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目标解析

    时间:2021-06-19 04:01: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最新的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课程目标则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作了表述,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知识与技能”——课程的基础目标
      与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一样,这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仍然将“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把学习地理知识与形成地理技能看成是课程的唯一目标的观点是片面的、狭隘的。但是,忽视学习知识与形成技能,认为“‘双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法’已经过时”,同样也有失偏颇。掌握地理基本知识与形成基本地理技能不仅有用,且也是培养智能、发展个性的基础,是学生高效地参与地理教学过程、熟练地掌握地理学习方法、顺利地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不可或缺的。因而,掌握地理基本知识与形成基本地理技能是地理课程的基础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第一条是“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条目标涉及的知识内容,侧重自然地理。“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属于地球概论和天文学知识,“谈天说地”是必要的,但是“谈天”不是目的,“谈天”是为了“说地”,所以这部分知识是学习地理环境内容的前提。有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知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经典内容,且是学习人文地理、人地关系有关知识的基础。本条目标的完成,主要通过必修模块“地理1”的教学来实现。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第二条是“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本条目标涉及的知识内容,侧重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系统地理的重要分支之一,与自然地理学并列为系统地理的两大支柱。有关“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等知识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经典内容,对于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等,都极为重要。并且,人地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是高中地理课程,而且是整个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所以,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不仅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提出,而且还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体现。“知识与技能”第二条目标的完成,主要通过必修模块“地理2”的教学来实现。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第三条是“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侧重对地理学习结果的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对于这一目标是忽视的。要达成这一目标也不容易,能力要求的层次比较高。以“表达”为例,表达者要让听者听明白,首先必须把问题全部“消化”,并能融会贯通,还应做到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最后还要讲究语言的声调节奏。表达能力是一项综合的能力。此外,“交流”也是一种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交际能力,是新课程所大力提倡的。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这三条目标属于三个不同的层级,逐级提高,形成体系,对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关键。
      二、“过程与方法”——课程的关键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基础,但不是唯一的、终极的课程目标,有了知识与技能但不去运用、不会应用,是毫无意义的。以往的地理课程与教学往往过于“重结论、轻过程”,这是一种片面的做法。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并且,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告诉我们,必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必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而,“贵在参与、注重过程、强调方法”就成了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关键。
      和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明显不同的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首次将“过程与方法”单独列为课程目标阐述的一个领域,这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正确地熟练地掌握“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而且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地理技能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都具有促进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第一条是“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侧重地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在高中阶段,相对来说这条目标属于初级水平目标,但高中学生如果不会收集处理信息并将其运用于学习过程,就谈不上进一步地解决地理问题。所以它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第二条是“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侧重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二条目标属于在第一条目标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并且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条目标。其中,发现地理问题是前提,提出方案、对策是核心。至于途径和方法,则倡导与他人合作,强调开展调查研究。

    推荐访问:解析 课程目标 高中地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