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找寻道德教育的初心

    时间:2021-06-23 00:00: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yxc/jyxc201904/jyxc20190436-1-l.jpg
      裴斯泰洛齐是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探索。他提出了“和谐发展教育”“教育心理学化”等重要的教育思想。在其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中,包括了体育劳动教育、德育和智育。在三育中裴斯泰洛齐最为重视的是道德教育,认为它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也是培养“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的重要方面。以教学内容心理学化为指导思想,裴斯泰洛齐将“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分别划分出了各自最基本的要素,提出“要素教育”理论,以此来保证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学习,循序渐进地接受更为复杂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当下的道德教育面临着社会发展变化的多重挑战,面对着发展与变化中的各种困境,德育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去应对发展与变化。但也同样不能忘记最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教育信念,才能使得道德教育的前行不偏离原本的航线,使得道德教育不畏风雨,向着远方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道德教育的连接点:儿童对母亲的爱
      裴斯泰洛齐“和谐教育”的教育内容中,德育的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被确定为“儿童对母亲的爱”。他强调,儿童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孤独无助的,婴儿在只会哭喊和咿呀学语之时就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这是人之最基本、最本能的情感。裴氏认为,“母亲对婴儿无条件的爱及悉心关照,满足了婴儿生理上的基本需求,从而使婴儿最初的依赖感转移到对母亲的热爱、信任与感激之中。”裴斯泰洛齐的道德教育是以“儿童对母亲的爱”为基础生长起来的。
      德育需要爱,这一点在过往的德育教学中也一直被提及,不论是在学校的教育中,还是在家庭教育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裴斯泰洛齐提出“儿童对母亲的爱”,是过程中的“爱”,这个“爱”是通过母亲不断的行为实现的,它的产生是源于母亲在儿童需要时的及时出现。当婴儿恐惧哭泣时,母亲把他紧紧抱在怀里爱抚他,这样使得孩子可以在心底萌生出对于母亲的依赖,进而是信任,最终化为感激的情感。可以说在关键的时刻给予“爱”,让孩子信任,是最为重要的。当孩子可以感受到这样的“爱”,那么德育教育也就实现了最重要的部分。
      现在的学校德育经常会提及“德育为先”“全员德育”的思想,以此与学校专门的德育课程呼应。将德育融入到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各学科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影响,发挥教育的内在作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教学设计如何的精妙、教学内容与德育结合得多么有机,最为重要的还是施教者要能充满“爱”去面对学生。这里讲的“爱”就像裴斯泰洛齐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一样,应该是可以让学生充满信任的“爱”。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在学生的心理受到各种冲击时,需要寻求到保护和支持时,给予的帮助,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温暖的话。它的重要就在于对于学生而言,是关键时刻教师的给予,是情感的注入。
      而情感的注入则会使儿童的心中同样地充满爱。相对于冷冰冰的规则和道理来说,儿童更加容易接受的应该是情感的包容和爱的理解。规则和道理对于儿童来说,是他们并不能够真正地使他体会到的。道德教育从关怀的情感开始,使得儿童能够最直接地体会到爱的存在,同时,感受到爱给予人的温暖,使他们能够更加健康和快乐地成长。而这样的经历,会直接地影响到他们对于周遭事物的看法,会使得他们更加富于情感地生活。这同道德的说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道德管束中更多运用的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而一旦这种外部的刺激消失了,相应的行为也会随之慢慢减少直至完全的消失。而在情感和爱的感染下,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得行为保持得更加的持久,并且,会使幼儿心中产生出对于违背要求的内疚感,使得行为不再出现。
      道德教育的过程:“3H”的和谐教育
      在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中,包括了体育劳动教育、德育和智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是强调这三者间的平衡发展。从“三育”出发衍生出的能力即“3H”——“心灵”(heart)、“头脑”(head)和“手”(hand)。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他们之间不仅有着相互的联系,还存在着先后的次序。裴斯泰洛齐的思想中,首先出现的是“心灵”,也就是在前面说过的“儿童对母亲的爱”,这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德育的萌芽。学生从感知“爱”到心中充满“爱”,再到把这种“爱”推及到身边更大的范围,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头脑”去思考,分析周遭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一切。这是道德形成的更高阶段,也就是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道德思维,学会去辨识、甄别,形成自己的态度和一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手”也就成为了更加重要的身体力行的部分了,所有的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都需要最终落实到学生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上。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用“心灵”去感知。当下的德育中存在着学校德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的情况。在现实的德育课上,教师经常会遇到被认为是在讲“大道理”的尴尬局面。课程个性化不足,不能够满足不同的生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的要求。这使得学生们对于德育课产生了生疏感、距离感,使他们不能感到同自身相联系,不能够感同身受。当学生面对并不是他们经历过的事情时,他们就可能会出现不明白、不清楚的情况。因此,要重视学生身边的各种教育契机,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去体会,给学生创造真实的情境去产生德育的共鸣。
      第二,“头脑”的发展对于德育的重要作用。大多数课程的教材是统一编订的,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期限,這就使得德育课的内容不能完全反映多变的时代,内容的新颖程度受限。对于德育课面对的主要群体学生而言,生活有太多的未知和不解,他们充满了对于未知世界的无限好奇,探究和发现是他们积极接纳新知的表现。而被灌输知识则会使他们感到压力,继而产生排斥甚至是厌恶的情绪。这时需要借助学生的思维去进行道德教育,摆脱一味的说教和外部强制的规定的束缚,让学生在各种道德冲突中,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拓展他们审视问题的思路,使得他们可以在德育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利用学生思维的发展去推动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道德教育内容中需要传递的精神。

    推荐访问:初心 道德教育 找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