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用新课改理念搭建起鉴赏的立交通道] 新课改的三大基本理念

    时间:2019-01-12 03:19: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听众多教师的课中,一节并不比学生看好的美术课,却引起了听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公开课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53-01
      
      对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在体育、音乐、美术这“小三科”中,不受多数学生欢迎、上课没有兴趣的就是美术课,除了讲授的内容比较枯燥和单调外,就是课堂氛围缺乏激情。因此,作为一名新教师要上好美术课确有一定的难度,而要上好一节公开课则难度更大。
      这位美术教师讲的是“走进具象艺术”,其教学环节是复习提问、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再提出本节所讲的“具象艺术”的特点,由讨论引出课本中的一些名画,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在赏析了几幅其他的画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了一幅仿真的北宋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当教师讲到这幅画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及价值时,学生顿时活跃了起来。教师按画中结构分为“郭外的春光”“繁忙的码头”“热闹的市区”三部分,分别讲了画中所表现的风土人情、都市风貌、商贾集市、码头河运、达官显贵、酒肆茶坊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画中的基本常识。接着学生在课本中开始争着寻找画中一些有特色的景物。画中逼真的情景让学生个个惊叹不已;直至下课时学生还沉静在对画中景物的观察中,沉静在感叹艺术家那高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中。这节课其实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怎样结合绘画产生的背景去欣赏画面所反映的物象,而且也学到了鉴赏名画的一些基本知识。笔者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把握了培养学生兴趣的环节:
      一、在鉴赏中融入了文学知识
      教师在分析了《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后,接着提出画题“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一词让学生思考。虽然只是语文知识中一个简单词语,但由于词义的多义,使图画的寓意由具体转为泛化,在更深层次上凸显了画的创作意义,进而更加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材料进行了点拨:一说“清明”是指画中描绘的是清明这一具体季节前后汴京的风貌;一说“清明”是指汴京地区某个具体的地方;一说“清明”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物贸繁荣、商贾云集、国富民裕、政治清明的社会景象,对这些“点拨”教师都未作肯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再结合画面产生的背景去判断、去思考。
      二、在鉴赏中融入了历史知识
      课堂上教师同时还讲了几幅画,讲每幅画前都要重点强调作者生活的时代。教师引导学生:具有艺术价值的画,不仅其具有超高的艺术造诣,同时还能反映出时代镌刻在画面上的历史痕迹,让后来者通过对画的鉴赏去领略画产生时的时代特色。《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宋代末期的宋徽宗时代,大家要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来回答一下当时的社会有什么特点?同学们边讨论边争相回答了宋徽宗时代一些特定的社会现象:社会处于相对的稳定,人民群众生活相对的富裕,国家相对的安定等。所以,这幅画反映的就是该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
      三、在鉴赏中融入了政治知识
      教师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清明上河图》和西班牙作家委拉斯凯兹的油画《教皇莫诺十世》先进行对比讨论:看看从画面上能看到作者有怎样的政治倾向?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点拨:在《清明上河图》中作者极尽渲染之能事,竭力颂扬和粉饰了当时社会的国泰民安,它既是对宋代社会现实的真实描绘,也是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而西班牙作家委拉斯凯兹的油画《教皇莫诺十世》则借画面中教皇表情的呆板表达了作者对“教皇”的讥讽与不满。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政治不仅反映在社会风貌上,同时也反映在作家的意识形态中,作家或有意无意的把对事物的爱憎喜怒往往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所以作品的主题也都蕴含着极强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意志。因此,在鉴赏中学要会联系和把握作家政治倾向对社会的影响,才能更有助于鉴赏作品的实际意义。
      四、在鉴赏中融入了社会知识
      教师让学生思考:把《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景物与现在进行比较,看看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是什么,没变的又是什么?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张扬的社会发展标志。当时代不断发展变迁后,前代的遗留物都镌刻着时代的痕迹将成为后代的文物,这些文物多数都具有不可再造或逆转性。学生讨论认为:没变的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她是自然界造就和孕育的连接各个时代的链条,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她川流不息地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代。而变化了的是同样生活在“上河”边上的百姓,随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或生活习惯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断展示着人类向更高的文明化迈进;同时变化较大的还有,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实中存在和暴露出了各种显性和隐性问题,如植被的破坏、资源的浪费、森林的滥伐、河水的污染、湿地的减少、沙化的剧增等等的环境恶化现象,导致现在大部分地方已经看不到清澈的溪流、河水,看不到随处可见茂密的树林……
      五、在鉴赏中融入了审美教育
      在艺术鉴赏中,教师提示学生,古代社会的人们是靠什么来传播历史?而我们又是依据什么来了解历史?学生讨论后,教师点评:前人留下来的作品,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见证。而人类社会前行的每一步:“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可以用大量的影像资料或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保存、流传,而古代社会所前进的每一步,只能靠文章或绘画等来表现、来流传。作为后代人要了解古代社会的斑貌,不仅要读懂文章、看懂画,更要读懂或看懂这些文章(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53页)或绘画背后的深层含义,才能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也才能体会到中华民族从忍辱负重走向兴旺发达的艰辛历程。其实前人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新的世界,是让人们在作品中享受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我们怎样才能去鉴赏前人作品中留给我们的美呢?教师提示学生,要学会艺术鉴赏,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要懂得用运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和鉴赏,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其次要多学一些艺术鉴赏方面的专业知识,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随处可见的事物中,只有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才能发现美,享受美,才能构建起自己人生中丰富的知识网络;再次要多看一些具有典型艺术价值的作品,逐渐懂得绘画艺术作品中的魅力和价值,激发学习绘画的兴趣,希望能用自己的彩笔也能给人类留下一些值得回味和流传的东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粒沙中看世界,虽然一节不被学生看好的美术课,但教师却能用较丰富的知识,激发出学生的广泛兴趣和爱好。这充分说明了教师把丰富的知识和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努力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践,在课前做了认真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也充分体现了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在逐步实现由演员变为导演,学生由观众实现向演员的转变,这或许就是这节课的较为成功之处。

    推荐访问:立交 鉴赏 搭建 新课改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