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从政治语境看宣传新思维

    时间:2021-07-05 12:04: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建立政权已经进入第60个年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的改革开放也已超过30年,中国在各个层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成果的显现,中国的政治环境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中国绝大多数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定位,决定了政治环境的每一点细微变化,都会在媒体上得到具体体现。近年来中国政治语境的变化,也催生了媒体语言的变革,折射出新的宣传思维。
      
      从“小平您好”到“胡哥加油”:中国政治语境的深刻变化
      2008年4月,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时,法国巴黎的中国留学生打出“胡哥加油”的标语。2009年2月,温家宝在访问欧洲期间,欢迎温家宝的中国留学生赫然高举“我爱宝宝”的字幅。“胡哥加油”和“我爱宝宝”都用活泼的手写体,显得随意、自然、不拘一格,正是新一代中国年轻人性格的体现。
      人们还清晰地记得,1984年天安门国庆阅兵式中,北京大学游行队伍中突然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1984年的“小平您好”,2008年的“胡哥加油”和2009年的“我爱宝宝”,都是年轻人在面对中国国家领导人时对世人发出的信息,都是中国政治语境变化的标志性事件。“小平你好”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时,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解放思想、打破旧的成规,在称呼国家领导人时,也可以不加职位,直呼其名,显得很亲切。“胡哥加油”与“我爱宝宝”,都体现了改革开放进行30多年后,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政治语境也已经空前宽松。尤其是网络文化对年轻人的深刻影响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显现,在网络世界中,对国家领导人以温馨的昵称代替职位称谓亦是司空见惯,有官方背景的人民网开通“什锦八宝Fans圈”网站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从“小平您好”到“胡哥加油”、“我爱宝宝”,是中国政治语境的直接体现,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小平您好”,没有出现职位敬称,显得十分亲切,但“您”字是敬语,依然体现了民众对国家领导人的敬重。“胡哥加油”、“我爱宝宝”,则更体现了“80后”、“90后”等年轻一代的风格。以“哥”称呼国家领导人,“我爱……”这个传统中国人不太擅长的表达,正是新一代年轻人自信、自我的表现;“胡哥”和“宝宝”都是选取国家领导人姓名中的某个字而成的称谓,是不折不扣的昵称。其实,现今的时代需要的,不是洪钟般声音响亮、感情强烈的革命口号,更多的将是人性十足、涓涓细流般的轻声细语。这将成为政治话语发展值得注意的一个方向。
      
      “两会”白话语言的宣传意义
      2009年两会期间,贾庆林所做的政协工作报告和温家宝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多次出现口语化语言。贾庆林在政协报告指出政协要“顶得上去、帮得上忙、管得上用”;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2008年12月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文风体现作风。严肃、隆重的全国大会上频频出现非常口语化的表达,体现了近年来党和政府机构越来越务实的作风、贴近民生的政策。这种政治白话语言,是党和政府务实作风的体现,同时揭示了一种更加贴近民众的政治宣传新思维。
      “白话政治语言”体现宣传新思维。全国性大会是参政议政的过程,也是广大媒体积极参与的政治宣传的过程。政府的政策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集中报道,被民众所了解。一直以来,政府和民众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对话系统,其中介是媒体、庆典、大会等。官方的决策过程需要民众监督,决策结果要向民众公布;民众对官方活动向来高度关注,也有民意表达的诉求。这两者之间的对话,使用的越是风格接近的语言,其对话的效果就越好。
      白话才能跨越“信息鸿沟”。信息鸿沟,即信息不对称,也就是信息的贫富差距。党政系统的大量信息,如果不能及时、充分地传达到民众那里,信息鸿沟就难以跨越。由于复杂的原因,中国素有“官话”和“民话”的区别。政府的官话系统是基本独立于民众语言的一套固定体系,其中的很多内容和词汇,百姓听不懂。甚至一些政府官员,也只能在《人民日报》社论的字里行间寻找政治信息,判断政治走向。用白话讲政治,可以让百姓听得懂,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政治语言和媒体环境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比以往更加贴近民众的政治宣传新思维,在今年的两会上已初露端倪。
      
      《新闻联播》用词“很猛”折射宣传新思维
      新的宣传思维值得期待。细心的观众可能已经发现,2009年2月1日晚央视《新闻联播》连续出现少有的“雷人”语言,节目进行到第14分半时,《花钱有底气,挣钱有信心》的“本台评论”中,第一句话便是“这个春节,老百姓花钱很猛”。除此之外,19点41分出现了“百姓消费热情十足,商家也赚足了真金白银”的说法;19点42分,出现“春节长假不仅吃得开心,花钱购物也不手软”的说法;19点46分,现场记者报道时则出现了“四川和重庆的小朋友分成两队现场PK”的说法。“花钱很猛”、“赚足了真金白银”、“花钱不手软”、“现场PK”这些口语化且带有诙谐意味的词语,与《新闻联播》以往的风格有很大不同,甚至有网友指出2月1日新闻联播很“雷人”。
      《新闻联播》和党的各种大会,都是观察中国政治动向、社会变革的风向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新闻联播》和两会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会被外界放在显微镜下放大。此次《新闻联播》用词的变化,也折射了整个中国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新闻联播》也一直被认为是官腔最浓的新闻节目。“不折腾”出现在严肃的全国大会上,“花钱很猛”出现在《新闻联播》中,用的都是不折不扣的民众语言。这是中国政治环境的一种可喜变化,从“生硬晦涩”到“柔软人性”,这有望成为中国官场语言的一种标志性变化。
      《新闻联播》用词“很猛”现象的出现本身,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果之一。改革开放就是打破陈规,就是解放思想。思想上的条条框框被打破了,语言就更活泼、更人性化了。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媒体状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都市报、都市广播、娱乐频道等官方和政治色彩较淡的媒体不断出现,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人民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大为拓宽,从一元到多元,从单一到丰富,从生硬到活泼。“官方媒体”也要反映民意,《新闻联播》用词“很猛”,“不折腾”出现在严肃的全国大会上,都成为水到渠成的必然。
      党和政府的重要大会、国庆等全国性的重要庆典,具备政治性、仪式性特点的同时,也包含丰富的宣传要素。政治仪式的风格直接影响政治新闻报道的方式和风格。联系官方决策和民众意愿之间的重要纽带,就是政治仪式及其报道。政治仪式的语言与民众的语言越接近,二者之间的沟通就越有效。政治语境的变化,体现的是更加贴近民众的平民化宣传新思维。
      
      (作者为早稻田大学政治学研究科博士候选人)
      
      

    推荐访问:新思维 语境 政治 宣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