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发挥译者主体性作用在翻译中表达散文的韵味_译者主体性

    时间:2019-04-25 03:35: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译者的主体性是指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作用。本文以明代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志》及刘士聪先生的译文为例,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以表达散文的韵味。
      关键词:主体性 韵味 意境 白描 声响
      根据屠国元、朱献珑两位学者的观点,原作者、译者、读者、接受环境(包括原语和译语的语言文化规范)等因素之间的相互指涉相互制约从而促成翻译活动的整体性,而译者主体性在其中无疑是处于中心地位的,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1}在本文中,译者的主体性是指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体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突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翻译这个复杂过程指的是从原文本到译文本的过程,一般可以分解为两个步骤:一是对原文的预先理解,二是译者对原文的后处理和表达。结合刘士聪先生翻译的《项脊轩志》,如何在翻译过程的两个步骤中发挥译者主体性,以传递散文的韵味,笔者将从如下两方面来论述。
      一、翻译的预先理解过程中译者主体作用的发挥
      文学翻译过程要求译者积极发挥主体能动性作用。翻译首先要译者自己理解原文,然后再换成译入语进行表达。理解的对象是原文,透彻地理解原文是完成一篇好译文的首要前提。虽然文学翻译被视为艺术的再创造,但是译者的再创造活动必然受到原著与原作者的制约。译者要首先对原著与原作者负责,尽可能将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完整地保留。译者是翻译转换活动中最活跃的要素,他要充分调动头脑中的预存信息,利用一切手段,力图进入原作者与原著所建构的世界,对原文的精神准确地把握。本文所选择的归有光的散文颇具特色,他效仿《史记》写法,兼取唐宋大家风范。历史地看,归有光恢复散文的生命,善于言情,他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项脊轩志》作为归有光的代表作,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点是译者在预先理解时需要掌握的:
      第一是散文的意境。散文意境多以人物及其活动为中心。《项脊轩志》的末段写:“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吾妻死,室坏不修。”这样生动的话语完全是出自真情才写得出来。作者在描述之余,把万千感慨,凝成最后一句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虽无一字言悲,却令读者感受其惨恻。
      第二是散文的手法。归有光自己说:“余谓文者,道事实而已。”{2}归有光是明代文章家中少有的以“白描”见长的。在《项脊轩志》的开头一段,作者以丹青妙笔,勾勒出项脊轩内外的景观,使读者如见其室。语言朴素、清新,而内容又很切实,读者立刻就在头脑中勾勒出一间斗室以及其雅致的景色。
      第三为散文的声响与节奏。文章要讲究声韵,使句子长短适度,声调抑扬铿锵,有助于打动读者。在《项脊轩志》第一段描写景色时,说道:“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读来朗朗上口,四字一组,排列整齐,节奏感十分强。
      以上笔者对归有光及其作品《项脊轩志》进行了分析,以期将原文理解得更为透彻。而对原文透彻的理解是进行翻译和翻译批评的基础。有鉴于笔者在前文已探讨了《项脊轩志》几个问题,即散文的意境、白描手法和声响及节奏。对照着,笔者也要探究一下这几个因素在译文中的再现,是否得到了恰当的传达。
      二、翻译的后处理表达过程中译者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翻译的前理解过程,译者要尽量忠实于原文与原作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解读源文本。而在翻译的后处理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得更为明显。译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利用译入语的艺术表达力,实现理想的转换。刘士聪先生在其著作《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一书的前言中谈道:“我认为,翻译,这里指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语言艺术,其至高境界是再现原文的韵味。……译者……传达给译文读者。译文的韵味是原文作者和译者共同创造的产物……”{3}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翻译活动必须通过译者的主体意识的发挥才能完成。所谓“翻译主体性”是指翻译的主体及其体现在译作中的艺术人格自觉,其核心是翻译主体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4}
      随着译者主体性地位的确立,能否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被视为译作成功的关键。翻译绝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转换,译者充当的是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传递使者。正是译者创造性的劳动使得原作的生命得到延续。正因为如此,翻译不是原作的简单复制,而渗透了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阐释和表达。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仅有词汇句法层面上的,还有社会文化习俗上的。正是这些差异为译者带来了创造性再现的可能。译者可以充分发掘两种语言的特色与潜力,艺术性地再现原著风貌。原作若是一件精美艺术品,那译作也必须还是一件艺术品。下面就结合原文和译文具体考察,译者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进行译文的表达。
      就整体而言,译文把握了原文的精神实质和感情基调。语言风格也符合原文特点,朴素清新。译笔十分巧妙,不时有佳译显现。
      首先是散文的意境。就意境而言,由于其抽象性,讨论时往往空泛。这里笔者想就具体例子,通过分析译者的遣词造句来看译文如何传达原文意境。归有光文笔清新隽永,擅长捕捉琐事来体现深刻思想感情。他怀念早逝的妻子,文字间流露出对过去两人美好生活的缅怀,可这份深情并未字字吐出,而是在结束时淡淡着墨。这样的意境到了译文中应如何体现呢?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面临两种语言转换时,注意到英汉语言的差异,积极去跨越文化障碍。在原文面前,译者不能亦步亦趋,应该发挥自身的语言修养和艺术创造力,首先变动原文句法结构。原文乃一整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译者将其拆为两句。“In the courtyard there was the loquat tree my wife had planted the year she died. It stood there with graceful poise, its top spread out with exuberant foliage.”第一句话首先出现“In the courtyard”仍旧不离项脊轩。然后使用“there be”句型,将枇杷树列为句子重点。之后再加一个定语从句“my wife had planted”,交代何人所植,时间为“the year she died”。这样一层一层,层层叠加,一咏三叹,产生惊人的好效果,强过并列结构。更妙处还在最后一句,中文为“今已亭亭如盖矣”,英文没字字对译。译者深谙译入语语义结构,将其拆成两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先讲“亭亭”之姿,译者译为“stood there with graceful poise”。原文并没有动词,这与汉语特点有关,而英文若要成句,则必有动词。“stand”用得好,颇有一些拟人的味道,仿佛枇杷树已成为妻子的化身,或是两人爱情的见证。“graceful”替换“亭亭”也很准确,因为“亭亭”一词根据词典释义本就可以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作者在此语带双关,睹物思人,寄无限哀思于景物。第二个分句“its top …foliage”与原文似乎找不到对应词,殊不知这正是译者苦心将原文“如盖”再理解后做出的解释。像笔者前文试译为“like a crest”,则文采全无。译者使用“exuberant foliage”,既雅致,又将树之繁茂状刻画得准确、生动,可谓佳译。当然这种艺术性的变更与创造并非胡乱篡改,译者还是要小心翼翼地忠实于原作思想,时刻自觉地用原作来约束自己的创造性劳动。   第二点笔者想考察一下散文笔法翻译。文章应是情感自然流露,这种笔法自然、随意,不经意间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感情。原文如此,译文是怎么样的呢?原文对项脊轩的总介绍,作者采用了“白描”的写法,试看作者如何描绘庭外景色:“……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 ,亦遂增胜。……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雅致的庭院景色。再来对比一下译文,不难发现,原作精髓,尽为译作所得。“I planted some orchids, laurels, bamboo and trees and …not bothered by the presence of man.”译文通顺晓畅,无一雕饰痕迹。用“cheer up”来译“增胜”,创意十足,妙不可言。写小鸟在庭中觅食,不为人所动,意趣盎然。英文译为“not bothered by the presence of man”更是贴切,将小鸟描绘得像人一般,“bothered”很是形象生动。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下观照的再创造是在不违背原著思想与艺术风格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自己的译文与原文风格协调一致,不仅忠实传达原著内容,更能传神。
      最后笔者想简单探讨一下散文声响及节奏的英译处理。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来表达。语言包括有声与无声的语言。作为有声的语言,其中有声响与节奏。声响与节奏都能产生一种感觉。由于“语言的声响与节奏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志之一”(刘士聪语),尽量将其译出,确实能增强译文美感与可读性。《项脊轩志》全文流畅清新,读之朗朗上口,与作者讲究声韵是分不开的。试举一小例进行解读。在第一段中, “三五之夜……珊珊可爱”。句式平整,很有韵味。对原著的语言、思想和意象的解读是翻译的前提,可是若想将原文的这些要素在译文中再现,必然要求译者创造性主体作用的参与。译者的主体因素,如语言修养,艺术鉴赏力等都会在翻译过程中影响译文的最终生成。刘先生多年从事中外文学作品的译介,语言成熟,艺术修养极高。其译文必然是建立在对原著忠实理解基础之上,进而发挥个人主观创造力而生成的。现引刘先生译文对应如下:“On the fifteenth night…when a gentle breeze arose, laurel leaves rustled with flecks of moonlight shimmering on them. …the leaves rustling in the wind.”首先在选词的层面,译者选用“rustled”、“shimmering”、“rustling”等动词,无一词苍白无力,皆是生动活泼的动词,体现原文景色如诗如画的动态之美。在句子结构层面上,译者将原文略做调整,使用几个分句,并将原句拆为两句,保持语义的层次感,有景有声,译文的并列结构既保持结构一致性,又有音韵之美感。在整体而言,译文语言也较好地体现出原文的风景画般的特点,将如诗如画的景色用英语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完成一部优秀的译作绝非易事,其过程牵涉到译者多方推敲,仔细思量。译者需不断探索原作和译作的关系,以及翻译中主观意识的体现等多种要素。在变更与不变、灵动与生硬、积极与被动之间加深理解,精准判断,有所取舍,这样才能再现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刘士聪先生的译文无论就宏观整体还是微观选词造句而言,都较好地体现了原作韵味与风貌。笔者浅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积极发挥主体性作用,对原文作者及作品有深刻体会和理解,然后再表达阶段对两种语言文字掌握到位,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中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由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因素,如译者的个人文化语言修养、对原作以及作者的解读等都会影响译文的质量。合理、恰当的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使译文忠实于原文,并促成文学翻译的最终目标,“再现原文的韵味”(刘士聪语)。译者的创造性劳动也就硕果累累。
      {1} 屠国元,朱献龙.译者的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8-14.
      {2} 吕慧鹃等.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四卷(元明)[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278.
      {3} 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2.
      {4}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研究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6-11.
      参考文献:
      [1] 陈大亮.谁是翻译的主体[J].中国翻译,2004(2).
      [2] 郭预衡.古代文学探讨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 刘衍文,刘永翔.古典文学鉴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4] 王达津.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论文集[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省略

    推荐访问:主体性 用在 韵味 译者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