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邱建林:专注主业,以“恒逸思维”创造“恒逸速度”

    时间:2021-01-30 12:02: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44年春风化雨,44年跨越腾飞。在“惟改革创新者胜”的时代大潮中,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掌门人”邱建林带领全体恒逸人,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专注主业,在发展中确立了独特的“恒逸思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恒逸速度”,在全国化纤同行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涤纶+锦纶”双产业链驱动发展模式,正悄然改变中国化纤市场格局,领跑行业,向着“国际一流的石化产业集团”的企业愿景奋力迈进。
      初心的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
      邱建林出生在萧山衙前的一户贫寒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76年中学毕业后,刚满13周岁的他便开始与村里的大人们一起到钱塘江畔的围垦土地上劳作挣工分。1985年,邱建林创办了珍珠饰品工艺厂,产品远销深圳、珠海,直至港澳等地,规模效益居全省珍珠行业前三名。育蚌产珠的成功,并没有让邱建林感到满足,他心里一直想着干更大的事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生了中国经济的无限生机和活力,轰轰烈烈地启动了农村改革的进程。198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邱建林从自己极为仰慕和敬重的“杭万”厂长、后被誉为商界“常青树”的鲁冠球口中,听到了“天一亮就一万,奋斗十年添个零”的惊人目标。随后,他便下定决心选定自己奋斗的领域。
      衙前所处的萧绍地区,自南宋开始就兴起了土纺土织业。1986年,衙前附近的柯桥建起了棚屋式轻纺市场,带动了周边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反复思考,邱建林最终选择了纺织行业,决定在纺织这个领域干出点名堂来。“1988年,我购置了14台织布机,办起了萧山工艺布厂。没想到,一晃就在纺织行业摸爬滚打了整整30个年头!”如今,邱建林说起自己的起步,还是感慨万千。
      1989年2月,邱建林接手全镇亏损最严重的镇办企业——衙前丝绸化纤布厂。“严肃厂纪厂规、加强内部管理和公开选拔管理干部”,邱建林的“三把火”使得该厂次年就活了起来,全厂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创利100多万元,成了全镇效益最好的企业。1991年8月,组织决定将他调任另一家濒临倒闭的镇办小厂——萧山色织厂担任厂长。“萧山色织厂的前身是1974年创建的衙前公社针织厂,我接手时总资产只有260万元,其中有200万元的银行账务,年销售收入还不到1000万元。在200多名职工中,60%以上职工小学以下学历,有些甚至是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邱建林说这是他接手时整个厂的真实家底。
      “我一年到头,难得有几餐饭与家人一起吃,难得有几夜睡过安稳觉!”艰苦创业几乎是每一个企业家的人生底色,对于邱建林来说也不例外。他扑下身子,发扬“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在狠抓现场管理的同时,紧跟市场潮流,扩大有效生产,当年年底一举摘掉了“亏损帽”。
      这次临危受命,邱建林又变身“拼命三郎”,改写了萧山色织厂的历史,也成就了他人生的巨大转折。
      “既然选择了实业,就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就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做精主业。”面对一股股房地产、矿产资源和金融投资开放的投资热潮,邱建林不赶“时髦”,耐住寂寞,继续在化纤这个传统行业打拼,也由此奠定了“恒逸思维”的基础。
      “要做大、做强、做精主业,必须打响恒逸品牌。”作为国内早期拥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家之一,邱建林在1993年就为自己的企业明确了品牌个性定位,选用“恒逸”作为企业的品牌和公司的名称,寓意“持续走在别人的前面”。
      1994年10月18日,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企业合作机制由联营性质改成股份制。集团公司的组建为恒逸插上了起飞的翅膀,使恒逸进入了跳跃式发展的高增长期。1995年,恒逸集团完成工业产值3.95亿元、销售收入3.75亿元,实现利润近2000万元,比3年前增長了5倍多。
      1996年10月,萧山市出台《关于今年第四季度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整体推进企业转制的工作意见》,加快企业转制步伐,将恒逸集团列为首批转制企业进行评估。这一年,恒逸集团制定的第一个五年发展战略规划正式发布,确立了纵向一体化往上游发展的战略。1997年上半年,恒逸集团成功转制,蜕变为民营企业,以邱建林为代表的经营团队拥有了企业绝大多数的股份。通过企业转制,恒逸集团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6字方针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现代企业制度的架构正式登上市场经济舞台。
      受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行业进入萧条时期。为在萧条时期保持和巩固既有优势,考虑到印染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邱建林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把尚能维持盈利的印染公司停业转产。
      “放弃一块业务并不丢面子,企业不思进取,发展不了,纳不了税,才是真正没面子的事!”邱建林说,放弃盈利的业务是因为不符合恒逸发展的大战略,放弃是为了集中更多的精力做好化纤。1998年7月,邱建林费劲口舌,终于统一了董事会成员的思想,作出了壮士断腕般的抉择。
      “我是农民,我又不是农民。中国的乡镇企业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就一定要突破‘小农’框框,不能目光短浅、圈子狭小,只有超越自己,才能发展自己。”卸下印染的包袱,邱建林带领他的团队集中精力、发挥优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向产业链中上游挺进的纵向一体化发展道路,矢志在化纤行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奋进的源泉——“超越自我的卓越追求”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多年来,我时刻关注着化纤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种信息,并潜心研究积极寻求新的市场空间。”随着加入WTO步伐日益临近,国家逐步放宽了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条件。1999年,邱建林捕捉到了一个进发聚酯行业的切入点,与中学同学项兴富——兴惠化纤董事长一拍即合,决定摒弃“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狭隘观念,变竞争者为合作者,合资上马聚酯熔体直纺项目,此举成为恒逸发展史上里程碑事件之一。
      “从长远和全局来说,在执行与细节之上,有个更重要的东西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与前途,那就是战略。”邱建林的独到眼光和前瞻性思维,让“恒逸思维”“恒逸速度”和“恒逸情怀”清晰地展现在恒逸发展的画卷上。

    推荐访问:主业 专注 思维 速度 创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