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战略指导的基本经验

    时间:2021-05-25 20:03: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的军事战略指导在服从国家战略前提下坚决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战略指导重点,把握战争形势的发展趋势适时转变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有力维护了国家发展安全和发展利益。回顾总结这些主要经验,对于加强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强国梦提供力量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战略指导;基本经验;国家战略
      军事战略指导,是对战争准备与实施的原则性指导与引导,军事战略指导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军事斗争准备的成效和未来战争的胜负。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从当时的形势任务出发,准确判断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战争形态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加强军事战略指导,科学筹划军事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有力维护了国家发展安全和发展利益。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习主席指出:“要认真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深化军事战略问题研究,积极推动军事战略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地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充分发挥军事战略对军队各项建设和工作的统揽作用。”回顾总结和准确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战略指导的主要经验,对于加强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强国梦提供力量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服从国家战略前提下坚决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思想
      积极防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奉行的战略方针,我们在战略指导中也始终坚持了积极防御战略思想。1956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国防部长彭德怀在作《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报告中就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决定我们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决定我们采取战略防御方针的根本出发点。”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不会主动进攻他国,并且在处理国家间矛盾和领土争端时,坚持和力争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但是,积极防御绝不是消极防御。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强调战略上积极准备和战役战术上的积极进攻,而消极防御在战争爆发前既不从积极方面设法制止战争的爆发或推迟战争的爆发,在战争爆发后也不善于在战役战术上采取积极的行动打破敌人的进攻。同时,我们的积极防御是防御与进攻、战略内线作战与战略外线作战的统一。彭德怀曾指出:“至于敌人向我发动侵略战争之后,在战役上和战术上,我们不仅不反对采用隐蔽突然的进攻方式坚决打击敌人,而且还要提倡这种作战方式。”当敌人挑起边境战端后,我决不会占领对方一寸土地,但自卫还击作战行动却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打到战略外线支,以进攻行动达成制胜目的。比如,60年代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我军到达传统习惯线后便主动退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军也是在深入到越南境内的高平、谅山一线后便主动撤军的。这是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生动运用,充分体现了我军作战行动的自卫性质,也为我们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我们的战略指导经历了多次调整,但始终坚持在服从国家战略的前提下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精神内核,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精髓,回答了反侵略战争战略指导的基本问题。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在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坚持战略上防御与战役战斗上进攻的统一,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对我国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坚持与发展,也是今后在处理边境冲突中必须要坚持的指导原则。
      二、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战略指导重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不断发生变化,主要威胁方向也多次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战略指导的重点上也进行了针对性调整,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利益。
      20世纪50年代,中央军委判断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美国,为了针对性地做好应对美国安全威胁的战争准备,1960年军委扩大会上提出“北顶南放”的战略指导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认为“一
      个反对美帝苏修的历史新时期已经开始”,我国安全环境由主要面临美国的军事威胁,转变为面临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同时还要对付印度可能的军事入侵和台湾国民党军队的武装窜犯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战略环境最为复杂、最为恶劣的时期,也是战略指导难度最大的时期。在此背景下,1964年开始的针对美国的“北顶南放”战略指导停止执行,中央军委重新研究确立新的战争指导,将美国和苏联作为主要战略对手,内容主要是“有顶有放、诱敌深入、纵深歼敌”。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两国关系得到改善,苏联却加紧向全球扩张,继续在中苏、中蒙边界增兵,加大对我国的军事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军事战略指导的重点是抗击苏联入侵。1977年底,中央军委召开会议,明确以苏联霸权主义为主要战略對手,以“三北”(东北、华北、西北)为主要战略方向,总的战略指导是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打人民战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大战和针对我国的全面战争有可能推迟或避免。1988年军委扩大会议将军事战略方针由“积极防御、诱敌深入”调整为“积极防御”,对我国战略环境的判断是“北重南轻”,现实威胁则是“北缓南急”,现实军事斗争的重点在南线。这次战略指导调整最大的特点是军事斗争准备从针对特定的国家或国家集团,转向针对霸权主义。这是新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情况下,在战略指导上“以我为主”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军战略指导上的一次重要转型,从此我们的战略指导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
      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企图主宰世界。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气焰嚣张,“台独”倾向日趋严重,世界新军事变革兴起,我国安全环境和军事斗争任务发生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1993年中央军委确立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突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思想内涵。新世纪新阶段,世界主要力量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战略博弈更加复杂,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先发制人思想和单边主义倾向严重,到处插手国际事务。同时,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战争和各类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进行新的军事战略调整。在此背景下,2004年6月,中央军委举行扩大会议,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将积极防御的内涵发展为“遏制危机、控制战局、打赢战争”。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提出要“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这表明我们战略指导的着眼点相比以前更加前移,不只是着眼打赢战争,更重要的是预防危机,从营造有利态势、化解危机这个出发点运筹战略指导,其目的就是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战略态势。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准确判断,特别是体现了运用国家综合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大国自信。

    推荐访问:新中国 成立以来 军事战略 指导 经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