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由一道易错的有丝分裂题目引发的讨论]驾考易错题目

    时间:2019-01-02 03:29: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讨论法使生物课堂教学既有由教师到学生的信息传输,又有由学生到教师的信息反馈,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吸取丰富的养料从而不断自我更新,届时教学相长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 有丝分裂 染色体 DNA 减半 讨论法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讨论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来说,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教师运用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进而做到全面地看问题,因此讨论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讨论中,教师应着重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互相交流,互相沟通,让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小测验,其中一个题目5个班300人只有28个学生做对,在评讲试题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分析错误原因告诉大家正确答案,而是趁机发起了一场讨论,先看题目: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图2中细胞处于图1_______段。
      
      师:“绝大部分同学都填了BC段,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生:“图1中OA段代表DNA复制前期(G1期),AB段代表DNA复制时期(S期),BC段代表DNA复制后期(G2期)和分裂期的前中后时期,DE段代表分裂期的末期;图2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后期图像,因此应该填BC段。”
      师:“这种观点对不对呢,请同学们比较图1和图3的异同。”我没有简单地说对与错,而是让学生讨论比较这两个图像,自己去寻找答案。
      生大笑:“图3这个图我们上节课画过,细胞核中的DNA含量进入末期开始减半,图1和图3一样,因此图1中DE段也代表分裂期的末期,BC段包括了前中后几个时期,后期应在BC段。”
      师:“你们的方向是正确的,再好好想一想,这两个图形一样吗?要注意比较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对不正确的观点,我没有直接否决,而是先称赞其发言的积极性,然后采用诱导的方法,将其错误观点一步一步引到正确观点的轨道上。
      生:“横坐标含义相同,纵坐标的含义不同。”
      师:“不错,说得对!纵坐标的含义不同,曲线的形状相同,是不是就没有差别了呢?
      生思考讨论:“图3纵坐标表示细胞核中DN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ab段代表间期,由于DNA分子复制使DNA加倍(2C―4C);bc段表示前、中、后期核内DNA分子数为正常体细胞的两倍(4C);de段(末期)表示DNA随着两组染色体进入两个子细胞中,每个子细胞中核内DNA分子数目减半(2C)。图1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G1期时一条染色体中含有1条DNA,S期DNA分子完成复制加倍,一条染色体中含有2条DNA,G2期、前期、中期保持不变,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中的DNA也彼此分离,此时一条染色体中又变成1条DNA,因此图1中DNA减半发生在后期,后期应在图1的DE段。”
      师:“讨论得很好,解释得非常到位。请大家在图1横坐标上标出有丝分裂周期的各个时期。”巡视后给出正确图像供学生参考,起到再次强调的作用。
      师:“1.画出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条数为2N)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和DNA在坐标图中的数量变化曲线。2.画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和DNA在坐标图中的数量变化曲线。注意比较这两种曲线的差别。”趁机又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强化学生的辨析能力。
      生总结:“间期、前期、中期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4N);进入末期,核膜核仁出现,两组相同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减半(2N),因此细胞核内染色体减半发生在刚进入末期时;末期结束时形成两个子细胞,因此细胞内染色体减半发生在末期结束时。间期DNA完成复制,DNA加倍,前、中、后期DNA分子数为正常体细胞的两倍(4N),同样细胞核内DNA减半发生在刚进入末期时;细胞内DNA减半发生在末期结束时。
      师:“很好,这次大家分析的很到位,细胞核内染色体和DNA减半时间发生在刚进入末期时,细胞内染色体和DNA减半时间发生在末期结束时,是因为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子代细胞核在刚进入末期时就出现了,而子细胞是在末期结束时才形成,因此造成细胞核和子代细胞染色体和DNA减半时间不同。”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同的班级差异很大,高一13班和16班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讨论的效果很好,而14班和15班课堂气氛沉闷,我一提出问题,学生就忙把头低下去,讨论不积极,更不愿主动回答问题。据“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不妨尝试采用讨论法,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应以激励为主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不爱说话的学生的发言,应给予鼓励和支持,最后要指出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讨论中应注意的问题。讨论使学生处于积极的认知状态,知识被多个角度讨论,对知识的模糊认识和不确定的疑问更易被澄清。因此知识一旦被同化后,形成的知识结构更加清晰,在头脑中保持也就更长久,采用讨论法,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从一言堂变为群言堂,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发生了变化,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讨论法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方法,它使课堂教学既有由教师到学生的信息传输,又有由学生到教师的信息反馈,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讨论法会使学生在不断探索、思考中变得日益博学,教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吸取丰富的养料,从而不断自我更新,届时教学相长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推荐访问:题目 引发 有丝分裂 讨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