,达到治标目的,中国治标不治本,终于标本俱不治,只好用暴力革命重建新秩序!
      这里仅举一例。明治维新之初,明治天皇颁布“五条誓文”,即: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三、文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四、破旧有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于世界,大振皇基。
      这五条维新原则,每一条都与“中体西用”的宗旨大异其趣。在这五条原则指导下,日本在1889年通过了第一部近代意义的宪法,创立了议会。1912年国民的就学率达到95%,基础教育基本普及。
      我们可以说,中国之所以坚持中体西用,是因为我们曾经如此强大,乃至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我们的文化是如此的优越,乃至任何外来的文明都在无形中同而化之,而日本之所以不顾一切地全面输入西方文明,是因为没有这一切历史包袱。从更深层次看,日本著名学者、《激荡的百年史》作者吉田茂认为,日本曾经以中国为师,但因为远隔重洋,中国并无征服之举动,使日本人生成了“这种对外国文明不加警惕反而主动输入的性格”。中国近百年来饱受列强欺凌,因而始终对西方文明保持警惕,中体西用畅行无阻,全盘西化备受批判,吉田茂所分析的日本人的“文明观”由于不同的历史承载,在中国有了不同的版本。
      问题是,我们如此强烈地拒绝全盘西化,却在不知不觉中“西化”得一点儿也不比日本慢,起码在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文化领域是如此。与此相反,日本一开始就全面输入西方文明、坚持要脱亚入欧,但并没有丧失自己固有的文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但与西方文化并驾齐驱,而且愈见其光彩!
      当然历史真相远比我们所能分析和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现代日本通、曾任美国驻日大使的哈佛大学教授赖肖尔就认为,日本之所以能在快速实现现代化中顽强保持其文化传统,是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决定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在中国,虽然“中体西用”仍在继续,但从孙中山倡导两个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到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体西用的内涵正在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跃。

    推荐访问:用到 三个文明 中体 从中体西用到三个文明 托古改制的原因 托古改制和中体西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