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英汉语义粘连对比探微]左传文章义法探微 百度云

    时间:2020-07-14 07:30: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语义粘连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主要衔接机制之一。本文根据语篇连贯的基本理论,着重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在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种语义粘连手段运用中的差异,以利于发展语篇层面上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粘连; 对比; 语篇衔接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粘连性(cohesion)是篇章研究中常用的一个术语。Hallliday和Hason认为,如果对篇章中某一语言成分的理解取决于对篇章中另一语言成分的理解,那么这两个语言成分之间结成的关系便是一种粘连关系。这种狭义的粘连观点特指篇章组成部分(textual component),尤其是那些和句与句之间的组合有直接关系的语言现象。加上句与句之间在表面结构形式上的联系,语言采用的主要篇章粘连手段大致可分为语义粘连和结构粘连两大类。前者体现在篇章中的句子在诸如信息结构、主述位结构以及相邻句子的句式结构的关系上,如一组采用对偶或排比句式的句子在表面句法结构上便具有较强的粘连性;后者特指篇章中的各种语言形式在语义上的粘连。语篇只有具有了各种形式的衔接手段,才能使句与句之间产生紧密的联系,并共同构成主题的支持性语句(support sentences),达到交际或交流的目的。按照Halliday 和Hason的观点,英语篇章中表示语义联系的语法和词汇手段有五类,构成五种不同类型的语义粘连,即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本文拟从以上五个方面对比英汉语在语义粘连上的不同。
      
      一、照应粘连
      
      照应, 又称所指,指称,是词与所代表事物、行为、事件及特征之间的关系。照应是通过具有指称作用的语言项目与它们的所指项目之间的语义联系而取得的,它是一定的词项,本身没有确定的语义,但是它能通过照应别的词项来传递信息。Halliday根据用作照应的不同词项,把照应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讨论它们在英汉语使用中的异同。
      (一)人称照应
      人称照应粘连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常用的一种粘连手段,指的是用第三人称的人称代词或相应的限定词作为照应词项,使语篇衔接。这里所说的第三人称的人称代词不是指的话语情景中的某个人,而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回指某一预设项目(presupposed item),即预先假设篇章中存在与该人称代词发生语义联系的其他语言项目,并与该预设项目发生语义关联,形成语内照应,构成粘连。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在相同的上下文语境中,人称照应也并不完全一致。试比较:
      1) 木匠老陈那时还不过四十岁光景,脸长得象驴子脸,左眼下面有块伤疤,嘴唇上略有几根胡须。
      2) Carpenter Lao Chen was then only about forty years old, with a longish face like that of a donkey, a scar under his left eye, and a wispy moustache on his upper lip. ( 巴金《木匠老陈》,张培基译)
      汉语中的人称照样粘连手段,在很多情况下,较普遍地采用了零回指(zero anaphora),即省略了人称代词的形式,尤其是在人称代词用作句子主题的时候。而读者或听者却可从语境中了解被省略的部分,语篇的衔接也丝毫不受影响。
      (二)指示照应
      英语中最常用作指示照应的指示代词this、that、these以及those在汉语中都可找到对应词,即“这”、“那”、“这些”以及“那些”。虽然从翻译的角度看它们似乎是等值的,即在语义上表达的概念大致相同,但在语篇中的指示功能却并不完全相同。例如,汉语中的“这”有时可以用来指称上文中提到的刚发生不久的事,而在英语中却必须用that:
      3)昨天他又迟到了,这使老师非常生气。
      4) Yesterday he was again late for school. That made the teacher rather angry.
      汉语“这”也可以用来指称同一篇章中别人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而英语中却往往that:
      5)利用职权之便谋一己私利,他的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形象。
      6)He could not bear that kind of behavior.
      汉语中没有可与英语中的定冠词the相对应的指示词,这说明了英汉指示词在功能负荷量上有差异,即在表达同等量的指示概念时,两种语言中所使用的代词数量是不等的,从而各个代词出现的频率也会有所差别。
      (三)比较照应
      比较照应在英汉两种语言里差别不大,都是在语篇中利用照应结构建立起一种对比关系,表达相同、相似或相异等概念,并常伴有标志词,如英语中就有same、equal、similar、likewise、otherwise、differently、in contrast等等标志词。这些标志词可使彼此相关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读者或听者了解到说话人并未直接谈到而通过比较照应可以得出的预设项目。
      
      二、替代粘连
      
      替代指的是用替代项目(pro-form)去代替同一语篇中的其他预设项目,以避免重复,使语篇变得简洁紧凑。鉴于此,替代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得到广泛使用。按语法功能划分,替代大致可分为名词性替代(如英语中有one, each 等;汉语中常用“一部分”、“全部”等词语),动词性替代和分句性替代(如英语中的so, 相应的汉语中用“这样”“那样”等替代),在语篇衔接中,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性替代和分句性替代方面大致相同,而在动词性替代中,汉语表现出多样性,如代动词或代动词词组“弄”、“干”、“搞”、“这么着”等等,而英语中的动词替代项仅有一个代动词do及其变异形式(did, does, done, doing)。但汉语中代动词的使用却具有明显的语用限制:
      7)A:Did you read the book yesterday?
       B: Yes, I did.
      8) A:你读了这本书吗?
       B:读了。
      7)中B所说的did即为动词替代粘连,而8)中由于答句不宜用代动词,只宜用词汇复现并省略前半句的办法,即在8)中A、B两句话之间的联系是同时使用了省略粘连和词项重复粘连而建立的。
      
      三、省略粘连
      
      省略粘连被Halliday和Hason称为“零指代”(zero substitution)。它是一种语法粘连手段,和替代粘连一样,也是为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并使上下文紧密衔接的一种粘连手段。省略和替代都是一种经济的表达方式,不但能减轻编码负担,也使解码更为有效顺利,以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如上述例1)中的零回指,也可作为省略粘连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英语中承载巨大功能负荷量的动词不定式标记to后的动词往往可以省略,而在汉语的类似结构中却一般不用省略。另外,英语中有时可全部省去谓语动词,但汉语经常不省:
      9)I will do anything you want me to.
      10) 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11)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F. Bacon :Of Studies)
      12)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由以上各例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言在省略上有本质的差异――“形合”和“意合”,英语是一种重形式轻意义的有标记语言,汉语是重意义轻形式的无标记语言,讲究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在语言形式上,两者的省略标记也不一样。
      
      四、语义连接
      
      连接是最重要的语法连着手段,在同一语篇的小句之间,通常要有连接成分来把它们联系起来,表示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logic-semantic)关系和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y)关系(Halliday,1985/96)。话语间的内部连接主要是通过连接性词语(conjunction)来实现的,除连词以外,标点符也可用作句间衔接手段。例如:
       13)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Julius Caesar)
      14)老王匆匆进门,拿了一包东西,就又出去了。
      以上两例均表示比较紧凑的排比或并列关系。英汉语在标点符号的衔接方式上基本可以对应,而用连接词表示的递加、逆转、因果、时间以及逻辑发展顺序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却更为普遍。可以说丰富的连接词承担了英汉语中语篇衔接的主要功能。连接起着标识语篇各部分之间关系的作用,使若干句子有机地合乎逻辑地组成一个整体,形成语篇。Quirk等先把传统的连词分为并列连词(coordinator)和从属连词(subordinator)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副词也具有连接小句的作用,并把副词称为连接性词(conjuncts)。例如:
      15) He tried hard, yet he failed.
      16)他尽了全力,然而最终还是失败了。
      英汉语在这三类连词的使用上差别不大,但英语却还可以通过动词形式的变化,如采用动词不定式和分词等形式示意从属关系。从以下例句我们可以看到,介词with起到了从属连词的作用:
      17) With the mortgage paid, they could afford to go abroad for their vacation.
      
      五、词汇衔接
      
       词汇连接,是构成语篇衔接的最高级形式。词汇衔接手段大致分为两种:重述(reiteration)和搭配(collocation)。词汇重述指一个词项以自身形式,和具有相似性、上下义关系或概括词性的形式在同一话语中重复出现。搭配(又称同现)关系指的是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英汉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不仅总的方式可以说大致相同,并且都可在译入语中找到对应项。但相异之处也很多,下面略举数例来说明这些不同:
       18)丫头去了半日,回说:“花大姐姐说:‘儿一早就出门去了。’” 众人听了都诧异,说:“再没出门之理。这丫头糊涂,不知说话。”
       19)The maid returned after some time to report, “Sister Xiren says he went out first thing this morning.”
       “Surely not!” They exclaimed in surprise. “This girl"s meddled up the message.”
      首先,汉语有个“丫头说”与“众人听了”的因果语义搭配的同现,英译可只“说”无“听”――靠语用实现隐性连贯。一般说来,显性连贯比隐性连贯的连贯性总要强些。此外,文中有个“出门”与“没出门”之间的词汇反义关系的衔接,英译改换为语法结构替代的手段(not),显然如实再现了原文语义的语气,而且避免了不必要的罗嗦。这也足见英汉语篇各有自己具体的衔接要求。又例如:
       20)房子很大,炕又是凉炕,天气很冷,小梅半夜里冻得腿肚子转筋,尽啼哭。
       21)The room was large, the Kang was unheated and the weather was bitterly cold. Mei would have the muscles in the calves of her legs into cramps, and awaken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crying with pain.
      “凉炕”、“很冷”和“冻得 ”是具有因果关系的语义词汇搭配,少了显然会降低前后句之间的衔接力。译成英语却可以少用一个“冻得”之义的搭配,全靠语用的隐性连贯,也能构成完整的语篇意义。
      
      六、结语
      
       本文主要根据Halliday & 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从与语义粘连有关的五个方面,即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对比了英汉语在使用各种粘连手段上的差异,以利于我们正确辨认和运用英汉语中的语义衔接手段,准确了解语篇中可能传达的信息并构建有意义的语篇,提高语篇分析能力。当然,英汉在这五个方面的相同点是主要的,只有对共性和差异全面把握,才能更好地做好英汉语篇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Longman Group Ltd.1976.
      [2]李国强.英汉句子衔接的照应手段[J].梧州师专学报,1998(1).
      [3]邓云华,范仲君.英汉语篇的省略对比[J].邵阳学院学报,2004(3).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何善芬.英汉语篇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推荐访问:粘连 语义 英汉 英汉语义粘连对比探微 英汉语义场对比 英汉外来词对比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