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关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时间:2019-01-13 03:22: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专业是社会和高校连接的桥梁,因此,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其设置是否合理,既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效益以及高校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又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促进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步伐,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质量专门人才。
      
      一、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因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主要是指各类高校及其具体的学科专业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包括不同科类高校和学科专业的数量、布局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等。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在本质上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分工、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状况决定的,集中反映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种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根本要求。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既包括外延的调整,也包括内涵的提高;既包括学科专业的调整和优化,也包括学科专业水平的提升;既包括学科专业结构本身的调整,也包括学科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创新。
      进行学科专业调整的直接动因,来自于高等教育的外部和内部,来自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首先,经济结构的调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模式的提高和变化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种类、层次、规格以及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不少学科与专业设置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专业老化,学科单一;专业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与人才供需机制相脱节等。因此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主要阵地的高校,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必须同市场发展紧密结合,要打破原有计划经济的界限,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需要,对原有学科、专业重新规划,调整重复设置的专业,改造传统学科,建设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这是一个连锁的反应,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其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目前,普通高校之间、普通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国内高校与国际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实质上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对我们提出了高等教育结构其中包括学科专业结构必须调整的重大课题,也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地位和声誉,而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靠的是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由于全国高校连年扩招,高校在数量、规模的急剧扩张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人事制度、后勤保障等都难以承受连续大规模扩招带来的负担,经费匮乏、管理混乱、师资紧缺、食宿困难是目前困扰高校的突出问题。因此,重新组织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使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发展需要最大程度的吻合,学科专业之间处于分工、合作、协调最佳状态,才能形成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宽泛,人才规格更加多样化的格局,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人才培养上既供大于求又供不应求的结构性失调问题。
      
      二、当前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及调整,在逐步贴近社会需求,本、专科层次结构及布局的变化开始趋向合理,各学科专业变化及比例增长较明显地反映了劳动力市场、高校扩招和教育对象观念的变化。但是,就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来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高校专业设置未能从社会需求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
      高校持续扩招使许多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办学条件盲目争设热门专业,甚至有些专业有“一窝蜂”上的现象。由于师资力量、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远远不能与所开设的专业相配套,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导致规模效益低,造成资源浪费,人才培养难于达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在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致使一些专业毕业生供给远远大于市场需求。
      2.高校热衷于于申报新专业,申报后的管理不到位
      部分高校注重外延发展,积极申报新专业,专业申报下来后,却忽视新专业的改革与建设,一些学校专业设置数量较多,而图书资料、师资条件、仪器设备、实践条件等方面办学实力较为薄弱。而新专业的开设,则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这在相对紧缺的办学资源的情况下是难于调整的。
      3.专业设置与学校办学定位不吻合
      不同院校未能从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出发实行错位竞争,培养的学生规格类型特色不突出。出现了一般院校中的理科性院校抢上人文社科、艺术类专业;文科、艺术院校设置理工等非文科性专业。导致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重点专业不明显,区域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建设。
      4.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
      由于学科发展状况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对学校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因此,各高校都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来抓。但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型高校,教学工作、人才培养无疑是中心工作。许多高校没有认识专业与学科的联系,即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完成高校职能,导致专业不能很好的支撑学科的发展,学校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形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张皮”的现象。
      5.一些专业名称改变,但内涵没变
      自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专业目录以来,大部分高校的专业都按照新目录公布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以及课程设置等要求进行了调整,但部分院校仍存在专业改造不明的问题,有的学校只想提高办学层次,增设新专业,有的学校在专业的改造上只是变化一下专业名称,或是将原专业作为新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而没有在实质上对专业建设进行内涵的改造。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等或者沿袭传统的模式,或者照搬别校的模式,没有真正依据社会需求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进行调整。
      
      三、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及其调整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遵循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实事求是,避免盲目设置和随意变更,认真研究社会的需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专业设置。做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制定中长期规划,把人才需求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一是对什么类型、什么专业人才的要求;二是对这种类型、这种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国家规划预测指导下,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把本地区人才培养纳入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大系统中,应充分了解人才市场需求,加强人才资源的统计分析和预测规划,定期公布有关信息,引导大中专院校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余缺情况,及时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高校则应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指导下,从本校的性质、服务面向和实际办学条件出发,做好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的规划。在建立主动适应社会的,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内部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战略,对未来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作出科学预测,合理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尽可能避免资源的无谓浪费,以便保证学科专业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并使之卓有成效,从而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
      根据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办学条件、办学水平,进一步扩大学校自主设置专业的学科门类。要避免以往专业设置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下放专业设置权并不意味不管,而是转变政府职能,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实现由“市场决定专业设置”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竞争力。高校在科学定位和准确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市场多变性和学科专业相对稳定性的关系,依据专业目录、专业设置指南、专业设置标准、本校学科专业规划和规定的程序,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办学规模和学科门类内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为使高等教育做到放而不乱,在将专业设置权交给高等学校的同时,通过立法、专业评估与拨款等对应必要手段予以宏观指导和管理,避免高校在自主办学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以此将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统一起来,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面向社会需求设置本科专业的灵活机制。
      3.明确办学定位
      高等学校办学定位的依据: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二是高等学校自身办学的内在条件。任何一所定位准确的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大体系中都会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关键在于立足自身定位的层面上挖掘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一流的教育,办出自身的特色并形成优势。高等学校正确的自我定位,是顺利实施学科专业调整的前提和基础。高等学校应依据国家和地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学校的性质和定位,结合学校就业现状和人才市场需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制定中长期专业建设规划,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专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扩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般而言,文理综合院校要突出基础和学术性,工科类院校应强化应用性,高职高专应强调职业性。
      4.加强评估的监督职能
      评估机制是对专业建设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专业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方法。要分别建立专业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尤其要加强对新设置专业、多点专业的评估,完善专业评估制度,建立专业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和发挥评估机制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要做到三点:第一,科学地制定专业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该评估指标体系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既要考虑操作简便,更要考虑它的规范性、导向性和科学性。第二,评估应是多方面的。除了学校的评估外,还有社会的评估;既有学术专家的评估,还要有用人单位有关人员的评估。第三,评估的方法应多种多样,评估结果以适当方式逐步向社会公布。对教学质量好的专业给予经济支持,以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形成品牌效应。
      5.加强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能否达到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其重要因素就是依赖于专业内容是否先进,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能否适应现代社会和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这是关系到我们的学生能否分配出去,能否适应社会竞争的重要问题。课程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要根据学校学科专业总体布局,基于学科专业建设基本规格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 积极反映各门学科研究与发展新成果。本着培养“宽口径、厚基础 ”的应用性、 复合型并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要求,合理规划设计各个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6.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先进合理的专业内容,是需要通过教师这一“中介”授予学生,能否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毕业生,教师这个因素尤为重要。学校要把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学科带头人制度,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中青年教师,逐步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科学、合理、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梯队。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扩大教学科研成果。面向社会吸收各界优秀人才走上大学的教学科研岗位,加强校外、国外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灵活聘任,规范管理,将世界上或社会上的新观念、新知识、新的研究方法等引入到师资队伍中来,以较低的人力资源成本、较灵活的师资结构取得较好的师资队伍建设效果。
      7.建立地方服务平台,提供专业设置及调整信息咨询
      建立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信息资源库,向社会定期公布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专业布点、专业招生、学生就业等情况,及时提供地方经济、科技、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开展向社会公布各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办学信息工作,强化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曾冬梅.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新走向[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 (7).
      [2]林蕙青.适应新形式, 加速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J] .中国高等教育, 2000 (23).
      [3]殷翔文.积极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 大力建设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4] 刘志国,张淑梅.调整专业结构 强化学科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5]曾冬梅.广西普通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查与思考[R].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6]钟向东.论地方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1996(6).
      [7]石旭斋,王建刚.高校学科专业建设:问题与改进措施[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

    推荐访问:结构调整 学科专业 思考 高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