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冰山原理”初探]

    时间:2019-02-10 03:22: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冰山原理”是海明威毕生创作经验的总结,其要点是厚积薄发、精练文字,海明威在自己一生的创作实践中始终坚持这一原理。本文以海明威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为例,通过对关键章节的“细读”,阐明“冰山原理”在揭示该小说反战主题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 冰山原理 反战主题
      
      对美国文学稍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海明威的“冰山原理”,不过海明威并非文学理论家,“冰山原理”不是抽象系统的创作论,而是他创作经验的总结。海明威第一次谈及“冰山原理”是在1932年出版《午后之死》后。在谈到小说家哪些有必要写、哪些没必要写时,他说:
      “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东西,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一个作家因为不了解而省略某些东西,他的作品只会出现漏洞。”[转引自董衡巽:122]”
      1958年,他在回答《巴黎评论》记者的问题时,再次强调他的“冰山原理”:
      “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去描写。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其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这是并不显露出来的那部分。”[同上]
      他紧接着以《老人与海》为例,说本来这篇小说可以长达一千多页,写上诸如每个人物如何谋生、受教育之类的内容,但他统统删去了,目的就是要加深“冰山水面以下的部分”。
      不难看出,海明威的“冰山原理”有两个要点,一个是作家在创作时应该非常了解自己要写的素材,力求做到厚积薄发,另一个是要文字精练,言有尽而意无穷,蔓枝杂叶务必删除干净。只有这样,作品才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才有余味。海明威的小说含有大量的潜台词,非常耐读,这正是他强调含蓄凝练的“冰山原理”的完美体现。
      《永别了,武器》富有强烈的反战情绪。整篇小说为五部,共四十一章,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别战争,第二部分是告别爱情。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大利战场为背景,通过美国中尉弗利德里克・亨利的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战争如何毁灭人的精神、扼杀青春和爱情、人与人之间无谓的相互残杀的情景,鲜明地揭示出作者本人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主题。我们不妨从小说中节选几个片段进行“细读”。
      且看小说开篇:
      “那年晚夏,我们住在乡村一幢房子里,望得见隔着河流和平原的那些高山。河床里有鹅卵石和大圆石头,在阳光下又干又白,河水清澈,河流湍急,深处一泓蔚蓝。部队从房子边走上大路,激起尘土,洒落在树叶上,连树干上也积满了尘埃。那年树叶早落,我们看着部队在路上开着走,尘土飞扬,树叶给微风吹得往下纷纷掉坠,士兵们开过之后,路上白晃晃,空空荡荡,只剩下一片落叶。……
      冬季一开始,雨便下个不停,而霍乱也跟着来了。瘟疫得到了控制,结果部队里只死了七千人。”[海明威:5―6]
      众所周知,《永别了,武器》的出版使海明威跻身大师行列,而小说的这个开头更是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称颂,是体现海明威文体风格的一个范本。有位著名评论家在读了连载的第一部分后即写信给海明威,说:“你这部书开头如同托尔斯泰那样的写法――写得舒缓、深沉。第一章是一首华丽庄严的诗。”[转引自董衡巽:104]这一评语委实中肯。初次阅读这段文字,感觉像是欣赏王维的诗,有远山,有平原,有近河,还有纷纷飘落的树叶,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海明威曾经说过,他想在散文中写出诗来,认为这是散文的最高境界。事实上,确实有批评家在感动之余把这段文字改写成诗歌。
      但是在第一人称叙事者客观的叙述后面,海明威真正想传递给读者怎样的信息?画面是明丽清朗的,还是晦暗不明的?清澈湍急的流水,飘零的树叶和行进的军队之间有什么关系?“树叶”(leaves)这个单词重复了四次,这其中大有深意。本来花开花谢、草生叶落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但在这个语境中,却是非同寻常:副词“早”(early)透露了个中信息。为什么树叶会“早”落?我们可以从“尘土”(dust)的三次重复使用得到答案,而尘土飞扬的原因就是“正在行进”(marching用的是现在进行时,重复两次)的部队。实际上海明威要告诉我们的是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毁灭性的消极影响:自然界的时令变化因战争而发生混乱。这一切都不是作者直接叙述出来的,而是借叙事者亨利的眼睛看出来并以冷静客观的语气叙述出来。作者并没有主动明示其中的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而是用一个个and连接的并列句将所见原原本本地录写下来[海明威:7―8]。这正是海明威文体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接下来看第一章的结尾。时令从开头的“晚夏”转换到了“初冬”,冬雨绵绵,霍乱肆虐,虽然疫情得到了控制,军中仍死了七千人。凄风苦雨,尸横军营,惨淡的画面触目惊心。叙事者给出了军方的统计数字,却用了一个修饰副词“只”(only)[同上]。前面说过,海明威在创作中对形容词、副词的使用少之又少,那么这里的副词当如何理解呢?还是用海明威的“冰山原理”来解释吧:如果说“军中七千人”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那么潜在水中的“八分之七”呢?至少有两点值得思索:第一点,这里叙事者给出的是军方/官方的统计数据,“只”所采用的是官方的口气,而官方为了息事宁人,肯定要尽量压低数字,而事实上因霍乱死去的士兵和军官肯定要远远高出公布的数字;第二点,“军中”的数字是这么多,那么不在军中的平民的死亡数又是多少?不妨更进一步,一场霍乱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如此之多,那么在前线战场上的实际战斗性减员的伤亡人数更是不计其数了。一个副词将战争的杀戮之残酷性质表现得如此充分,堪称神来之笔。这是一个巨大的反讽,而反讽也是海明威常用的手法之一。
      由此分析不难看出,小说第一章为整部小说设定的主题――厌战、反战。不过,与其他反战小说不同的是,海明威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上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实战场面,而是把矛头直指向帝国主义的战争宣传。请看小说第三部第二十七章的节选:
      “……我每逢听到‘神圣’、‘光荣’、‘牺牲’等字眼和‘徒劳’这一说法,总觉得局促不安。这些字眼我们早已听过,有时是站在雨中听,站在听觉达不到的地方听,只听到一些大声喊出来的字眼;况且,我们也读过这些字眼,从人们贴在层层公告上的新公告上读到过。但是到了现在,我观察了好久,可没有看到什么神圣的事,而那些所谓光荣的事,并没有什么光荣,而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掩埋掉罢了。有许多字眼我现在再也听不进去,到末了,只有地名还保持着尊严。还有某些数字和某些日期也是如此,只有这一些和地名你讲起来才有意义。抽象的名词,像‘光荣’、‘荣誉’、‘勇敢’或‘神圣’,倘若跟具体的名称――例如村庄的名称、路的号数、河名、部队的番号和重大日期等――放到一起,简直令人厌恶……”[海明威:203]
      这段节录出现在第三部第二十七章。在这一章,亨利伤愈后离开了热恋中的凯瑟琳重返前线,在曾经激战正酣的战场培恩西柴高原上遇到了意大利小伙子吉诺(Gino),两人谈论战局、军事部署,以及意大利军队在夏季所遭受的损失。吉诺是个爱国青年,认为虽然节节败退,但意军“夏天的战斗可不能算是徒劳的”。亨利“一声不吭”,但“徒劳”一词却引发了他的思绪,于是便有了这段揭示小说反战主题的著名的内心独白。
      《永别了,武器》发表于1929年,此时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有十一年,人们对于战争的本质的认识已经非常充分,而在美国厌战情绪达到了顶峰。美国人在一战开始时坐山观虎斗,同时供应交战国双方武器。当他们眼看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便撕下和平的假面具,声言要去“使这个世界的民主得到保障”,废除专制统治和军国主义,建立起一个国家间的联盟或协会去代替陈旧的外交上的角逐,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力图保持欧洲力量的均势[爱德华:27]。战争动员甚嚣尘上,“神圣”、“自由”、“光荣”等口号不绝于耳,广大优秀青年应该被送到欧洲战场去“磨练”,能上前线就要英勇作战,没到服役年龄的应该参加红十字会的工作。海明威正是在这样的动员下去意大利开救护车的,而小说中的亨利则担任了救护队军官的工作,虽然工作上尽职尽责,但目睹的却是毫无意义的杀戮。在其后著名的卡波雷多大撤退的章节中,意大利宪兵的滥杀无辜,甚至亨利本人因美国口音被当成德军奸细差点被处死,他当逃兵、与战争单独讲和也就不足为奇了。值得注意的是,“村庄的名称、路的号数、河名、部队的番号和重大日期”基本上全是具体的专有名词,正是冰山的那“八分之一”,而深深地潜在底下的“八分之七”需要读者的参与,给读者留出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与德国作家雷马克《西线无战事》之类的反战小说不同的是,海明威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战后的和平生活上。他认为战争不仅毁灭了人们的幸福,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在他看来,人好比“着了火的木头上的蚂蚁”,虽然“有几只逃了出来,身体烧得又焦又扁,不晓得该爬到什么地方去。但是大多数还是朝火里跑,接着又往尾端爬去,挤在那还没着火的尾端上,到末了还是全部跌在火中”[海明威:354]。在这幅“世界末日”的图景中,无人得以幸免:“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海明威:271]。因此,战争中的爱情也只是片刻欢娱。在小说的最后,亨利和凯瑟琳在瑞士享受过短暂的宁静之后,这个世界还是没有放过他们:婴儿胎死腹中,心爱的恋人死于产后大出血,只留下叙述者与“石像”般的遗体告别,然后孑然在雨中走回旅馆。海明威把主人公极度悲痛的心情外化为机械麻木的动作,留下充分的空间由读者去填补,可谓神来之笔,而将一战之后弥漫的对于资本主义文明的悲观迷茫情绪于无声处深刻地表达出来,真可谓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二十世纪是一个批评的世纪,各种派别的文学理论风起云涌,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从精神分析到结构主义,从存在主义到现象学、阐释学,再到后结构主义,从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再到生态批评,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在这种背景之下,对海明威作品的评论经历了相应的几个阶段,从早期的社会历史批评、传记评论,到中期的结构主义与叙事学的文体分析,再到后期的女性主义批评、文化研究,文学批评家几乎涉及了海明威为人为文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理论,典型的有“重压之下的优雅”、“准则英雄”、“负伤/创伤理论”、“雌雄同体说”等,不一而足。但是有一个例外,这就是解构批评,海明威的作品无法解构,解构论者对海明威也没有多大的兴趣。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海明威对美国文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文体上:他形成了适应新时代的“海明威风格”,对美国小说语言风格的变革起到了开风气之先河的作用。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传统,将中西部语言引入小说,达到简洁、明快、含蓄的效果。他倡导的“冰山原理”则强调作家创作应该厚积薄发,精练文字。他的文风一反亨利・詹姆斯的晦涩冗长,独树一帜。他采用电文式的短句,删去可有可无的形容词,直截了当,平白易懂,对话简洁凝练,具有朴实无华的美感。他善于用声、光、色构造出纯真而深沉的意境。现任“海明威基金会与研究协会”主席艾伦・约瑟夫指出,海明威的文体是“独创性、省略与视觉化三者的结合”。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词中所说的:“海明威作为我们这一时代伟大文体的创造者之一,在近二十五年的美国和欧洲的叙事艺术中,具有明显的重要性。这一重要性,主要在于他那生动的对白、语言增减恰到好处,既使人易懂又达到令人难忘的境界。他又以精湛的技巧,再现了口语中的一切奥妙……”可以预料的是,作为二十世纪散文文体大师和虚构叙事作品形式的革新者,海明威仍将不断受到评论家的重视,《永别了,武器》也将与他的其他作品一样受到阅读大众的推崇和喜爱。
      
      参考文献:
      [1]董衡巽.海明威画传[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2]海明威.著林疑今译.永别了,武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著.罗经国等译.世界文明史(卷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Donaldson,Scott(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rnest Hemingway[M].上海:外教社,2000.
      [5]Hemingway, Ernest.A Farewell to Arms[M].北京:外研社,1992.

    推荐访问:海明威 永别 初探 冰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