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嵌入式教育研究

    时间:2021-07-08 00:03: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时代的中国定位了新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打造,离不开合格公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管理者与建设者,公民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成效。众所周知,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大学生得到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也是高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合理运用2018年版新教材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对大学生公民意识进行嵌入式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6-0035-04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方可称为现代化的国家。”[1]公民可以说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扮演的基本角色,而合格公民的培养更是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一个人要真正成为合格的公民,就必须意识到到公民这个角色所蕴含的权利和责任,而这种由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就是公民意识的形成过程。”[2]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处于新时代的中国定位了自己的新目标,那就是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显示出强大的决心和信心。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是这样定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文明的发展有赖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的自律性来提供秩序保证;政治文明的提高以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度及其效果为衡量标尺;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全体公民的精神面貌、文明素质为表征;社会文明的进步需要公民更好地协调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生态文明的打造更是需要公共生活中的每个公民建立有节制、有约束的文明生活方式。这一切都需要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意识,为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他认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大学生,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特殊群体,他们公民意识的状况直接见证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的基本动力。可以说,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时代的呼唤。
      二、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了丰富的知识,养成了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更愿意并且善于关注身边发生的事件和国际国内发生的变化。他们关注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社会发展,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热爱并享受生活。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渗透了诸如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方向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最突出的就是,他们缺乏对公民身份的角色意识。从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以来,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客观地说,我国的公民教育问题得到国家、社会、学校、学者以及其他各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公民意识缺乏实质性认识,阻碍了公民意识教育的整体规划和进程,所以一直以来,我国的公民教育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科学的体系,客观上导致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滞后性。公民意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要求公民能正确认识自己作为国家的主人,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角色的多元化,使得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他们强调自我需求的满足,能正视并积极追求人格尊严和利益需求。但由于过分关注个人存在的独立性,他们难以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最终导致对作为特定国家公民身份所要求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忽视。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缺失,不得不说是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的一个最突出表现。
      另一个问题表现为知行脱节。虽然可以肯定地说,大学生相对于普通个体对公民意识的认识程度相对较高,但囿于学校这样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他们对于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参与度较低,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社会的认同感不是很强,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导致知行脱节。同时,由于他们所受到的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理论和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一旦他们发现所学的理论和身处的现实环境存在不统一的时候,往往难以形成正确的判断。例如,权利和义务是我们学习法律知识时了解到的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权利和义务的总量必须对等,这才是一个公平的社会,但当学生跨入社会,身边出现权利与义务不对等事件的时候,可能不知道如何处理,更多的是在怀疑当初教师义正言辞授课内容正确性的心理驱动下,迫使自己接受这种不公平的结果。
      三、运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嵌入式教育
      当代大学生主观意识上缺乏公民身份的角色意识,和实践中的知行脱节,可以说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家庭中,父母由于“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更多地关注孩子是否能考入名牌大学,学习更好的专业;青年大学生更在意的是能否学好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备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这都导致他们普遍不重视公民意识教育。学生没有形成自我意识,缺乏主动性,妨碍了公民意识的养成。公民意识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学校无疑是学生受教育最大、最多的机构。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大学生得到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也是高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如何通过高校的现有教育体制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嵌入式 公民 意识 思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