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多向探索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时间:2019-01-17 03:30: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1.一题多问
      
      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如解答“五一班有学生45人。女生占4/9。女生有多少人?”这本来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因学生很容易解答,而一晃而过,忽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题型,老师要执意求新,变换提出新的问题。如再提出如下问题:
      (1)男生有多少人?
      (2)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男生是女生的几倍?
      (4)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等等。
      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
      
      2.一题多解
      
      在解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求解题途径,以求最佳解法。
      例如“某村计划修一条长150米的路,前3天完成了计划的2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条路还需多少天?”首先老师要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在学生没有学习工程问题时,解法一般集中在以下三种:
      ①(150-150×20%)÷(150×20%÷3)=12(天);
      ②150÷(150×20%÷3)一3=12(天);
      ③150×(1-20%)÷(150×20%÷3)=12(天)。
      针对这些解法,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的异同点,总结出“三种方法中都运用了全程150米”这一条件的共性。针对这一共性,老师可打破思维定势,启迪学生韵新思维:“假如把150米当作一条路(用1来表示)。还可以怎样解答?”这一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如下解法:
      ④3×[(1-20%)÷20%]=12(天);
      ⑤1÷(20%÷3)一3=12(天);
      ⑥3÷20%-3=12(天)。
      综上六种解法,显然后三种解法(尤其是解法⑥),列式简洁,想象丰富,充分可以显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一题多变
      
      小学生解题时,往往受解题动机的影响,因局部感知而干扰整体的认识。例如:“某商厦共有6层,每两层间的板梯长5米,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米?”往往由于“每两层5米”和“6层”与学生的解题动机发生共鸣,忽视了“6层只有5段间距”这一特点,而容易得出“5x6”的错解。要消除类似的干扰,就必须进行一些一题多变的训练。
      针对解题模式的干扰进行变题训练,如学生学习了工程问题后,求合作工作时间,容易形成这样一种解题模式“1÷(1/A+I/B)”。我们可将条件中的时间改变成分数形式。如“一项工作,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1/4小时完成,如两人合做要多少小时完成?”如老师不提醒,学生绝大多数会把“1/2小时”和“1/4小时”当作工效,仍然列出算式“1÷(1/2+1/4)”来解答(实践统计,第1次这样的错误率在75%以上)。又如学生学过等分除法应用题后,往往见“分成"几份”就“用除法计算”。在学生掌握等分除法计算方法后,也要注意变题训练。如设计类似题“6粒水果糖分成3份,最少的1份是多少粒?”可淡化消极的“6÷3”思维定势的干扰。因为“6÷3”计算错了,其实最少的l份是1粒(题中并没有要求平均分)。
      变题训练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在学生较牢固地掌握法则、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题训练。否则。将淡化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推荐访问:解题 培养学生 灵活性 探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