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悬念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初探]数学课堂如何巧设悬念

    时间:2019-05-18 03:13: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设置悬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时必须注意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提出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悬念 语文课堂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107-02
      
      我们看《水浒》、《三国》等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时,发现一个共同点:在读者读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的时候,忽然来个“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这个戛然而止,让读者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越来越想往下读的欲望。这种方法,在小说中被称为中断的艺术。简言之,中断的艺术其实就是悬念的设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悬念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其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加强,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有利时机,恰当设置悬念,创造良好的课堂效果。本文就语文课堂的悬念设置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悬念的设置必须遵循的原则
      1.新课导入时设置悬念,遵循内容的趣味性原则。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要有良好的开端,教师必须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的兴趣,而悬念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从心理学方面来说,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机制,是由人们对所学对象感到不满足和疑惑不解而产生的,对大脑皮层有强烈持久的刺激作用,使人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悬念的设置,有利于好奇心的激发,而好奇心的激发,又有利于兴趣的培养,而兴趣的深厚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状况和课堂的效率。一个趣味索然的课堂,是谈不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如果我们能用悬念教学法,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的思维之弦始终处于一张一弛的状态中,保持思维的最佳运动状态,这才是理想的课堂模式。
      我们通常采用提问的方法来创设情境和引起学生的悬念。例如在教诗歌《当你老了》之前,我就问学生:“你设想一下,有一天,当时光的列车把你的爸爸妈妈带到老年的时候,当他们脸上布满衰老的痛苦的皱纹时,你能想象一下那时的情景吗?你会对他们产生怎样的情感?”这个悬念让学生们立即陷入了深思。一两分钟后,有人发言:有的说,爸妈老了,变得“丑”了,我仍会爱他们的,是他们养育了我呀;有的说,时间太无情了,真不敢想象风华正茂的爸妈有一天也会布满衰老的痛苦的皱纹,人生太短暂了,我从今天起就该“珍爱”他们……一股爱意由淡到浓洋溢课堂,并荡漾着。接着我们一起轻轻吟咏着《当你老了》渐进意境,学生们有点情不自禁了。此时此刻,诗中的万般柔情、千种蜜意,谁人不解?
      可见,悬念的设置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序及思维的状况等。如果在新课导入时老师的设疑不遵循内容的趣味性原则,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不到发挥,也谈不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如果教师在精心设置问题上下工夫,运用悬念教学诱导学生,让学生从心底产生一种疑问,生出诸多好奇,无疑会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原因的要求。同时,课堂上的悬念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会愉快地将自己的思维投入到探究科学知识的情境中去。
      2.在关键处、发散点设置悬念,遵循思维的思辨性原则。
      悬念可以设置在关键处和发散点,不仅教师能完成教学任务,突破教材本身,也能让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进一步实现向现实或历史拓展的目标,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迈进。这样,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教《项链》时,传统的观念认为作品中的路瓦栽夫人的形象是贪图享受的反面典型,现在,人们对路瓦栽夫人的思想行为有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因此在引导学生分析路瓦栽夫人形象这一教学关键处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路瓦栽夫人身上除了有让我们鄙夷的虚荣心之外,她有“可爱”之处吗?这一悬念,激起了学生多角度争辩的涟漪,不但让学生看到了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可悲的一面,也看到了她可敬的一面。有人说,她坚强得可爱,能正视突然降临的厄运,没有被吓倒,十年苦熬,什么都干,终于还清了债务,这种品质多么令人感动和敬佩;有人说,她面对困难,没有丧失自己的人格尊严,这一点令今天一些因金钱而迷失自我的人汗颜。有的学生还拿当今社会上的反面典型与路瓦栽夫人作比,肯定她的可贵之处。这些争论,不但较全面分析了人物形象,还提出了不少富有创新意识的观点,可以说是突破了小说主题范围,反思维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现实社会,并展开了关于人生价值、追求的讨论,既是艺术赏析,又是人格熏陶,更促进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触龙说赵太后》时,我这样设置悬念:赵太后和触龙拉了一会家常后,“太后之色少解”,为什么?后来赵太后笑了,这又是为什么?最后,赵太后说:“诺。恣君之所使之。”又是为什么?这一系列的悬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纷纷打开课本,仔细地搜寻起来,有的学生说,触龙拉家常,是套近乎,不至于一见面就遭太后的唾沫。有的学生说,触龙这样一谈,让太后认为他是关心她的健康,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触龙的防备。还有的风趣地说,触龙学过心理学,很会做别人的思想工作,首先给太后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境,再渐渐引到正题,最后令太后在不知不觉中落入“陷阱”……这些发言都很有道理。在分析课文时,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赵太后同意儿子做人质,这只是触龙的功劳吗?要是赵太后不听呢?历史上有因进谏而被罢官甚至丢命的吗?这一系列的悬念,使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发散,同时又深化起来。学生们都积极发言:有人说,屈原忠君进谏,却被排挤流放,最后含恨投江自尽;比干直言相谏却被剖胸挖心,落个悲惨结局。可见,君王纳谏,实为不易之举。有人说,如果听一听马寅初的谏言,我们今天就不会有如此巨大的人口压力。最后,大家都认为赵太后虽然性格有其蛮横的一面,但还是明智的,能识大体、明大义的,是一位能干的太后。这就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了赵太后。   这样,教师在关键处和发散点设置悬念,通过不断设疑、探讨、研究、解疑,环环紧扣,将教学活动不断引向深处和广处,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研究。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让他们体味到亲自参与并获取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答案的成就感,对学习产生浓厚、持久、稳定的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3.在矛盾点设置悬念,遵循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原则。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最大目标。利用悬念来调控课堂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发散性,这也是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课文的内容中,有时会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这正是师生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所在,也许是把握全部主题的钥匙。特别是在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时,运用矛盾分析法来设置悬念,给学生的思维之马以自由纵横的空间,能促进学生思维深刻性、批判性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分析《祝福》中的柳妈时,我问学生:柳妈这个怕“杀生”的女人,为什么劝祥林嫂在卖给贺老六时索性一头撞死算了?她到底是个善人呢,还是凶手?这一问,学生就纷纷议论:有人说她是善人,根据是她也是打工的,是最下层的受苦人,怎么会是凶手呢?有人说,她虽然用迷信恐吓祥林嫂,但不是故意的,她也相信鬼神,最多算是过失杀人犯。有人说她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善人,对祥林嫂没有足够的同情心,骗了祥林嫂拿全部工钱捐了门槛,最后让她在疑人疑鬼中死去,还不算残酷吗?有的说得更全面、更形象,称她是一个“以和善面目出现的害人者”。经过讨论,教师简单地总结一下,人物形象的分析就顺利完成了。
      可见,在课文的矛盾点设置悬念,是带领学生分析主题的最好方法。对悬念的分析过程也是学生对事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活动的渐进过程。解答悬念的过程也能锻炼学生通过深入分析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使他们的思维不断地得到深化,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结束新课时设置悬念,遵循思维的积极性原则。
      在一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有利于学生保持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因受到新的刺激而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中,为接纳新的知识奠定基础。我们知道,教材的内容一般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所以教材单元的教学重点、课文的编排顺序,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一篇课文结束时,教师不仅仅满足于对本课的小结,还可以找出本课与下一课知识的“交接点”,精心设计悬念,于平淡处起波澜,平坦中见突兀,就能再次悬起学生的心,使他们自觉产生解“迷”的需要。
      例如,在教完《勾践灭吴》这篇课文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悬念:越王勾践在国家生死关头,听了文种的谏言并重用他,获得了与吴国的和平机会,后来又休养生息,富民强国,终于在十年后灭掉了吴国,这说明纳谏的重要。同样是在国家的生死关头,有一位大臣在大家进谏失败之际,冒着被削官免职的危险,终于成功说服了性格蛮横的赵太后,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是我们明天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我虽然没有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却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悬念,学生便自觉地在课外预习了《触龙说赵太后》,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创设了条件。
      所以,在每节课结束时,教师应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带着探讨的悬念下课,为后面的新课蒙上神秘的面纱,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这样留尾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了铺垫,激发学生探索新旧知识间联系的兴趣,为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探索的兴趣,主动为教师留下的悬念自学课文,解决悬念。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让学生领略自我探索知识的情趣,从而体会到收获知识的喜悦,更重要的是长期下去,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设置悬念应注意的地方
      1.要“曲问”
      要使学生的思维松紧交替地从一个悬念扑向另一个悬念,曲折跌宕,进入最佳的运动状态,达到高度的思维快感,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把握好悬念的设置,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胡编滥设。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设置悬念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备课不只是备知识,更重要的是备思考的问题,看究竟怎么问下去,才能使学生的头脑充分地活起来。以创造“三主”、“四式”闻名的钱梦龙老师也是设计问题的高手,他曾总结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老师善于设计问题也是重要一条”。他把拐了一个弯的提问方法叫作“曲问”,认为“曲问”能让学生多动一会脑筋才能作答,因此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2.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理
      悬念的设置,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生活阅历等多方面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设定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问题难度太小,学生无需思考就能作答,调动不了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问题难度太大,易使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也会失去学习信心,更谈不上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如:让孩子们去摘桃子,不用跳,伸手就可以摘到,没劲;反复跳还摸不到,扫兴;跳一跳就能摘到,来劲!所以悬念的设置,就是要使学生始终处在“跳一跳就能摘到”的境地,让他们有劲地去摘取知识的果实。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而教师在教学上巧妙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只要在设置悬念时遵循以上原则,不仅能让学生在产生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也能拔动思维之弦,产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推荐访问:语文课 初探 悬念 堂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