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挪威血腥杀手心灵史_挪威

    时间:2020-02-14 07:29: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富有、自由的土壤为何生长出罪恶之花      得知伤亡数字后,32岁的挪威人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面无表情。   布雷维克金发碧眼、相貌英俊,看上去“生活优越,教养良好,没有任何威胁性”,然而当地时间7月22日下午,他大开杀戒,在挪威奥斯陆和于特岛毫不留情地夺去76人的生命。每个扭曲的灵魂背后都有一段值得玩味的故事,布雷维克这个生长于中产家庭、备受宠爱的孩子是如何变成冷血杀手的?
      至今找到的资料编织出一个令人困扰的形象:一个出生于中产家庭、受自由主义教育的孩子,却成长为一个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对于多元文化怀有深深的憎恨。除了大约十年前发生过一次小小的交通事故,布雷维克没有在警方档案里留下任何记录,除了服过义务兵役,没有任何军队背景。在邻居眼中,这个年轻人胡子总是刮得干干净净,穿着整洁优雅,是一个“具有良好教养、不会引起任何怀疑的挪威人”。对于他犯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恐怖的罪行,他们均感愕然。
      一个哈利波特式的男孩,在残缺的家庭、残酷的青春以及剧烈文化冲突中是怎样向伏地魔转变的?此篇报道试图拼凑这位袭击者的形象,深挖他的信仰源头,弄清楚他的意图和目的。
      
      父爱缺乏、母爱过剩的童年
      布雷维克在奥斯陆长大,但他一岁前的时光在伦敦度过。他的父亲詹斯・布雷维克退休前是挪威外交部的商务顾问,当时在挪威驻英国使馆任职。与安德斯的母亲、护士文彻・贝林相遇时,他已经结过一次婚,有了三个孩子,而文彻・贝林也有一次婚史,有一个女儿。作为他们俩的爱情纪念,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于1979年2月出生,但是没过一年,两人就矛盾加深,布雷维克与文彻・贝林离婚,没过多久就再婚,后来去了巴黎。
      安德斯成了监护权斗争的目标,最后安德斯跟着妈妈回到了奥斯陆。
      幼年时期,安德斯常到父亲在巴黎的公寓看他,有时也住在他位于法国西部诺曼底的度假屋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会面越来越少,到安德斯15岁时,他们失去了联系。
      在安德斯那长达1500页的手记里,缺席的父亲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自从我15岁之后,父亲就陷入自我封闭,以后我就没再与父亲说过话了―――他对我13到16岁这段粗糙的时光不太满意。”“我五年前曾试着与他联系,但他说他精神上还没有做好与我重聚的准备。”
      对此安德斯显然有怨气,他这样评论父亲:“他有四个孩子,但与他们所有人都斩断了联系,所以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这到底是谁的错误。”
      对于自己的童年,布雷维克的评价是“很普通”,但也承认自己受到负责任、聪慧的人的抚养。他跟着母亲,在一个重新组织起来的中产阶级家庭里慢慢长大,从来不必为金钱担忧。
      布雷维克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子弟偏爱的精英学校,不过他并未读大学,而是在“非正式地”完成高中学习后,自学“企业活动”,理由是“这种学习相当于获得两个学位”。
      一位自小与他相识的朋友说,布雷维克有时自视甚高,但他在学校的表现“并不出色”。孩提时期,他就遇到典型的“校园麻烦”。“在六年级时,他就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局外人,被大家疏远,甚至被一些人欺负。”因为无法交到朋友,布雷维克将兴趣转向健身,他锻炼肌肉,并服用类固醇作为辅助,以减轻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此外,他十分注重外表,总是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刮得光光的,长大后还做过整形手术。
      但他在爱情上却十分不顺。“至少据我所知他从未有过女朋友。”这位朋友说。在去年11月的日记里,布雷维克写道:“关于女友:我的确偶然会动心,或者偶然有女孩主动,特别是我现在非常健美的情况下。但我试着避免这种关系,因为它只会使我的计划变得复杂,损害我的行动。”
      母亲贝林对他百依百顺,当年长一点的同母异父姐姐搬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后,母子俩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他的母亲贝林很爱交际,十分健谈,她提起儿子,总是满口赞扬之词,显然对他十分溺爱。
      不过,布雷维克在手记中谈到母亲时,表现出一种奇怪的矛盾感情,他好像既喜欢母亲的爱,但对于她对他采取的自由主义教育方式又充满怒气。他写道:“我确实不赞成超级自由的、女家长式的抚养方式,因为它完全缺乏纪律,并使我有一定程度的女性化。”他还记录说,自己曾经因为与母亲而不是与一个年轻女孩同住而受到朋友的嘲笑。在手记中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清教徒主义,谴责姐姐有太多性伙伴,并说他妈妈的新丈夫是一个“原始性野兽”。
      �?从内向男孩到“圣殿骑士”
      很难具体描述一个生活优越、母爱过剩但父爱缺乏的男孩是如何渐变成冷酷的杀人魔头的。
      “他小的时候是一个普通的男孩,但很内向。那时他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他的父亲詹斯・布雷维克说,当他们17年前失去联系时,安德斯还没有对任何党派表现出认同感。直到1997年他才有所选择:他加入了保守党派进步党的青年团,理由是“在我们的社会里常会看到一些伪善的现象,进步党是唯一反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政党,因此被吸引了。”2001年他成为进步党党员,但自2004年起就没再交党费,后来于2006年被进步党除名。
      那些在党内活动上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当时“安静平和”,极端主义应该是后来的事儿。不过,也有些中学旧识认为他的极右倾向从那时就有所萌芽,布雷维克在宣言中写到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时,也提到了挪威人和年轻移民之间的种族张力。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布雷维克16岁之前常与一群巴基斯坦少年混在一起,但他常常挨揍,有次还被打断了鼻梁,后来他决定专心功课,遂与那帮人绝交,并渐渐觉得,他的祖国正在被移民“吞噬”。
      真正的转折似乎发生在他20多岁的时候。2002年4月,布雷维克在伦敦与9名极右翼人士秘密会面,成立一个“十字军”性质的组织。当时布雷维克对“西欧的伊斯兰化”话题十分热衷,认为挪威的领导人在阻止这种潮流的发展方面非常失败。从那时起,他开始在Facebook、挪威网站Document.no和其他极右论坛上发表一系列有争论的言论。他自称“民族主义者”,傲慢地指责索马里移民拿着挪威护照,坐享该国的福利,同时把钱寄给索马里的激进武装“青年党”(al-Shabaab),资助他们的恐怖活动。
      不过,当他公开在网上发布这些观点时,并没有人觉得这个夸夸其谈的年轻人有朝一日会发展到持枪滥杀的程度。
      至于安德斯的“精神导师”,显然不止一个。他自称“圣殿骑士”(古代基督教下属军事组织,在十字军东征中起过重要作用),在“宣言”中大段抄袭卡克辛斯基(美国哈佛大学出身的教授西奥多・卡克辛斯基认为现代文明与技术发展的危害正在毁灭人类,从1978年到1995年共通过邮寄炸弹制造了16起连锁爆炸恐怖事件,使美国陷入巨大的冲击与恐慌之中)曾经发表的文章内容,他还提到了“理查德一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因对妇女儿童格杀勿论而臭名昭著的人物。
      30岁时,布雷维克加入了极右翼组织。瑞典极端组织监控机构Expo透露,他曾于2009年通过网络登记参加瑞典一个新纳粹网络论坛Nordisk,该论坛的宗旨是捍卫“北欧的身份、文化和传统”。在极右翼网络世界中,布雷维克相当活跃,他与欧洲多个极右翼组织有联系,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英国的“英国人保卫联盟”(EDL),他所在的“挪威人保护联盟”便是EDL在挪威的分支。虽然屠杀发生以后,ED�极力撇清与布雷维克的关系,但他在“宣言”中提到了自己跟EDL的密切交往。
      EDL一名高级成员说,“他是一个很善于规划的人,我相信EDL中很多人会为此折服。这就像希特勒,人们都说希特勒很有煽动性,这个家伙有着同样的本事,他对一些人产生了催眠般的效果。”
      事实上,布雷维克梦想着在挪威创建一个类似俄罗斯挺普京的青年团纳什(Nachi)那样的组织,去支持一个类似普京那样“公正而坚定”的领导人。
      
      “随时做好准备”
      布雷维克是什么时候决定动手的?有媒体说,布雷维克从2005年便开始策划。那一年他注册加入一个射击俱乐部,以便获得火力强大的武器,6年后他获得了一支格洛克17半自动手枪。
      也有媒体说他真正下决心是2009年,那个时候他开办了一家农业公司―――布雷维克在Facebook中自我介绍是“投资者”、“商人”,他也确实做过一些生意,但都不怎么成功,每次都是没经营一段时间便因亏损而宣告关门。2009年,他在奥斯特雷阿斯塔租了一个农场,取名GeoFarm,对外表示准备种瓜种菜,但在“宣言”中承认,追求商业成功的唯一目的是资助自己的“政治活动”。
      无论如何,他一直在细心地准备。他在“宣言”中说,最喜欢罗伯特・贝登堡为童子军拟定的座右铭“随时做好准备”。“童子军座右铭很对,在整装出发,去做你要做的事情之前,一定要保证你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做好准备。”
      今年5月,以农场的名义,他订购了6吨化肥,还在eBay上采购了硫磺粉,用于制造炸药,后来在奥斯陆政府大楼前爆炸的炸弹可能就是这样来的。此外,他还利用电子游戏《使命召唤》来训练自己。他喜欢打游戏,包括《魔兽》、《现代战争2》。在2010年2月的“圣殿骑士日记”中,他写道:“我刚刚买了《现代战争2》。这可能是市面上最好的军事模拟游戏了,也是今年最热门的游戏之一。我同样也玩《现代战争1》,但我并不那么喜欢它,因为我更喜欢角色扮演类游戏,像《龙腾世纪》之类,而不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我把《现代战争2》看做模拟训练,而不是玩乐。我还在学着爱上它,多人部分尤其让人着迷,你多少可以模仿真正的动作。”
      7月17日,袭击发生前5天,他登录Facebook和Twitter网站,分别创建了账号。在Facebook的主页上,他自我介绍是“基督教徒”、“保守人士”,兴趣是参加健身、打猎、打电子游戏、参加共济会活动,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粉丝,喜欢古典音乐,与朋友分享了一些带有政治性和暴力色彩的视频、游戏,以及一些影视作品,比如《角斗士》和电视剧《嗜血法医》。Twitter上则只发布了一条信息,引用了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米尔的话:“一个有信仰的人,敌得过数十万只关心利益的武装。”
      发动袭击前6个小时,布雷维克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段长12分钟的视频,标题为“2083圣殿骑士”,在视频中布雷维克身穿潜水衣,手持自动步枪。与此同时,他在互联网上发布了耗时数年写成、长达1500页的手记,取名“欧洲独立宣言”,公布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多年来准备袭击的细节,并预言自己会被称为“二战以来最恐怖的魔鬼。”
      布雷维克的宣言以一句令人胆寒的句子收尾:“我相信这将是我记录的最后一笔。现在是周五,7月22日,12点51分。”
      
      听着音乐杀戮
      写完这句话,布雷维克出发了。他把载着炸弹的货车停在靠近挪威首相办公室和政府办公大楼的街区。下午3点22分,他引爆了炸弹,造成8人死亡。
      布雷维克在引爆炸弹之后,搭车来到离奥斯陆40公里开外的美丽的Trrifjorden湖畔。他下车后,径直走向青年营的保安西蒙・莫滕森。“他向我展示了自己的证件,声称因为市中心爆炸事件,被派到这儿来进行安全检查。”莫滕森对媒体说,“他当时穿着一身警服,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于是我们叫来了一艘船,送他到了于特岛。”
      于特岛上,执政党挪威劳动党正在举办青年夏令营,参加的人全是劳动党著名党员和重要支持者的孩子们,年龄在14到18岁左右。这个夏令营每年都在此举行,可以说是执政党在刻意培养党的未来。
      登岛之后,他召集营员们聚到他这边来,称这是奥斯陆爆炸案后进行的例行安全检查,他是来帮助孩子们的。等人都聚得差不多了,他没有废话,冷静地从包中拿出枪支和子弹,开始对着孩子们扫射。一开始孩子们还以为是玩笑,但看到大批的同伴倒在血泊中之后,才慌忙四处逃命。
      很多人慌不择路地冲到了小岛的岸边,纵身跳入湖里,试图游到1.21公里外的对岸。但布雷维克一直对他们穷追不舍,他边开枪,边大声咆哮着:“我要把你们全杀了,你们所有人都得死。”
      布雷维克射完眼前的孩子之后,仍未罢休,而是在岛上绕着湖岸追着躲避子弹、跳湖的孩子补射,整个夏令营瞬间成为大屠杀场。他极为细心,有些孩子受伤后装死希望躲过一劫,但他极为残忍地走上前去,在头部补上一枪,确保对方真正死亡。
      一名15岁的女孩爱丽丝,刚刚从附近的一座建筑里走出来就听见了枪声。“我看见到处都是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人。”此时,她正处于距离布雷维克不远的地方。“他不停地开枪打路上的人,然后又朝水里的人射击,水面上红成了一片。”
      爱丽丝立刻躲到一个大石块后面,慌乱中,女孩偷偷地给父母打了电话,小声地告诉他们这里发生的一切。父母告诉她脱掉自己颜色鲜艳的外套,以免歹徒注意到她。
      但布雷维克爬到了石头上面,她能听到他急促的呼吸声和靴子踱来踱去的声音。“当时我已经不知道,这场凶残的杀戮持续了多久,脑袋里只是一片空白。”躲过一劫的爱丽丝说。
      根据幸存者的描述,布雷维克在大开杀戒时戴着耳机听着音乐。对于这一看似怪异的行为,他在自己的“宣言”里做了解释,说自己特别喜欢英国作曲家克林特・曼塞尔为电影《指环王》创作的配乐《Lux Aeterna》,因为该音乐“非常鼓舞士气而且可以激发人心深处的强烈愤怒”。
      事后的死亡统计触目惊心,整个于特岛共死亡68人,伤者近百人。医生在替孩子尸检的时候,怀疑布雷维克使用联合国严禁在战争中使用的达姆子弹,以非常小的口径在体内炸开花,以达到最大的爆炸效果。子弹有进无出,让孩子们死得极为痛苦。
      整个屠杀进行了一个半小时。6点25分,挪威中央反恐部队到达于特岛,2分钟后制服了布雷维克。
      有挪威市民拍下屠杀后现场的照片和视频,死伤遍地,惨不忍睹,有如二战战场。
      
      下一个布雷维克?
      布雷维克的“宣言”不少篇幅谈论袭击策略和方法,包括“声东击西”。他在奥斯陆市中心引爆炸弹,吸引警方注意,真正目标是于特岛夏令营。
      挪威首相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原定于23日在岛上对营员讲话。斯托尔滕贝格是其目标之一。在他看来,不少欧洲国家领导人、记者和公众人物是“A级叛徒”,应该“执行死刑”,原因是他们允许多元文化存在和移民进入。
      他想杀害4.5万人,致伤100万人。
      他的“目标”清单列入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前首相戈登・布朗、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
      布雷维克把布朗与纳粹德国头目阿道夫・希特勒并称为“战争罪犯”。按他的说法,希特勒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叛徒”,原因是他当年有实力“解放”耶路撒冷及周边地区,却没有那样做。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和前阁员杰克・斯特劳同样是“目标”。斯特劳在工党政府先后任内政、外交和司法大臣。布雷维克称,两人“隐瞒”一项计划,即允许更多移民进入英国、使英国在文化方面更加多元化。
      与之相反,布雷维克在“宣言书”中表达了对俄罗斯总理普京的敬佩,称其为最想见到的人之一。但显然,普京要和他划清关系,其发言人佩斯科夫说:“他(布雷维克)是魔鬼化身,一个彻底的疯子。他说过的任何话、写过的任何文字,只不过是疯子的胡言乱语。”
      布雷维克的律师正欲以疯子之名为他开脱罪行,称有迹象表明他的委托人精神失常。对此,挪威法医学委员会主任塔里耶伊・里格纳斯塔德博士反驳说,爆炸及屠杀事先都进行过精心策划,很难论证这些行动都是精神失常者所为。
      接下来,法院委派的两名精神病学专家将负责评估布雷维克的病情,然后决定这名32岁的恶魔是否该负刑事责任。不过,挪威高级官员日前透露说,布雷维克不可能被宣布患有精神病。警方估计,对布雷维克的审判将持续一年。
      挪威法律没有死刑,最高刑期为21年,但如果犯罪分子被释放后有重复作案的可能,刑期还会被延长。奥斯陆大学刑法学教授斯塔罗・埃斯科兰德称:“从理论上讲,布雷维克的后半生都可能在监狱里度过。”
      布雷维克在“宣言”中说,西欧有15至80名像他一样的“骑士”。这些人单独行动,完全不为敌人所知,发动袭击可以“出其不意”。在极端保守势力有所抬头的欧洲,“布雷维克幽灵”仍在游荡。(资料来源:新华社、《南方都市报》第5394期《挪威杀手》)

    推荐访问:挪威 血腥 杀手 挪威血腥杀手心灵史 为什么挪威人情绪如此稳定 世界十大女性杀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