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辨病与辨证论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肾结石的中医辨证

    时间:2019-05-12 03:30: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17-01  【摘要】:中医药防治脑血栓形成具有明显优势和较为广阔的前景。根据主脑血栓形成主要病机为肾虚为本,痰瘀阻络为标,确立基本治法补肾活血,化痰通络。临床论治脑血栓形成辨证分型主要为:气虚血瘀、阴虚血瘀、肝阳上亢、痰瘀阻络4型,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具有一定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基本病机;辨病与辨证论治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其发病率居脑血管病之首。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多数病人后遗偏瘫失语,生活往往不能自理,不仅给他们自身带来长期痛苦,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但至今仍没有一种能被普遍推广且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对本病的辩病辩证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现代中医界对脑血栓形成辩证治疗虽然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地探讨,然而从发展趋势来看,与该病防治需要还有很大距离,主要存在辩证分型不统一,主药不规范等问题。因此,笔者在学习中医古籍有关论述和现代中西医学研究新成果中,在长期流行病学调查和二十多年临床实践中,吸收各家之长,通过临床大量病例防治观察,认为脑血栓形成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痰瘀阻络→髓海失养,对于脑血栓形成辨证论治分述于下。
      1 辨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指肾虚(以肾气虚、肾阴虚为主),其次涉及肝脾,标实主要责在痰瘀。中风病多发于年迈之人。脑为髓海,而肾藏精,主骨生髓充脑,脑功能正常与否,与肾藏精、生髓功能正常与否关系至为密切。精足髓充,脑络畅行则脑神旺盛,清灵畅达,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协调。肾藏精以化气,为元气之所系,元气为脏腑功能活动及气血运行的原动力。若年老体衰、劳神过度,肾中精气亏虚则元气生成不足,气化不利,升降失常,一可致血流不畅,脉道滞涩而成瘀,正如《景岳全书》中所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王清任《医林改错》亦云:“人行转动,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二可致脾失健运,津液输布不畅则聚津成痰,痰浊内生。“五脏之病,俱能生痰……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同时多食膏梁厚味,运化失常,痰湿内生。肾阴不足,肾水不能滋养肝木致使肝阳上亢,化风化火夹痰流窜经络布为病。缺血性中风除半身不遂、口眼斜、舌强语謇等表现外,常伴有头晕健忘、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齿摇发脱、耳目不聪、性欲减退、疲乏易倦、夜尿增多、余沥难尽等肾亏气虚症状,同时也伴见老年皮肤色素沉着,舌质瘀暗或有紫点、紫斑,脉涩或结代等血瘀症状和形体肥胖、痰多流涎、手足肿胀、舌苔厚腻等痰浊症状。可见,年老体衰,肾精不足,元气虚损,瘀痰阻络,脑髓失养是脑血栓形成发病的病理基础。
      2 辨病治疗
      治法:补肾填精生髓、活血化痰通络。方药:地黄饮子加加减:熟地15g,何首乌20g,女贞子15g,山茱萸15g,仙灵脾10g,淮牛膝20g,,杜仲10g,丹参20,地龙10,川芎10g,茯苓20g,菖蒲10g,远志10g。
      方中何首乌、女贞子、山茱萸、熟地补肾填精生髓,何首乌补益肝肾,《本草纲目》称“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涩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之诸药上”;杜仲、淮牛膝补益肝肾、强壮腰膝;川芎、丹参、地龙活血化瘀;茯苓、菖蒲、远志化痰利湿开窍。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填精生髓、活血化痰开窍之功。
      3 分型论治
      2.1 肝阳上亢 证侯: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多有高血压病史。治法:平肝潜阳,补肾填精生髓,活血化痰开窍。自拟中风Ⅰ号方:天麻20g,钩藤15g,石决明30g,栀子15g,黄芩10g,杜仲20g,何首乌20g,女贞子15g,淮牛膝15g,白芍30g,益母草15g,茯苓15g,丹参20g,地龙10g,川芎10g,甘草6g。
      2?2 痰瘀阻络 证侯: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多见形体肥胖,咳嗽痰多。舌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治法:补肾健脾,化痰活血开窍。自拟中风Ⅱ号方:方法半夏15g,天麻10g,茯苓15g,陈皮10g,枳实10g,竹茹10g,石菖蒲10g,远志10g,胆南星5g,丹参20g,地龙10g,赤芍15g,川芎15g,何首乌20g,女贞子15g,淮牛膝20g,杜仲10g,甘草6g。
      2.3 气虚血瘀 证侯: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治法:益气活血通络,补肾填精生髓。自拟中风Ⅲ号方:黄芪30g,川芎10g,丹参20,地龙10g,红花10g,茯苓20g,菖蒲10g,何首乌20g,女贞子15g,山茱萸15g,仙灵脾10g,淮牛膝20g,杜仲10g。
      2.4 阴虚血瘀 证侯: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细弦数。治法:补肾养阴,填精生髓,活血通络。自拟中风Ⅳ号方:生地15g,何首乌20g,女贞子15g,山茱萸15g,麦冬10g,仙灵脾10g,淮牛膝20g,杜仲10g,丹参20g,地龙10g,川芎10g,茯苓10g,菖蒲10g,远志10g,甘草6g。
      以上各证型如伴有兼证(症)则随证(症)适当加减或随兼证合方加减。夹痰加半夏、胆星、天竺黄;夹湿热重,苔黄腻加薏仁、佩兰、黄连;失眠加酸枣仁、夜交滕;上肢瘫重加桂枝、桑枝,下肢肢瘫重加淮牛膝、杜仲、桑寄生;舌强言蹇或失语加菖蒲、远志、郁金;抑郁寡欢加郁金、合欢皮、柴胡舒肝解郁、悦心安神;肢体拘急、痉挛、肌张力高加白芍、伸筋草、木瓜、葛根柔肝舒筋解痉,甚则加全蝎、蜈蚣通络解痉;肢体浮肿沉重者加麻黄、茯苓、薏仁、桂枝、路路通通络利水;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泻热通腑;纳呆加山楂、神曲、麦健开胃。后遗症久瘫不愈加水蛭、全蝎、蜈蚣、僵蚕、壁虎等虫类药及鹿角胶、龟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   4 病案举隅
      农某某,男, 60岁,退休干部。2000年5月2日18时以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便进行性加重三天为主诉,伴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头晕,时有面部及左上肢或四肢抽搐,面色稍潮红,舌暗红苔黄根部黄腻,脉弦细而入院。查体:BP150/100mmg,神清,精神差,颈软,左上下肢肌张力下降右侧正常,肌力:左手指关节0级,左腕关节1级,左足及踝关节2级,左膝及髋关节3级,左上下肢深浅感觉轻度减退,站立行走困难,平衡功能:坐位2级、立位1级,其余无明显阳性体征。空腹血糖为13.20mmol/L,尿糖(+++),头颅CT: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西医诊断: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Ⅲ期;Ⅱ型糖尿病。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辨证为痰瘀阻络,肝阳化风。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先治以化痰开窍,平肝息风,活血化瘀,佐以养阴补肾。方用中风Ⅰ方合Ⅱ号方加减:桑寄生20g,钩藤20g,法半夏10g,茯苓20g,陈皮10g,石菖蒲10g,郁金10g,川芎10g,丹参20g,地龙10g,天麻10g,石决明30g,牛膝20g,何首乌20g,女贞子10g,黄芩10g,姜活6g,甘草6g。水煎服,连服10剂,每日1剂,每天3次。配合清开灵、胞二磷胆碱、纳络酮静滴及口服降糖药等治疗,第2天病情进展已基本得到控制,左上肢抽搐时有发作的次数减少,6天后左侧肢体麻木、瘫痪和言语不清已明显好转,左上下肢各关节肌力达4级,已无抽搐发作,但见口干多饮,舌淡红,苔薄黄欠润,脉弦细,提示风痰瘀之标实渐减轻,气阴两虚之本虚渐显露,治疗改为益气阴养补肾治本为主,佐以活血化瘀通络,方用中风Ⅲ方合Ⅳ号方加减:黄芪30g,川芎10g,丹参20,地龙10,何首乌20g,麦冬10g,生地15g,淮山20g,山茱萸15g,丹皮10g,、茯苓10g,淮牛膝20g,葛根15g,黄连6g,黄柏6g,甘草6g。连服20剂上述诸症消失,行走正常,生活完全自理,全愈出院。出院后间断辨证服中药调理,随访至今未复发。
      4 讨论
      脑血栓形成归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中风是中医四大难证之首,四季皆可发病,且多留后遗症。中风的理论源于《内经》,成形于《金匮要略》,历代医家认为多由风、火、痰、瘀、虚所致。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个体化治疗的具体体现,是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主要治疗方法。近代各家采用不同的分型方法,辨证论治,一般将本病分为风痰瘀血、肝阳暴亢、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证型,由于分型复杂,治法各异,医者难以掌握,临床应用无所适从。为此,笔者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博采各家之精华,根据二十多年临床实践结合现代中西医研究成果,认为脑血栓形成急性期以风、火、痰、瘀、毒之标实为主,瘀阻脑络、诸邪内生化毒损伤脑髓为急性期病理关键,而恢复期以肾虚(气虚、阴虚),脑髓虚损之本虚为主,后遗症期多为死血顽痰深留脑络,髓海空虚所致。故临证治疗以分期论治,辨病辨证结合,急性期在活血化瘀、祛邪解毒、补肾护脑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恢复期则在补肾填精、养髓荣脑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后遗症期则在逐瘀涤痰,通经透络,补肾养髓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强调活血和补肾贯穿于整过治疗的始终,活血化瘀多选用川芎、丹参、地龙、益母草、赤芍、红花等,补肾填精多选择用何首乌、女贞子、山茱萸、仙灵脾、淮牛膝等柔润之品。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活血药可以降低血粘度,提高大脑动脉的血流供应,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而补肾药能增强与意识有关的脑干网状结构功能,兴奋锥体束,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增强脑血管的张力及脑血流量,增强细胞膜的功能,改善脑代谢[1],仙灵脾、首乌、女贞子等补肾药具有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及神经生长因子有受体促进等作用[2,3,4]。辨证分型是在风痰瘀血、肝阳暴亢、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证型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研究进一步简化为肝阳上亢、痰瘀阻络、气虚血瘀、阴虚血瘀4型,并确立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和协定处方,经十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对于临床治疗脑血栓形成有一定针对性和实用性,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但脑血栓形成作为一种常见、多发的中老年病,对于治疗该病辨证分型的规范化和较为确切疗效评价尚须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温红伟.补肾活血法治疗脑梗死62例.光明中医,2007,22(1):62-63
      [2] 左壮,李顺成.自由基及中西医结合研究.北京中医,1991,(1):58-60.
      [3] 梁晓春.肾虚、衰老与自由基的关系以及补肾药对自由基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8):511.
      [4] 江黎明,李志明,韩宝铬.神经生长因子受体活性中草药及其成分的筛选.中草药,1994,25(2):29

    推荐访问:辨证论治 脑血栓 治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