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傣族泼水节简介100字_印度洒红节和中国傣族泼水节之对比

    时间:2019-01-07 03:32: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印度传统节日洒红节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傣族泼水节之间的对比,发现两者虽然通过用不同的形式庆祝新年,但是都表达了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对性的崇拜,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性压抑后的充分释放。
      关键词: 洒红节 泼水节 异同
      
      印度文明如源源不断的恒河水一样古老而神秘,尤其体现在其宗教上。印度有四大宗教,其中印度教在国内信仰的人数最多,影响也最为深远。印度的节日繁多,除了国庆节是政治性节日外,其他都是宗教性质的。其中最古老的是印度教的洒红节。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有一支少数民族傣族,中国人对他们的泼水节早已耳熟能详,而它与印度的洒红节有何异同呢?
      一、洒红节(霍利节)
      印度虽然以苦行著称,但他也有自己尽情欢愉放纵的时候。洒红节就是这样一个狂欢节。洒红节在印度历十二月(公历二三月间)望日举行。这个节日也是印度的春节,又称霍利节(holi),代表着冬去春来,即新的一年的开始。过节期间,男孩们在街道上跳舞,人们向他们的亲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泼洒有颜色的粉末或者水。整个场面欢快而热烈。劲爆的音乐,欢乐的歌声,还有午夜的狂欢是这场盛会必不可少的。有些人会挨家挨户地去拜访,把颜料涂到老人的脚上或者直接泼洒到同辈的脸上身上。在开始颜色盛会的前一晚,人们还会点起篝火,围着篝火嬉戏玩耍。
      二、泼水节
      对于泼水节,我们了解得较多。泼水节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公历四月,也就是傣族新年,原来是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群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是青年们恋爱择偶的社交场合。“丢包”最富爱情色彩,它是爱情的信物。丢包玩耍的过程,也是感情交流的过程。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三、比较
      早期印度社会生产文化落后,人们认为相互泼洒颜色可以防止由空气传播的疾病,如天花、水痘等[3]。现在人们泼洒颜料或者水是为了庆祝姹紫嫣红的春天,庆祝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充分释放的机会和空间。用这种泼洒的方式祝福别人,有人泼自己会获得健康和幸福。在这场颜色大战中,人们互相祝福,得到快乐。
      从有关泼水节的传说中我们发现:水对于傣族群众有重要意义。水是吉祥之物,它能洗去烦恼,带走疾病灾祸,为人们带来吉祥幸福,为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带来吉祥如意;此外,在泼水节期间的另一项众所周知的有趣活动――相互泼水,也隐含了互相祝福的吉祥的意义。泼水节起源于印度,最初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婆罗门的教徒认为,泼水节是帝释天神降临人间考察人类善恶的日子,在这期间泼水,有助于行雨,祈求丰收[2]。即泼水可以把一年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愉快和不顺利的事全部带走,也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两种节日,虽然在不同的国度庆祝,但都是希望彼此健康、幸福,祈求来年一切顺利。更为重要的是,在傣族人的心目中水被看作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生殖力的物质,一切动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水直接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生命力、生殖力的崇拜,成为傣族社会生活中的神圣之物。泼水之后,男女青年还要通过丢花包进一步交流感情,而这种爱情婚姻与繁衍后代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朝意中人泼水,隐含有祝愿对方生殖力强的意义。
      印度文化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他的宗教性。宗教在印度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塑造印度人的人生观,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洒红节直接宣扬了信仰印度教会得到毗湿奴的保佑,正义最终将战胜邪恶。洒红节也与印度种姓密切相关。印度有四大种姓:婆罗门(祭祀阶层),刹帝利(武士阶层),吠舍(农工商阶层)和首陀罗(奴隶阶层)。霍利节是首陀罗种姓的节日[1]。这是一个低种姓的节日,一个平民的节日。虽然在法律制度上印度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这一陋习还是根深蒂固扎根在印度人民的心中。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种姓之间不可以通婚,各个种姓都有自己的分工,而且低种姓备受高级种姓的压迫和歧视。然而在这样一个节日,男女老少,不分贵贱,都尽情享受着节日的欢乐,洒红节让印度底层人民暂时忘却种姓之间的尊卑,暂时忘却底层生活的压抑和无奈,充分地释放自己,尽情娱乐,彻底地放松。这种备受宗教种姓压抑的人性的释放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洒红节还有一种说法,是从爱神节(Madanotsava)演化而来的,在爱神节期间,人们可以满足肉欲主义的享乐,不分贵贱,都可以热情地参加爱神节,在此节日狂欢与淫欲是受到崇拜的。印度古代文化把春天比作爱欲之神的伴侣,春天来临,人们纷纷外出踏青,异性之间的爱慕之情溢于言表。对年轻人来说,这个节日还是他们追求意中人的好时机。年轻人可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氛围里乘机向心上人表达平日不敢流露的情感,即使被拒绝也不会太难堪。
      可见,印度的洒红节和傣族泼水节,虽然民族不同,但是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是对性的一种崇拜。他们在充分欢乐,也在充分释放自己,人性在压抑中得到释放。
      四、结语
      通过以上比较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印度的洒红节和中国的泼水节最初都与宗教有关,以祈求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同时也是青年男女在春暖花开时节寻找伴侣的好时机,可以充分释放自我。虽然这两个节日已经变得通俗化,但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往日的激情与魅力。
      
      参考文献:
      [1]覃娜娜.傣族泼水节及其文化探析[J].民俗・文化.
      [2]薛克翘.印度的四大节日与四大种姓[J].名族之林.
      [3]Hindu festibals,fairs and fasts[M].Crest publishing house.Chitralekha Singh Prem Nath,34-35.

    推荐访问:傣族 泼水节 印度 中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