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决策思考

    时间:2021-06-28 04:00: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人民币必然走向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把双刃剑,利益与风险并存,且面临一系列约束条件。本文根据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规律,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汇率
      [中图分类号]F8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12-0018-02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种货币突破国界,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中行使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等职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民币的发展战略必须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积极“走出去”,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发挥重要的货币职能。
      
      一、人民币迅速崛起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以及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人民币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人民币的使用区域不断扩大,尤其在亚洲地区其影响力日盛。2005年1月10日中国银联在韩国、泰国、新加坡正式开通“银联卡”的受理业务,2005年12月又在德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五国率先开通了中国银联卡ATM受理业务。中越、中俄、中朝、中缅、中老等边境地区,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支付货币已经大量使用,并能够同这些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在我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由于内地和港澳地区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相当普遍。
      可见,人民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我国周边国家或地区所接受,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这一切表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作用
      1.获得铸币税收入。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最直接的收益就是获得铸币税收入。现代货币的最大特点就是货币的表现形式同货币的价值基础相分离,而铸币税就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特定收益。货币当局所获得的铸币税收益不仅来自于居民的货币持有额,也包括非居民的货币持有部分。国际货币在发行国境外沉淀,相当于该国年复一年地无偿利用其他国家等额的商品或服务。目前我国拥有近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际是相当于对外国政府的巨额优惠甚至是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风险。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就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并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2.降低汇率风险。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外汇风险敞口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汇率变动的风险将会减少,还会减少交易成本,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3.增强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货币国际化是一国综合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那些使用人民币的国家和地区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中国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也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产生一定影响。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利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使我国在享受利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我国经济稳定。人民币国际化使我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货币国际化后如果本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从而对我国经济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2.增加宏观调控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损害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限制汇率政策的调整空间,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比如,当国内为控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提高利率时,国际上流通的人民币则会择机而入,增加人民币的供应量,从而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3.面临“特里芬两难”困扰。一种货币要充当国际货币,就必须保持币值坚挺和向国际社会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条件。要保持币值坚挺,一个国家需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必须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而要提供足够的国际流动性条件,则需要国际收支逆差,这对矛盾是很难调和的。人民币国际化后,如果其他国家愿意在其储备资产中持有更多的人民币,中国必须要通过收支赤字来提供人民币资产。但是,如果中国有持续的国际收支赤字,将使持有人民币流动性资产的国家不愿意持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目前中国多年的双顺差和大量的储备使中国在为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人民币资产时并没有面临以上问题的冲突。但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必然会面临“特里芬两难”的困扰。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还存在着诸多难以回避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快速增长中存在的缺陷
      1.经济结构问题突出。我国的产业结构一直存在着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偏小,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与基础设施、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并存的现象。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源自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即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始终不足。消费环节的障碍使投资所带动的经济增长并未完全实现,从而导致整个经济运行质量不佳。
      2.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多。人民币的国际化客观上要求中国经济、社会必须稳健发展,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特别是不能经常出现重大的、信息不透明的波动。但是现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因素不断增加,如能源、资源的硬约束,各项内部改革困难重重,国际贸易争端层出不穷,在发展前景难确定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3.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影响力不足。一国货币的输出主要是通过贸易逆差和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的。一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的影响力越强,他国对该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就越高,就越能提高该国货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使用程度,有利于推进该国货币作为国际支付和结算手段,进而实现该国货币的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在总量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还处于下游位置,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和一般性制成品所占比例较高,而我国的对外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人民币尚缺乏足够直接有效的境外输出渠道和方式,这种贸易结构状况造成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缺乏足够的影响力。
      
      (二)金融体制的构建尚不完善
      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要求来看,我国的金融体制有以下缺陷:
      1.全球性银行体系尚未形成。货币的供应、回笼和风险调控是通过银行系统进行的。拥有一个先进的全球性银行系统,可以直接带动本国货币的境外输出、流通和兑换。因此,要实现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该国就一定要有先进的全球性银行系统作为支撑来推动并最终保证货币的国际化,而我国的银行系统还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当前无论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其他商业银行,海外经营刚进入起步阶段,国际化程度很低,还无法满足作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载体的需要。
      2.市场化改革不到位。利率市场化和相对自由的浮动汇率制是世界货币的共同特征。我国自1996年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未完全放开,对一般存款利率一直严格管制。汇率制度实行钉住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还存在许多限制。

    推荐访问:战略决策 国际化 人民币 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