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陈凯歌拒绝道歉_陈凯歌,够了,我不是知识分子

    时间:2019-04-23 03:21: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我永远不去扮演仲裁者、审判者,我永远只作观察者。我的电影里没有结论,没有回答,只有提问。我觉得没有人在意你陈凯歌的答案和结论是什么,大家在意的是看电影的过程。你能做到让观众在意看电影的过程,你就成了。
      陈凯歌.找回现实 拒绝主义
      6月23日上午十点,在京的一些媒体如约出现在电影《搜索》的看片会上。放映前,制片人陈红不施粉黛也特地赶来在其间就坐。整整两个小时的片长,先睹为快的人们有欢笑、有哭泣,但更多的却是在灯光渐亮后面面相觑的惊奇:这,怎么会是一部陈凯歌的电影?!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窦,只因为他是陈凯歌——那个曾拍出《霸王别姬》让“中国电影拿过世界冠军”的凯爷,也是拍出过《无极》在网上被解构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被大众狂欢消费的苦主。于此两个标志性节点前溯回望,他还是在1984年拍出行板如歌的《黄土地》而标注中国第五代导演集体登场的旗手,也是近几年在国产电影收复票房失地的一片欣喜中,继续不温不火秉持艺术理念拍出《梅兰芳》、《赵氏孤儿》的导演。
      “艺术”是他的标签,“知识分子”是他的头衔,不管这些是他主动以求还是被动所获。更别说围绕他的作品而阐发出的“寓言性”、“玄学性”、“架空性”等等现代、后现代的学术名词。一句话,陈凯歌的作品总是有“意义”的,必须的。现在的问题是当他自己都在刻意地在同“意义”划清界线,大众却非要让他和“意义”勾肩搭背。“知道它可怕在哪儿吗?就在于它是薄薄的纸做的,不用丁点力气就能把它撕开。可要真能撕开,你大伯、你爷爷早就撕开了,既然他们都撕不开,那到了你这儿……”这词是电影里邱如白说给梅兰芳的,人们却都把这当成陈凯歌的夫子自道。
      这也难怪。“那时喊凯歌为凯爷。这也是跟那个特殊时代背景有关。每个人好像都有一种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使命感,对原来电影的摒弃、批判,希望找到自己艺术表达的想法很坚决。”陈凯歌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同学陶经回忆说,彼时是1978年。“我一直不能以轻松的态度看待生活……我试图做的,就是在审判台空着的时候自己走上去,承担起我应承担的那部分责任。”在2001年出版的回忆录《少年凯歌》里,他自序如上。这本小册子在日本的书名是《我的红卫兵时代》。而此番坐在笔者面前接受采访,陈凯歌甚至就采访提纲先行用笔写好了满满几页纸的回答,如同授课前认认真真做的讲义。而当我们正式开始对话,他再也没去观瞧这些密密麻麻文字一眼,“够了,我不是知识分子,我拍的都是特牛B的傻B”。他说。他拒绝任何对他个人与作品既有的定义,极力给一切关于他的刻板印象“去魅”。
      《搜索》不便剧透,但是一定比你想象中的还要“贴地飞行”。这一次,陈凯歌不再高蹈任何宏大的命题,更和历史与未来无涉。电影改编自网络小说《请你原谅我》,本文所指恰是当今中国社会现实病症,直击人肉搜索、媒体底线、网络暴力等社会热点问题,你会为其中“这不是失踪,而是私奔”想到微博红人王功权。而作为影像呈现,你会看到群星灿烂:姚晨在戏中一句“你丢了你的工作,我丢了我的工作,你丢了你的爱人,我也丢了我的爱人”让人在联想中不免唏嘘,至于戏假情真的“赵、高”恋,出品方甚至预备在电影上映后再出一个版本的“现场实录”。当陈凯歌找到了“现实”,拒绝了“主义”,你依旧可以从片中读出他对冷血权贵的态度,也可以挽着女友一道数片中陈红饰演的角色换了几个爱马仕包包。
      “现在我就想拍我身边的人和事儿,发生在我周围的,我能够触及的现实生活,我觉得中国电影装聋作哑的时候忒长了。所以我不会拍软绵绵的都市童话,我要拍和现实生活接上气的电影,我以后还会这么拍。”陈凯歌说。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消费李宇春、郭敬明、冯小刚,也需要消费陈凯歌。我们不需要真正理解他们,但我们就是需要他们。这是陈凯歌的命运,也是《搜索》些许的忧伤……
      
      “够了,我不是知识分子”
      BQ:电影放映完后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次你终于回归社会主体,接地气了”。听到这样的评论,我想知道你做何感想?
      CH:其实长久以来,大家对我不了解。或者说想象我毕业于电影学院,拿过戛纳金棕榈艺术范儿十足的人?其实这电影才真的是我。大伙这么说我,我自然把它当作赞扬,但就我而言,我不觉得这是个意外的事儿。
      BQ:既然这部电影反映的才是你的“真我”,为何之前你一直要通过“那些”作品向大众展示你的侧面?
      CH:受压抑啊。各种各样的压抑,比如你能不能拍接触现实的作品?电影不是个玩闹,你作为干这行的人,自己能走多远?我说这个压抑并不是人家压制我,或者说体制如何……
      BQ:更多的是你自己内心的纠结?
      CH:你得让自己释放出来,我也是小三十年一路趟出来,这个那个的不容易。这么说,电影学院教你把这事当神圣艺术殿堂,教你对电影的敬畏心,这对不对?对!但久而久之,你是不是又特拿这当回事了?这就有问题了。拍《搜索》是我头一回把拍电影这事放下了,更加直觉,我就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更加直觉地更加感性地去拍。
      BQ:我看过你在好莱坞拍摄的《温柔的杀我》,那是个欲爱纠结的电影,偏于惊悚,但个人感觉那片子你也是放下了。可回到国内,从《无极》到这几年《梅兰芳》、《赵氏孤儿》,恕我直言你是端着的,或者说是典型知识精英分子趣味的格调。但《搜索》你这么一转身,真的让人有点始料未及。
      CH:其实你看我之前的经历,下过乡、当过兵、当过工人,我跟知识分子这事儿挂不上钩,我不是看不起知识分子,那是一特牛的称呼,但我是不是知识分子?够了,我特怀疑。
      “我拍的都是特牛B的傻B”
      BQ:可实际情况是,不管在哪儿,说你是知识分子型的导演,很少有人会提出非议。
      CH: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我现在终于想明白了,我电影拍的都是什么,就是最牛B的傻B。从《黄土地》开始,一叫翠巧的女孩要去找八路,非要过黄河结果淹死了,傻吧。最典型是张国荣这程蝶衣,这舞台上是戏,你非要人戏不分、雌雄同体,你不有病吗?但你能在经历无数劫难后,一剑怒挥,了断了生命,这牛吧。咱再说葛优演这程婴,先把自己孩子献出去了,又给了自己十五年的仇恨虐着心过不去,但做的事是不是就是牛B的。
      BQ:《搜索》中这样极致的人物似乎没了?
      CH:怎么没有?高圆圆演这叶蓝秋啊,被人肉(搜索)了,可你把这诊断通知书拿出来放网上,自己这点事不就抖落清楚了吗?可她不,她就觉得我不欠你们任何人一个解释,这就是个性。这就是我喜欢的角色。
      BQ:我插一嘴,你是不是也想做一个“最牛B的傻B”?
      CH:哈,我要能做到,我就不对这样的人如此仰慕了。
      BQ:可你这一路走来,我觉得你起码是,身虽不至,心向往之。
      CH:不是,我喜欢这样的人。我就喜欢这混不吝的人,我喜欢老舍先生这样的,能举身赴清池。
      我们快乐地生活在当下,饱尝这滚滚红尘中的活色生香,为什么我不承认自己是知识分子?抱持着知识分子的惆怅?这像是二十年前北岛老师的话吧。今天这个时代,谁抱持着知识的惆怅,第一他肯定不快乐,第二他肯定拍不了电影。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不接受知识分子的惆怅。
      BQ:为什么?
      CH:现在年轻人,吃哈根达斯看美国电影,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你怎么能对年轻人喊,停!错了,你们得听京剧。这就是你错了。
      BQ:你什么时候看明白这事儿的?
      CH:这还用怎么看,不是一直都这样了吗?
      BQ:那为什么你拿那么大调拍《梅兰芳》、《赵氏孤儿》,这显然不是给15~25岁当下的主流观影人群看的?
      CH:《梅兰芳》是这样,我特别想拍那些委屈得让人心疼的人,你说他哪天痛痛快快地活过?那么多头衔,最后给抬成人民艺术家了。我不是要用一个大格局去表现他的历史贡献,我只是想在电影里说一个可怜的人,他太委屈了。我相信毛主席说的“反潮流”,我不喜欢随大流见风使舵的,风从东边来,我往西边去,这个没劲。所以我绝对不会拍一个软绵绵的都市爱情剧,既然要拍现代题材,就得面对现实,现实里就有好多问题。
      “我现在能以轻松的心态看待生活”
      BQ:我们走一个轻松点的话题,电影的调调是都市小资化的,但是一开始几位北京范儿的演员出来,京腔京韵地往那一戳,让我们有点出戏。北京这几年随着城市化的拓展,开始成为都市爱情题材影视作品的背景板了,但是胡同片子味儿的东西出来,还是很少见。特别的,我最后一看字幕电影还是在宁波拍的,这是不是有点让人觉得错位?
      CH:这不是问题,宁波的自身人口不过是外来人口的三分之二。现在哪个城市不是流动的?在北京我就觉得自己是个外地人,说我这口儿的太少了。这是个大变动、大融合的时代。
      BQ:不错,电影中的演员也是五湖四海,比如赵又廷说京片子这事……
      CH:还有人说我这京腔他听不懂的。我是觉得拍电影没成见最好,我也没有挂碍,我得说这是我的一个进步。
      BQ:是不是到了一定的年岁,人都会向生活妥协。我记得你在《少年凯歌》自序里有句话,“我一直不能以轻松的心态看待生活”,现在呢?
      CH:我现在能了。不是,你没经历过,你就特难体会受伤害的感觉:(“文革”)你爹在你面前让四个人给撅着,喷气式……你作为儿子的自尊心被伤害了,你这时就该拿一板砖上去,X你大爷,放开我爹!可我那时才十四岁,我没有这样做,我甚至为了划清界线推了他一下……这事就搁在我心里,越往后想越觉得受到伤害,凭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是我?然后我插队当兵8年,浪迹天涯的经历,这不是自我放逐,是被人驱逐出了北京。所以我觉得我没有本钱去担当一种知识分子的惆怅。
      BQ:这种暴民的狂欢,在电影《搜索》中未尝不是?没有人是凶手,但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牺牲品。我记得你曾说“文革”在某种意义上讲并没结束。
      CH:这话题说大了……网络暴力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在中国人谁都不快乐,所以在网上就变成了一种宣泄,不一定是针对谁,就是路过,赶上谁了,啪一板砖怎么地?我都理解。
      BQ:你在微博上似乎并不活跃。
      CH:我就是沉底爱看热闹。最新的热闹是我儿子的,他在人人网上的照片被人都曝光了。我劝他这事出来就出来了,你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呗,他都关了。我问他为什么,他特一本正经地说,“再也不能是原来那样了!我受伤害了,我的隐私被窥探了”。他才15岁,把这事看这么严重,我挺难受的。
      “我拍什么电影都不堕落”
      BQ:如果没记错,这是陈导的作品序列中第一次从网上找到电影脚本。我想知道你怎么看待网络小说?
      CH:这是一网络小说,但它要没发表在网络上,通过别的平台让我看了,我也会用它。
      现在我就想拍我身边的人和事儿,发生在我周围的,我能够触及的现实生活,我觉得中国电影装聋作哑的时候忒长了。所以我不会拍软绵绵的都市童话,我要拍和现实生活接上气的电影,我以后还会这么拍。
      BQ:众所周知,过往你的作品曾被一次网络狂欢所消费,这次是不是想对那次经历有所言说……
      CH:你无非是说,是不是因为《无极》,所以我拍了这片子?我得明确告诉你,不是,谁要把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受放在自己的电影中去表达,这是一傻B啊。
      BQ:梳理你新世纪十年的创作,和这次《搜索》类型比较像的是《和你在一起》,这样的片子带有明显的“进入中国内部市场”的指向,而不是像《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这样,带有明显的“国际企图心”,当你不再去追求宏大叙事,不再去明显地扛那面“涵养中国电影”的旗帜,回归到都市男女的情感欢爱,会不会担心大众说你堕落了……
      CH:不是跟你抬杠,你别误会,我放开说这事。我想拍各种各样的电影,我本人没变,只是拍摄的题材故事有了变化,拍商业大片,我堕落;拍贴近生活的,还堕落。那你让我何去何从?其实,我是一以贯之的,我拍什么电影都不堕落,我拍什么电影都有真实的东西在里面。我是永远想拍好电影的人,这是我的惟一标准。
      BQ:你怎么定义自己认同的“好电影”?
      CH:有一点,我永远不去扮演仲裁者、审判者,我永远只作观察者。我的电影里没有结论,没有回答,只有提问。我觉得没有人在意你陈凯歌的答案和结论是什么,大家在意的是看电影的过程。你能做到让观众在意看电影的过程,你就成了。
      BQ:知识分子的一大特点就是自以为坐拥真理,你对此很是反感。
      
      CH:哎呦,那些特想去给答案的人,你最好离他远点。这太可怕了,凭什么你说的就是对的?我拍《搜索》就是高高兴兴的,这里面没有是非,没有对错。
      BQ:是不是可以将这部片子视作你真的脱去自己的“纸枷锁”了?
      CH:我没纸枷锁,我不配有纸枷锁,梅先生这么说自己行。
      BQ:《搜索》应该定义为完全的商业电影了,你对于商业电影有何看法?
      CH:这个时代就是属于年轻人的,我特别希望大家能了解一个事:就一类电影是我向往追求的,就是好电影,虽然我做得不能尽善尽美,但我一直没放下这念头。有的电影,看了让你添堵,但你看完还是喜欢。多数电影该是让观众享受观影的过程,结论和答案都是次要的。好电影不分年龄,没有人会拒绝一部好电影,导演最大的谦虚应该表现在:如果票房不好,你自己检讨去。拍好电影是一直让我不敢偷懒的信条,我的标准始终在那儿。
      BQ:作为现实主义题材,在中国的语境中,常常会在前面加上“批判”两个字。你选择了都市爱情故事这个题材,但是中国当下的现实题材银幕呈现有诸多不便甚至不能,作为一名也遭遇过禁放的导演,你如何看待?
      CH:没什么看法,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提供答案的导演,你会觉得很受委屈。但电影就是各人有各人的钟爱,每个人看的东西都不一样。电影可以提问,你说作为导演你没有态度?这是瞎掰,但态度并不一定就该是观众的态度。我觉得这事不要当一说辞,拍电影当然需要智慧,《搜索》中其实有不少会心一笑的地方。比如王学圻老师是一富豪,那他代表的是什么?资本,冷血的资本。
      “我就要求生动、生动,还是生动”
      BQ:王学圻老师是你的御用演员,坊间有个说法演“十三燕”你让他拍了六十多遍,完了他整个人开了。
      CH:那有点夸张,有场夜戏拍了三十多条还没过,我仗着跟他是老交情就说这镜头还没过,你先回去吧。完了这一晾就四十五天,再来还不对,那接着拍,直到有一条,咣当有了!就像是一个杯子,喝了一千多遍水,你说脏不脏?你得先把这杯子洗喽。所以我要求你接一个新戏要把之前的都忘了,就像头一回当演员,那出来的东西自然不一样了。
      BQ:这次王学圻老师挑战富豪角色,谈谈你怎么跟他说戏的?
      CH:你没瞧他一下子年轻二十岁了嘛(笑),王老师可六十六了,这次戴上发套,捯饬得完全变样了。戏里光西服就十几套,我们请专门的裁缝现场量身定制。其实再有钱的人,也是一般人,你别憋着劲非要去找人物的特殊性,那导演是傻B。你先找他的共性,有洁癖,爱挑剔,他就是一如此关注细节的人,可现实中这些老板确实如此。《搜索》这戏不是别的,是我在塑造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我就要求生动、生动,还是生动。
      BQ:演员私下好像说过你是个很好的鼓动者……
      CH:姚晨在戏里是一电视台社会记者,她来了第一面我就给她灌输一条,你就是个记者,怎么着?高圆圆也一样,怎么就被定位成公主了?清纯了?你没见到她眼角余光那一丝邪恶吗?王珞丹也是,风风火火找我来了,我心里话,没好意思直接说出口,你就是一屌丝啊!恰好我这戏里有这么个角色,那干脆就扮上吧。结果电影最后,她辫子一梳,大脑门亮出来跟姚晨演的老记叫板,这是什么?屌丝逆袭,今天的苦逼青年太理解这个了吧。陈红也是,平常操那么多心,那电影里你去演个享清福的,但没真爱。这些东西看在眼里,才是我的资源。所以我说我不能再装聋作哑了,因为你身边这事就不是装聋作哑的事儿。它是一个很严峻,很严重,很残酷的现实。
      BQ:还是想听你说说怎么给这些演员说戏。
      CH:出意外啊!高圆圆、赵又廷演我这戏好上了,媒体又说我这是炒作。人家真心爱上了,你不祝福,你炒什么作啊!所以也别说我导戏怎么着了,我对他们这事评价只有一句话,证明我选角选对了。他们俩在这戏里没出来,戏假情真成了。那返回头,我这戏能假得了吗?怎么做到这点?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要让演员相信这个故事,相信这个角色,一旦他们就是了,那还用演吗?
      BQ:和陈红呢,作为夫妻档,你们一路走来,我很想知道你怎么跟她说戏?
      CH:哎呦,我把她说哭了这回,拍到第二十九条,她坐在王学圻面前,抑制不住地哭。完了让助手跟我递话,不是别的,就是觉得没完成角色,自己难受。有这劲儿就行,一定能演好。包括姚晨,这是一个大女人。最后拍分手戏,“你丢了你的工作,我丢了我的工作,你丢了你的爱人,我也丢了我的爱人”。这话你咂摸去,换哪个女演员能说得过她?
      《搜索》剧透
      都市白领叶蓝秋(高圆圆),在一个如常的早上,因为没有在公车上为一位老大爷让座,彻底改写了牵连其中的数人的命运。上市集团老总城中富豪沈流舒(王学圻)因此陷入不安的漩涡;阔太太莫小渝(陈红)因此勇敢地从被人羡慕嫉妒恨的婚姻家庭中落荒而逃;媒体新鲜人杨佳琪(王珞丹)因此看透职场冷漠并借机成功上位;资深电视人陈若兮(姚晨)因此红极一时却又急转直下职场情场两失意;失业且负债累累的杨守诚(赵又廷)因此获得一笔意外之财,却也因此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意外旅行”。
      叶蓝秋宛若南美洲丛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引发了一场发生在中国南方都市里的“南太平洋风暴”。七天时间,因为一件公车上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十几个人被卷入其中,生活被迫推离既有的轨道,甚至命运都被彻底改写。

    推荐访问:知识分子 我不是 陈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